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湖南大地,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是农民选购棉籽播种的好季节。种植棉花并不容易,从三月播种,到棉桃成熟,进行收摘,其间还得经过除草、追肥、打尖等工序。由于棉籽的外部留有棉花丝,以前种子都要先用硫酸去掉棉花丝,现在市面上的种子基本上都是已经处理好的种子。种棉之前,先用稻草灰把棉籽裹起来,这是民间给种子消毒的方法,据说裹得越黑将来收获的棉花就越白。俗话说“谷雨前,好种棉”。人们会在谷雨之前抓紧时间把棉花地整理好,除草松地完毕,待谷雨过后,挑选天气好的日子进行播种。许多少数民族种植棉花前还要举行专门的祭祀活动,如湖南靠近黔东南的一些苗族、侗族地区至今还保留着“种棉节”,在种棉的那一天要举行祭祀活动。靠近广西的湖南壮族妇女在种棉时要由一位年长者挑一根树枝插在地头并在树枝下放一小块棉纱,带领大家唱祭祀棉花的歌谣。唱完祭祀歌谣以后,棉花地的主人会将棉纱绑在树枝的一端,手里握着另一端绕着棉花地画个圈儿,这个圈儿就成为一个保护圈,可以阻止一些鸟类虫类对棉花地的侵害。种植棉花需要动作娴熟且细致耐心,播种之前先用铁耙把土松开,把棉花种子一颗一颗均匀地撒在地里,再用一层松土把种子重新覆盖,待到雨水或者晨露滋润,棉籽就会破土发芽。这一时节是妇女们大忙的季节,她们往往要在一两天之内完成种棉。由于任务重、时间紧,种棉的头一天,许多人家会把已经出嫁了的姐妹请回来帮忙,邻居棉花地少的会帮棉花地多的,有时候连外村的亲戚们也会来帮忙。
苗族古歌中有一个关于“五色棉”的故事。传说有四位美貌的仙女,分别叫楼尼、楼姗、楼姐、楼妹,她们一路寻找珍贵的“五色棉”,最后终于在一个叫做东球的地方找到了“黄色棉籽”“黑色棉籽”“白色棉籽”和稀有的“红色棉籽”“绿色棉籽”。因为足足有五种颜色,所以称为“五色棉”,又称为“五彩棉”。这四位仙女把从东球找到的“五色棉”带回了自己的家乡“吉楚”(据考证指“荆楚”)平川上开始尝试种植。结果第二年整个平川都铺满了五彩的棉花,把人们住的地方都堆满了,每个地方都生长着“五色棉”[2]。在湖南怀化通道的侗族地区,种棉当天的早晨全家人要先去祭“萨”,以祈求神灵保佑棉田获得大丰收。祭“萨”之后,全村男女老少各自出动,提着早就准备好了的腌鱼、腌肉,包着糯米和咸蛋作为午餐来到棉田里。他们三五成群,说说笑笑,青年男子在田野松土,女子则下种施肥,施肥主要用的是土木灰或猪牛粪便等农家肥。待活干完之后,他们会找一根树枝,在枝条上悬挂十二个鸡蛋壳,寄望棉花大丰收,棉桃能大如鸡蛋,同时在旁边插一根芭茅草和夹有辣椒的竹竿以避凶。晚上回家,大家杀鸡杀鸭,取出腌鱼、腌肉,操办丰盛的晚餐,如同过节。八月,棉花成熟,姑娘们就可以去摘棉花了。村寨里的姑娘们个个都是摘棉能手。她们娴熟的动作在湖南的许多地方戏曲如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张家界阳戏、湘西阳戏等曲目中有所展现。邵阳花鼓戏《摸泥鳅》就有三伢子和满妹子在棉田里摘棉花的场景。表演时满妹子左手轻提围裙,右手手指绕成兰花状,两脚交叉蹲于棉株前,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模拟摘棉花的动作,时而站起采摘棉株顶部的棉花,时而蹲下采摘棉株中下部的棉花;时而手心朝下正手采摘,时而手心朝天反手采摘;时而单手采摘时而双手同摘,有时还会有攀下棉枝将棉花拉在身侧的动作,有时还会配合“三伢子”进行分工合作双人采摘,两人边摘边走,边走边唱,身段与动作相互映衬、相互配合。可见民间艺术是真正从群众中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说是摘棉花,其实也给年轻小伙子、姑娘提供了约会的大好时机。年轻的小伙子抓住“摘棉花”这一难得的时机主动请缨,帮着姑娘干活以博得好感。