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周朝,中国的染色工艺就已经比较成熟了,专门管理染色的官职有“染人”“掌蜃”“掌炭”“职金”等七个之多,集中专业的管理使古代染色技术水平高超,织物颜色丰富。湖南民间的蓝靛染色工艺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勤劳的祖先们就知道大量种植蓝靛,并使用蓝靛染布。
(1)蓝靛的历史
蓝靛是一种纯天然的染色材料,它指的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是蓼蓝、菘蓝、苋蓝、吴蓝、马蓝以及木蓝等植物的统称。换而言之,凡是可以制成靛蓝(靛青)的植物,都可叫为蓝靛。我国早在夏朝就已经开始种植蓝靛了,《夏小正》写道:“五月,启灌蓼蓝。”意思就是到了五月份,人们可以种植蓼蓝(蓝靛)了。《诗经·小雅·采绿》中记载:“终朝采蓝,不盈一襜。”[12]东汉时期的文学家赵岐路过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看见漫山遍野的蓝靛曾写下《蓝赋》。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了解了蓝靛的种类。郑樵在《通志》中把大蓝、蓼蓝、槐蓝统称为“三蓝”。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也有对蓝草的记述:“蓝有数种,槐靛叶似槐,以五月种,畏水浸之;蓼靛叶团;大叶蓝似苦荬;惟山靛染易上青,叶似赛兰,三月插条种之。”湖南地区盛产蓝靛,野靛在山区丛生。蓼蓝生长于水沟边(也有叫水蓼),喜欢潮湿的环境,茎直立,高五十至八十厘米,叶子呈宽椭圆形,花朵为淡红色,果实为宽卵形,既可以染色,也能入药,有消毒、止痛、止痒的功效。用来染色的部位是叶子。蓼蓝在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是在魏唐,因为它的不稳定性,所以一直到唐宋都没有把它用来做靛。唐朝《新修本草》中说:“蓼蓝不堪为靛,唯作碧色尔。”宋朝《本草图经》说:“蓼蓝但可染碧,而不堪作淀。”直到明代才把蓼蓝做成靛。
马蓝又叫山蓝、山青、大青,湖南少数民族一些深蓝色的家织布就是用马蓝染成的。和蓼蓝一样,马蓝也喜欢潮湿的地方。湘西南和湘西地区时常阴雨连绵,非常适宜马蓝的生长。木蓝又叫作茶蓝,早年运销欧洲,其根部就是我们熟悉的板蓝根,可以提取蓝色。村民们既可采集野靛,又可以种蓝,到了六七月间,蓝靛叶子变青就可以采集了。制靛的蓝草种类很多,湘西苗族多数种植蓼蓝。“窝雅”“窝娘”是苗族对蓼蓝的叫法。农历三月中旬是种植蓝草的时节,也是种蓝人最忙碌的时候。蓝的种植分为两种,一种是把上年留好的茎剪成一段段直接插进土里,另一种则是秋天收割的时候就把种子播种,等它来年自行发芽。五月份去除杂草并把长势差的苗子拔掉,撒上化肥。蓼蓝像韭菜一样可生两茬,六七月份除草追肥时可以进行第一次收割。七八月份可将收割过的蓝草存放在地窖里。待到三个月后将余下的蓝草再收割一次。蓝草因为本身就有很强的药理性,一般不会招虫子。有经验的收蓝人都会选择在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趁着雾气收割,这时蓝草还没经过太阳的照射,水分尚未蒸发,叶片相对肥美。待到快入冬的时候把茎剪下来,挖好一个深坑,铺好稻草把茎放进去,再盖上树枝就可防止霜冻。蓼蓝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在蓼蓝茂盛生长的地方,土壤底层会有赤铁矿,因此汉朝张华写道:“地多蓼者,必有余粮。”
