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5000 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第一双原始兽皮鞋。它的产生是为了保护脚不受外界的伤害,是以一种工具的形式出现的。现在,鞋子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装饰。湖南少数民族鞋子种类丰富,除了农耕时常穿的草鞋之外,还有各种精美的绣花鞋。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鞋子也不同。
制作草鞋先搓好稻草绳或麻绳,编好鞋耳(即短棕绳绞成双股线),拿一把上好的糯谷草,捶柔软,把板凳放倒,四脚朝天,套上草鞋棒,即可坐上去编打草鞋,这种草鞋称为棕耳鞋。讲究的人家,不用稻草,用麻来编制,称之麻耳鞋,这种鞋既轻巧柔软,又耐用,穿上不回汗,非常舒适。
湖南少数民族女性在节庆时都会穿绣花鞋。绣花鞋一般鞋头稍稍翘起,鞋面先用纸剪成各种图案粘在鞋面上,再用五彩丝线与平针绣法在原来剪好的纸样上绣出美丽的图案。湖南少数民族鞋子也多以刺绣制成,或以绣片为装饰,故号称绣花鞋,绣花鞋只是统称。人们平时一般穿麻凉鞋、草鞋(亦称快鞋)、绣花布鞋、大鱼棉鞋、船底鞋、钉子鞋(下雪时穿)等。这一双双绣花鞋便是各少数民族女鞋代表作,用布和缎子制作,上面饰有花卉、禽鸟等图案,是各少数民族妇女审美追求和生活情趣的生动表现。最具代表性的为苗族、侗族、瑶族的绣花鞋。
苗族绣花鞋工艺精湛,使用苗族传统图案进行刺绣,图案花纹栩栩如生。苗族最为常见的、最精致的莫过于船头鞋(图2-3)。船头鞋鞋头尖、底板窄,以便穿着。船头鞋鞋面分两节,鞋尖一头,用淡红绸底,一般绣蝴蝶、鸟类等;后一节使用蓝底或绿底,上绣六瓣花朵,形似桃花。鞋权口用约五分宽的青绸镶边,绣有各种花卉。后跟有耳,绣有蝙蝠或花朵,有的是桃纱。鞋底有一层沿边,是头尖正底,尖处挑梅花针。
侗族绣花鞋鞋型别致,色彩鲜艳,针工细腻,穿起来轻巧利索,古朴秀丽,具有典型的地域民俗特征。其刺绣多为铺绒绣,将丝线直接铺在纸样上,因此具有绣面平整、针迹精细的特点。作为婚嫁的绣花鞋多用艳丽颜色,以自然花卉、龙凤等为图案,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侗族草鞋用稻草或棕丝编织成现代的棉鞋形状,完全盖住脚板。这种草鞋保温性能良好,非常暖和。侗族还有云勾绣花鞋,云勾鞋又为老年鞋,鞋尖上勾,用根白带子把鞋尖和鞋口拉连起来,再用红线系紧,保持鞋子不变形,是侗族鞋类的精品。
(www.xing528.com)
图2-3 湘西苗族船头绣花鞋
古代瑶族男女老少皆跣足不履。清道光《庆远府志》中记庆远府瑶人事说:“瑶人素不著履,其足皮皱厚,行于棱石丛棘中,一无所损。”后来瑶族人开始穿草鞋,1949 年以后,开始穿厚底翘头的龙头鞋和青布做的布鞋。
土家族妇女对鞋子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蓝、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
白族的绣花鞋,底厚鞋头尖,多用家织布制成。鞋子分为里料和面料,为了使鞋子硬挺,经常会在两层布之间夹一层硬布,如制作秋冬的棉布鞋就会在里面夹一层棉花,鞋面绣了精致的花草图案,色调明快。
侗族纳鞋垫和绣鞋垫的工艺十分高超,在纯棉布上用十字绣纹样打底,鞋边通常不用布包,大多是妇女用线一针针纳的,手工非常精巧细致。鞋垫上的图案多是一些传统纹样,自然纯朴、简单耐用,侗鞋不仅是一件工艺品,也是一件礼品。鞋垫穿着十分舒适,上面的针脚凸起对脚底的穴位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鞋垫,侗语叫“地袜”。古话说:“袜子不绱底,皇帝也穿不起。”绱袜底的习惯有数千年的历史。侗家的姑娘在十一二岁时就由母亲、姑嫂带领着,开始学挑织袜底,直到姑娘出嫁。所以每逢春节、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侗年(鱼冻)节等重要节日,侗家的姑娘都会把自己纳的鞋垫送给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纳的鞋底也是送给心上人的定情信物。精美的“地袜”,是一件有着特殊意义的艺术品,是侗家姑娘爱情的“信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