首页 理论教育 侗锦图案的文化内涵-服饰民俗

侗锦图案的文化内涵-服饰民俗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侗族人民利用侗锦展示民族文化,利用图案记载民族历史和民族情感,侗锦图案显示出来的多重文化内涵远远超出其他载体的功能和意义。侗族的图腾崇拜在侗锦图案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使得侗锦有了灵性的生命力。侗锦图案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民俗之载体作用,几乎每一个图案都有一个来历或者传说,都深含民族文化,是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

侗锦图案的文化内涵-服饰民俗

文化内涵寄存于物质文化之中,只有充分了解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才能懂得民族的心理,了解民族的思维和信仰。图案纹样作为民族服饰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表现民族审美的同时,也传递着各民族不同的价值观念。[6]侗锦不仅仅是直观的物质文化,还包含着极其深刻的精神文化内容。侗族人民利用侗锦展示民族文化,利用图案记载民族历史和民族情感,侗锦图案显示出来的多重文化内涵远远超出其他载体的功能和意义。

(1)族群之精神——图腾崇拜

侗锦图案体现了侗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人类初期,直接的崇拜对象是大自然,侗族亦如此。侗族相信“万物有灵”,是一个信奉多神的民族。在侗族人心中,自然界中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他们认为的各种神灵,于是他们穿上这些神灵图案的衣服,既表示出对神祇的崇拜,又表示有神灵附身。图腾崇拜往往指与氏族有亲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植物,成了该氏族特定的图腾物。它是在原始宗教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图腾物被作为氏族的祖先而受到敬奉,起到“守护神”的作用,成为凝聚族人精神的强有力中心。如旋涡纹、水波纹源自侗族的水崇拜;龙纹、螺旋纹源自侗族的龙、蛇崇拜;圆圈纹源自太阳崇拜;云雷纹源自天、雷崇拜。侗族服饰的这些纹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形成了,有的纹样如鱼鳞纹、云雷纹、水波纹、圆圈纹、菱形纹等可以在新晃侗族自治县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看到。[7]它一方面包含着大量迷信色彩和愚昧观念,另一方面又与神话一起共同繁衍了民族文化艺术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8]它对民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先入为主的决定性作用。侗族是一个农耕民族,特别崇拜与稻有关的自然物,侗锦中的谷粒纹就来源于此,流行于整个侗族地区“吃新节”的习俗就是谷物崇拜的反映。侗族是古代邻近的若干氏族交融繁衍而发展起来的,许多侗族地区还把鱼作为一种图腾,鱼在侗族人民的饮食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大年初一必须吃鱼,代表“年年有余”;办红白喜事离不开鱼,男方到女方家中定亲或是迎娶必定有鱼;祭祖必定有鱼,守灵、送终必定有鱼,待葬期间不可吃荤,但能食鱼。在当地风俗中,鱼代表着丰衣足食、多子多孙。鱼图腾演化出侗锦图案中的鱼骨纹、三角纹和菱形纹,其中三角纹和菱形纹由鱼的不同部位演化而成。侗族的图腾崇拜还有:龙(蛇)图腾崇拜、伞图腾崇拜、太阳图腾崇拜等等。侗族的图腾崇拜在侗锦图案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使得侗锦有了灵性的生命力。

(2)民俗之载体——神话故事

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侗族人民将自身的文化以口头和服饰的方式相传,侗锦的图案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侗族文化发展脉络,起到了一定“文字史书”的作用。侗锦图案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民俗之载体作用,几乎每一个图案都有一个来历或者传说,都深含民族文化,是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图案的构思、设计、造型不仅凝聚着侗族人民的智慧,还表达出侗族人民对历史和祖先故址的回忆与怀念,是侗族历史意识与乡土情结的一种表达。在侗族,杉树代表着生命、团结、财富、人丁兴旺,有“同庚树”“防老树”“十八杉”之说。通道侗族把杉树视为部族的图腾,认为本氏族的生存和兴旺是杉树的恩赐[9],衍生了很多与杉树有关的习俗,如每年要给杉树敬“年庚饭”。(www.xing528.com)