(2)蓝靛的制作
秦汉之前,每当蓝草收获的季节,人们都会采集大量的蓝草,把它们捆在一起,整体剁碎,泡出染色的液体,并制成不溶于水的蓝色染料。这个过程要非常注意加工以及放置的时间,如果放置的时间过长,染液会变成蓝色的沉淀物而无法染色。因而每当蓝草收获时,村寨里的染匠们都纷纷忙碌起来,抓紧时间调染液、染花布,提炼出来的蓝靛要赶紧使用,否则会失效。
关于蓝靛染布,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曾经有个姓梅的小伙子,一跤摔倒在了地里,他发现衣服沾染上的黄色怎么也洗不掉。一天他挂在晾杆上的衣服掉在了一堆蓝草上,衣服立马变得蓝一块、青一块。他的一个姓葛的好友得知此事,于是两人一起研究其中的奥秘,终于弄懂了蓝草的原理,摸索出染布的技巧。于是他们俩成为染坊的祖师爷。关于梅、葛二位先生染布,民间还有一则传说。从前有对善良的夫妻,常年受到哥嫂的欺负,房子、田地都被哥嫂以不正当的手段给夺走了。夫妻俩走投无路只好一边乞讨,一边做短工为生。有一天,夫妻俩帮别人在田里干活时,看见对面走过来两个浑身脏兮兮的乞丐,夫妻俩见他二人可怜,将自己仅有的两个馒头给了他们。两个乞丐心存感激,一边道谢一边朝地上撒着种子。两个乞丐离开之后,突然一阵狂风刮过,他们撒下的种子全部长成了草,锄都锄不掉。正在诧异中,丈夫突然想起乞丐在走前告诉他们这种小草可以用来染布,夫妻俩按照乞丐说的方法割下这些草,找来一个大缸把草浸泡在里面,等到第二天缸里的水有点黄之后再加了一点酒,这时白布很快变成蓝色。夫妻俩把这种草取名叫蓝草,在懂得染布技术之后,夫妻二人借了点钱开了家染坊。随着染布水平的不断提升,染坊的生意也越来越兴隆。原来那两个乞丐就是传说中的染仙——梅福和葛洪,他们看见夫妻俩为人真诚善良,生活又穷困,便把蓝草和染布的方法传授给了他们。从那之后,夫妻俩的染坊供奉二位染仙,并且把染仙传授的染布技术发扬光大。直到现在,湖南、湖北的一些地区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和十月二十二日,染坊内都要祭祀梅、葛二仙,祈求染仙的保佑。
民间也流传着另外一个故事。一个村子里有两位染匠,忙活了一天都没有把染缸里的染液用完,眼看染液就要变成沉淀物了,两人气得喝酒解愁,其中一人不小心把酒瓶踢翻了,掉在染缸里。第二天醒来一看,缸里染液上面居然漂着很厚的泡沫。二人用棍子将染液搅拌,沉淀物质竟然神奇地消失了。他们觉得奇怪,就放一块白布下去试染,看和之前有什么区别,于是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白布慢慢被染成褐色,随着时间越来越久,开始渐渐地发生变化,变成了蓝色,而且颜色可以保留很久。显然,经过酒精的作用,布的固色时间变得更长了。两位染匠高兴坏了。原来蓝草染料加入酒精不仅不会破坏染色的效果,还会延长染料的固色时间。后来染匠师傅根据这个原理,在染料中加入一种具有还原性的酶,让不溶于水的靛蓝染料还原为电容性靛——隐形酸,以达到延长染料寿命、稳固颜色的目的。从此,这个技术流传下来并被人们广泛使用。由于这种植物所制成的染料颜色为蓝色,所以又被称为“蓝淀”,人们还专门造了一个字来概括它——“靛”,意为青色的沉淀物。
种植蓝靛需要黑沙土壤,雨水丰富。在头年腊月的时候,把土挖至大约两尺深,二三月,太阳出来的时候,把土再次挖松,规整一下,整成行列,深六寸。然后把三到五颗蓝靛的种子栽进去。等种子发芽出土的时候,用枯灰和粪料施肥,把杂草薅锄二三次,靛草就会长得非常茂盛。立秋至白露前的三四天就是成熟期,村民们先把发黑的老的靛叶摘掉,因为老的靛叶会影响新叶子的成长。待到了霜降前的四五天,拿刀收割,挑出好的靛草放在缸里浸泡,做“靛精”。每一百斤靛草需撒入四十斤左右的石灰,还要时刻关注着气温的变化,每一天翻一次。等到染液逐渐变为深绿色的液体时,捞出靛渣,用木棒子把染液搅匀,等“靛精”慢慢沉淀到缸底,接着把上面的水从暗沟放出,只留“靛精”。“靛精”被村民们用瓢盛到箩筐中,带回家后用缸贮藏。等开始染布的时候,就把“靛精”取出来放进染缸里,烧火煮开,然后把布放进缸内上色,还要时不时搅动,让布受色均匀,蓝色、青色均可,染出来的布色泽鲜艳,与快靛染效相同。
①制靛
魏晋南北朝时期,制靛技术得以引进,并在中原广泛传播开来。最开始,人们先用菘蓝制靛,后来发现的蓝草种类越来越多,制靛的原料也丰富起来。蓝靛制作的时间一般选在夏天最热的时候,这样有利于蓝草的发酵,制作出来的蓝靛颜色更鲜艳。在湖南,村民一般从农历七月开始采蓝草,一直到农历十月。野生的蓝草采集起来比较慢,家家户户更多的是自己种植蓝草。蓝草采集回来之后,清洗干净放进一个直径约八十厘米、高一米的杉木染缸(过去用木桶,现在也有用大塑料桶或者橡胶桶)里,倒入清水没过蓝草。制作一缸好的染料水温很重要,于是就有聪明的人想到了一个办法。在缸里盖上一层草,可以用最简单的杂草、茅草或者蒿草,等等。盖了一层草会延长水分的蒸发时间,并且减小水温昼夜变化。每缸泡十五六斤生叶,待叶子全部没入水中,上面用一两块砖头压实(图1-4)。泡制之前,如果染料原料里有板蓝根,还会用木槌子把板蓝根捶碎,再放进缸里发酵(图1-5)。民间又把这一过程称为“起染水”。泡制时间依据温度而定,天气热、温度高只需要两至三天就行,如果天气冷、温度较低,则需要五天至一个星期。待蓝草泡软,用一根长棍不停地搅拌,再将缸盖上。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这期间一定要防止油盐或不干净的东西混入染缸内。待两三天后,当把缸盖揭开时,一股药草的清香就会扑鼻而来,这时观察水里是否有暗红的丝络,蓝草叶是否变软,如果有暗红的丝络并且叶子开始变软,就说明已经发酵出染液了。等蓝草叶泡到基本脱色后,把它捞出来,倒入一斤左右的石灰水,一般一缸需要一斤左右,之后不断搅拌,使两者快速发生化学反应,直到染液开始浮现白色泡沫(若先出现的是蓝色泡沫,则继续搅拌,直到出现白色泡沫)(图1-6)。发酵至出现白色泡沫时,靛水的颜色已经逐渐变深,呈深蓝紫色。生成的沉淀物就是蓝靛。第二天,发酵结束,蓝靛沉于染缸底层,将上面的水倒掉,进行过滤,只剩靛泥,每缸十五六斤生叶可生产两斤半蓝靛(图1-7)。把靛泥用塑料纸包装封存,等待蓝靛晾干之后再仔细观察,如果蓝靛的颜色黑而发紫就是发酵成功的蓝靛;如果蓝靛的颜色呈深蓝色就说明石灰放得太少;如果蓝靛的颜色是灰蓝色就说明石灰太多,布很难上色;如果蓝靛完全变成黑色,那就说明蓝草叶子浸泡得太久,靛叶成了烂叶,如果用这种蓝靛来染布,染色效果不好。最后把蓝靛密封在陶瓷或者塑料桶中,压上石块,保持干燥,一般可保存三至五年,这期间有需要染布时,随时可以拿出来用。在过去,要选日子祭拜靛神后才能开始制靛,还要准备好制靛的工具。因为制靛受天气、温度、石灰水等因素的制约,不太容易精确控制,人们只好祭拜靛神,请靛神来保佑制靛过程一切顺利。整个过程需要准备一只活鸡、一瓶酒、一碗红烧肉,祭拜的时候焚香宰鸡许愿,向靛神祈祷和表达愿望。