在侗族的传说里,竹子因繁殖迅速尤其是雨后更能茁壮成长,成为地位、繁衍的象征。通道侗族学者张柏如在《侗族服饰艺术探秘》一书中记载,竹根花代表男性的生殖崇拜,亦与繁衍有关。远古时期,侗族对竹子还有一种特别的崇拜,不少人家把竹供奉于神龛上,作为部落首领的象征,称之“竹王”。因此,侗族妇女常以竹根花为图案,绣于头帕与被面上。侗族人崇拜蜘蛛,蜘蛛古称喜蛛子,又称喜母,在中国民间一向被视为吉祥物,喻多子,与生殖崇拜有关,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侗族地区流传下来的萨神系中,有位叫“萨妈岁娥”,岁娥即蜘蛛,萨妈岁娥就是蜘蛛祖母。侗家信奉的女神“萨天巴”,在侗族古歌中,“萨天巴”是创世女神,是她设计九个太阳,晒干了洪水,解救了后来繁衍侗族后代的姜良、姜妹。在天上,“萨天巴”象征日晕,在人间她的化身是金斑大蜘蛛。这种含原始宗教和图腾神话萌芽的蜘蛛图案被大量运用在侗锦之中。湖南通道的一些头巾边缘,蜘蛛图形经常以几何纹样排列。侗族还崇尚鸟纹,侗锦上织有各种造型的鸟纹,有喜鹊、燕子等等。相传洪水滔天后,在凤凰的劝说下,姜良、姜妹两兄妹结做夫妻,不久,生下一个肉团,凤凰唤来百鸟哺养,诞生出成千上万个婴儿。可见,鸟与侗族的繁衍、发展有着深远联系,他们养鸟、护鸟、敬鸟,并且将鸟当作神灵一样敬奉,把鸟当成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3)生活之愿景——吉祥祈福

侗锦艺术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是因为图案中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生活气息,是千百年来侗族人民的生活写照。侗锦是一种产生于特定文化条件下的服饰艺术,反映着侗族人民的美好愿景。在侗乡,女子结婚时,陪嫁物中必定有纺车和织布机。侗族女子从小便在大人的指引下学习织锦和刺绣技巧,以备做嫁妆。侗锦是侗家姑娘的必备品,每位侗家姑娘出嫁的时候必须要有侗锦手帕、侗锦嫁蓝巾等,同时还必须储蓄足够的侗锦布匹,当她生儿育女的时候用来制作侗锦童装被面、衣裤、童帽、背带等诸多服饰。因此,每位侗家姑娘长到十四五岁时就跟着大人学纺纱织布及绣花,待十七八岁之时已是一名织绣高手,当她出嫁时已积存大量的侗锦。侗锦展示了妇女们的聪明才智。到她们出嫁时,以侗锦制成的各种服饰,如背带、腰带、头巾、花鞋等,展示了她们的聪明才智、精巧技艺。在婆家与妯娌、小姑和近邻共同切磋纺织技艺。现在,侗族姑娘们依旧保持着织锦的传统,她们不论是在农闲还是在田角地头,仍手不离线,利用空闲时间,织绣各种饰品,整个过程就是侗族妇女的心、眼、手、脚的互动过程,也是对绚丽生活编织的过程。正如一首情歌唱的那样:“我的情妹你的棉纱还卷在纱筒上,我郎特地来约情妹同竿浆,趁着此时妹的棉纱还没牵上别人家的布机子,希望妹把它牵到我家布机上来织。”人们通常都说侗族的生活是侗家妇女织出来的。[10]侗族人把太阳纹样织在背带上,希望太阳成为儿童的保护神,保佑儿女健康成长、吉祥幸福;将“井”字纹织在背带或背面上祈求子孙满堂、繁衍兴旺,有如常流不息的井泉;将“卍”字纹织在花带、衣袖上象征着万福、长寿富贵平安吉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