图1-4 浸泡蓝草
图1-5 捶板蓝根
图1-6 放石灰水
(www.xing528.com)
图1-7 过滤
②染色与固色
织好的白坯布,待制好靛后就可以进行染色了。早上,将要染色的布放入染水中浸泡,中午捞出放在染架上滴水,下午依旧重复上述工作,晚饭后把半斤蓝靛放进染缸里搅拌均匀盖好。第二、三天同第一天一样,不停地浸泡、捞出、浸染,连续三天后拿出染好的布到河里清洗。清洗很简单,将染好的布浸泡在河水里,然后折叠成长二十厘米、厚五厘米左右的布堆,放在水里轻轻拍打,然后晒干,就完成了印染的第一道工序。对已经染色晒干的色布再按第一道工序反复添料、捞出、浸染、清洗、沥干,经过至少三遍靛染之后,白布就变成蓝色或藏青色棉布了,也可以根据各自对颜色的要求确定浸染次数,需要的颜色越深,靛染的次数就越多。这期间染水每天要放半碗蓝靛,有的还加半碗酒,称为“喂靛”“养靛”。每次“喂靛”之后,用木棍沿着桶壁迅速转动约二十分钟,就可以继续染色了。染好的布要固色才不易褪色。固色的方法是将一定量的黄豆磨成粉(或将白芨捣烂)加水搅拌,用布过滤去除废渣即成浆水,倒在备好的木缸(或木桶)中,再往缸中加水,使缸中的浆稀一些,将染好的布浸在浆水里,待浸染透后理顺晒干。晒干后再放入染缸里浸染(要加入新的靛在靛水中),再捞出晾干。这样反复地泡浆、晾干、浸染、蒸布。
侗族妇女爱美,会将自己织的土布染成侗布,如蓝靛染蓝、茜草染绛等。侗歌《嘎乜》唱道:“棉纱不织成布,怎样也做不成衣裳。用树叶来染衣服,哪里会有蓝靛那样发亮。”[13]侗族的蓝靛染料以蓼蓝、马蓝和木蓝三种蓝草为主。染布时,先将漂洗好的白布一头缓缓放入染缸,把这一头染好再一节一节地染另外一头。染完晒干的布还要放在牛皮胶水中浸泡,叫作“上皮”。上皮这道制作工序是为了保持颜色稳固,使其不容易脱落。上色的固体胶是从牛皮中提炼出来的。制作牛皮胶需要经过三道工序,侗族妇女分别把它们叫作初色胶、深色胶和成色胶。这种胶液的提炼方法是:把一块晒干的牛皮去毛洗干净,用文火熬成黏胶状,然后进行降温,用棕片活纱布将皮渣和一些杂质过滤掉就可以得到天然的牛皮胶了。现在在家里自己用牛皮制胶的已经越来越少了,人们一般都是去市场购买现成的牛皮膏熬制。侗布至少需要上三次胶,才能使染布颜色更加稳固,每次把布匹下缸染三次,当地人把这一环节叫作“每皮见三缸”。每次上胶需要用到两至三张牛皮。经过初色皮、深色皮、成色皮、着莨,整个过程要反复四五次。
初色皮。经刹白处理之后上初色皮。布匹放进染缸之后,在染料的作用下,呈现出浅蓝色叫作初色。接着给它上头一道胶液。具体操作方法是:预备脚盆,把盛胶液(经加温)的器皿放于边上,往盆内倒入少许胶液,把晒干卷成筒的布匹放到盆里,拉开头端的一节,使之充分浸透胶液,然后以此为轴心再卷成圆柱形布卷,边卷边淋胶液,再揉搓湿透。直至把原来的布卷全部拆开淋透胶液,又卷成一个新的布卷为止。再把布卷摊开,挂到晾杆上晒干胶液,连续下缸过染三次,即下染缸浸透染液又当即捞起来晒干,又下缸过染又捞起晒干,反复进行。此后又将布匹卷成圆柱形,为下次上胶液做准备,这是初色皮的染色过程。
深色皮。在上述操作环节的作用下,布匹由浅灰色逐渐变成颜色均匀的深灰色,为了固定这层颜色,又上一次胶皮,其操作方法同上。
成色皮。所谓成色就是成品的颜色。这道工序是在布匹着莨之后进行的最后一次上皮,是为了固定布匹成品之颜色,使之经久不褪。
着莨。着莨与上皮相同,只是过染的次数比上皮多一些,达七八次。着莨之后,布匹应该呈现棕红色,但由于底色的缘故,再加上多次过染(每次过染的时间浸泡不长,以防脱莨),因此呈现出来的颜色比棕红色更为深沉优雅、美观大方。由此处理过的布料,侗家称之为“莨布”。
蒸布。侗布经过上皮、着莨之后还需在器皿中进行水蒸气处理。侗家人一般在初春的时候蒸布,一蒸就要一整夜,蒸完过十天半月后还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再蒸一次。蒸过两次的布匹,色泽、质感更好。初春时节,气温还是有点低,几家人就聚在一起蒸布,大家一边蒸布一边绣花、纳鞋底,嘴里唱着侗歌,到了晚上,大家还动手烧锅浓茶、吃着点心聊天,这样一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小伙子们借机邀姑娘们前往坐夜,一起唱侗歌。姑娘们在蒸布时,经常拿几个鸡蛋摆在甑口上,给小伙子们享用。据说小伙子吃后,蒸出来的布会更加鲜艳。
图1-8 捶布
捶布。捶布就是用木槌来捶打布匹。布匹需要经过反复捶打,这样可以使布变得紧实;另外侗布经过捶打之后表面光滑,具有反光效果,光泽感强。捶布只能用木槌,相比于铁锤、石锤,木槌的力度最恰当,在布上着力也均匀,不会捶坏布。捶布一般在早上进行,因为早上露水重,室外挂晒的布被露水打湿而变得比较湿润,易于捶打。捶布方法也很讲究,把布匹折叠成几层,放在光滑平整的石板上,面向外,慢慢从布端开始捶,均匀用力,反复捶打多次,同时要求重心对正,不能偏向,以防木槌沿口咬损布匹。布在反复捶打中即进行了轧光处理,表面鼓起的一些绒毛纤维被压平,面料的空隙变小,整体变得平滑、光亮。捶好的布再次进染缸染色,再拿到河里洗净晾晒,既能固色,也增加了光泽,布匹就可以用来缝制衣裤了。布被捶打的次数越多,质量越好,越光亮。侗族人家家户户都要捶布,许多侗家村寨街头巷尾或是村道旁边及路口大都放着一块又长又大且表面平整光滑的岩石,专供大家捶布使用。平坦、宽敞、凉快的鼓楼,除了议事、开会外,也是捶布的好地方。妇女们常常三三两两,一边扯家常,一边捶布(图1-8)。有些地方的妇女只捶一次侗布,捶出来的布匹颜色深厚,古色古香。有些地方的妇女会捶三到五次,甚至更多,捶布的力度也偏大。这样经过反复染洗、反复捶打后制作出来的布更光滑、透亮,色泽更加鲜艳。有的布匹还呈现出铜红色。布匹捶好之后卷成圆柱形布卷,储存在家中,裁制衣服时再取出来使用。
③侗布
湖南很多侗族地区盛装所用的衣料都是侗布。侗布也叫亮布,又因为制作时要用到鸡蛋清,也叫“蛋浆布”。侗布是侗族最有代表性的服饰面料之一,工艺非常复杂,与刺绣和织锦相比一点也不逊色。侗布是把家织布先用蓝靛、茜草等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再辅以鸡蛋清或豆浆水、牛皮胶等进行上浆处理,然后通过反复捶打、染洗,使布匹的表面呈现出光亮如漆、纹理若隐若现的效果。侗布工序复杂,完全不逊色于侗族织锦,备受侗族人民的喜爱,是侗族人民用于制作盛装、赠送亲友的佳品。若想侗布颜色光亮并更加固色,就在靛染之前把普通侗布放在甑子中蒸,然后再进行染色,反复染两三次,再漂洗,晒干,直到布泛红。甑子是侗族人特有的蒸布工具,也是侗族人在几千年制作侗布的过程中反复试验总结创造出来的。要想让染出来的侗布发红发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蒸的时候要加一些植物药草。所以很多人家在蒸布时会在甑子的底层铺上一层稻草,稻草上按照顺序放上一些干辣椒和带红色的花草。每个地区所放的布蒸草都不太一样,如黎平肇兴地区除了放干稻草、干辣椒以外,还多了一种带毛的杜鹃花茎叶。蒸好的布拿去晾晒,干后捶打至发亮。至此,又红又亮的亮布就基本做成了。[14]总体来说,侗布的制作过程为靛染——薯莨染——上牛皮胶——捶打——汽蒸,在具体操作中可参考以往的实际制布经验进行调整,将其中的某些环节反复进行。捶打与靛染的次数影响着侗布的成色,对于侗布的颜色与光泽度,不同地区人们的喜好也有所不同。如湖南通道地区的侗族,侗布的颜色大都是深沉的暗紫色,含蓄而内敛;贵州从江、榕江一带的侗族,侗布的颜色更加鲜亮,呈现出铜红或铜黄的光泽感。为了追求这种鲜亮的颜色,这一地区的侗族人在制作侗布时还会加入鸡蛋清和牛血来固色。有的地区的侗族人不喜欢侗布过于红艳,想制作双面颜色,在制作中将黄豆水倒进木盆,将布平铺在木盆里,浸没于黄豆水的一面晒干后颜色变黑,这样可以使侗布正反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侗布制作周期长,工序烦琐,要得到一匹好布,历时约两个月。虽然为了固色,已经经过反复甑子汽蒸处理,但是相较于运用现代技术机械化漂染的棉布而言,手工侗布还是存在易掉色、易褶皱、易裂缝并且不能水洗的缺点。所以侗族人将这种得来不易的布大都用在盛装服饰的制作中或做成嫁妆,平时放在衣柜中,遇上重大节日才拿出来穿上。
侗族人也喜用这种亮布做百褶裙。侗族的百褶裙用料一般六丈左右,裙长略微过膝。制作时将布裁切好铺平折好并在上面涂抹浆料。侗族常用的浆料有三种:黄豆浆、青柿子浆和鸡蛋清。制作时用手将裙子均匀地一褶一褶地折起来,每折好一段就用脚或者用石头压好,然后涂抹浆料。三种浆料都要涂抹,涂抹的顺序也有讲究。第一步是黄豆浆,先把黄豆剥皮放入碗中碾碎调成浆,然后抹在褶峰上,每块布要涂抹三次以上,涂的时候要注意抹均匀,过厚或过薄不易干;第二步抹青柿子浆,青柿子浆是将柿子捶烂然后用纱布过滤挤出柿汁,等到黄豆浆干了以后再涂抹,同样不能过薄或过厚;第三步抹鸡蛋清,在鸡蛋壳上开一个小洞让蛋清流出来,涂抹到百褶裙褶峰上,涂抹时动作要轻,不要将蛋清渗到褶谷的凹槽里,涂抹三至五次,做一条百褶裙要耗费鸡蛋至少五个,抹完蛋清之后再蒸煮,固定蛋清。如果不喜欢百褶裙的褶峰太亮,还可以放进染缸再加染一次,这样做出来的百褶裙亮度适中,走起路来还会有忽闪忽闪的条纹亮光,很是好看。总体而言,一个侗族妇女一生中穿着侗布盛装的次数不过数十次,侗布服装的珍贵性就不言而喻了。
④染布禁忌
染布时,一般不讲究日子,但也有一些禁忌。有些苗族人家认为染布在浸染、浆洗、晾晒过程中如果被飞鸟粪便污染,就必须拿着这布匹到厕所走一圈再拿回来用。因为被鸟粪污染的布用作衣物布料穿在身上会容易生病。把脏的东西拿到脏的地方,可以把附在布上的脏东西留在粪池里,布就干净了。孕妇不能染布,担心孩子生下来会像染料般花脸。村民常常会在墙上贴上红纸,目的是驱邪。染色的方法从祖先流传下来,但在制作过程中总有不确定因素,为祈求染布顺利,民间染匠会在墙上贴上吉祥词,寓意一帆风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