摘棉的过程中,有心仪姑娘的小伙会特别有激情,他们朝气蓬勃地一边哼着轻快的山歌小调一边劳作。摘棉期间,人们早出晚归、不辞辛劳,年轻的姑娘有时连小伙伴的邀约也会推掉,就像一首侗歌里唱的那样:Naeng mix ledk laemp,jaeml janl demh,Ledk laemp bail lieeux,yaoc jaeml beix nup,jiuv xeens minc,yp uth sksw。这首歌的歌词大意是:未插秧完,我邀约姑娘们上坡吃三月泡(实为唱歌、玩山),个个推辞,不答应;秧田插好了,我邀姑娘们上山采吃杨梅,人人埋头在棉花地里,没见影。这是侗家姑娘抢播抢收棉花的真实写照。[3]
棉花的生长周期从播种到成熟大约需要半年,半年之后棉花成熟。摘棉时,把已成熟且裂出棉花的棉桃先去掉棉壳,摘取带籽的棉花收存,一般都在当年农历十月前摘完,如果摘迟了,部分籽棉会因为风吹雨打掉落在地面上而沾染污渍或者受潮霉变,在棉田日晒过久也会影响棉纤维的韧度。摘棉需要挑选天气晴朗的日子,阴雨和露水大的天气早晚不宜摘取,否则棉花受潮不易保管。湖南一些苗族地区有个风俗,任何人都可将过期未收的棉花收归己有,主人不会埋怨,众人不予谴责,不视为偷。人们从地里采来自种的棉花,放在院子里,平铺在垫子上暴晒,将躲在棉花中的棉虫晒出,将棉花生长期间掺入的虫屎、尘粒等杂质筛除,将没有盛开完全的棉花摊在院落中晒松散开。然后,把晒好的棉花按照质量和成色分为上、中、次三个级别,分类存放,方便加工。上等棉花用来纺要求较高的细纱、织细布,中等棉花用来制作平时的便装、夹衣里子,次等棉花用来做被褥。从棉地中直接摘取下来的籽棉里面除了棉纤维外,还有棉籽和一些杂质,需要及时清除,这叫作“轧花”。旧时因缺少相应的机械设备,轧花相当困难,只得用手将棉籽细细剥掉,后来出现了轧花机,在纺线前利用轧花机分离棉花和棉籽,较为便利地获得了白花花的“棉花干”。轧花也要保持棉花的干燥,越是干燥,棉花和棉籽才越容易分离。轧花完成后,就进入棉花处理的后续环节——弹棉花。(www.xing528.com)
弹棉花的目的是纺线,弹棉花对于纱线的最终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棉花弹得好,更利于纺出均匀、细致的纱。民间传统弹棉花主要有两种工具,一种是脚踏的弹棉机,另一种是形如弯弓的弹棉弓,前者需要将棉花送到专门的弹棉处,后者则可以“上门服务”。弹棉花这门手艺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过去,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忙完秋收之后,经常有扛着传统弹棉弓的师傅走村串巷给人们弹棉花。他们一般在某个清晨或傍晚来到村寨,找间空房或是支个棚子开始营生。他们用两条长板凳架起弹棉的弹床,铺好棉花,后腰带上插上一根竹片,竹片的片头用一根绳子吊起木弹弓,木弹弓约两米长,两端成钩状,弓弦由牛皮制成,弹打棉花时人面对弹床而立,左手握住弹弓,右手握住弹打弓弦形如啤酒瓶的木棰,由弓弦的不断震动把压扁实的棉花纤维反复弹打松软,有节奏地发出“咣——咣——当——当”的声音,直到把棉花弹好为止。据说这种弓弹的棉花比机弹的棉花要好,因而来村寨的弹棉师傅很受欢迎。湖南土家族的摆手歌里就有“棉花捡哩屋里到了,出车一把搬来哩,棉花炕斗里里炕在了,炕起干了哩……棉花哩出完了,弹匠公公接来了哩,弹匠公公哩……蹬蹬蹬里劲一下有,后生家一样哩。你把门板搬来哩,‘翩呀’‘翩呀’做在了,弹起飞了,雪花飞了,胡子头发白了,三夜三天弹了哩,五夜五天弹了哩……”[4]唱的就是收完棉花之后请弹棉花的师傅到家里来弹棉的场景。20 世纪80 年代以后,机械弹棉机逐渐替代了弹棉弓,弹棉弓仅用来弹打棉被,到了现在,电动弹棉机更加便捷、高效。
棉花经过弹棉师傅们的弹打成为柔软蓬松的精棉后需要进行搓卷。将适量弹好的棉花铺在桌上,中间裹住一根筷子般粗细的竹签或者高粱秆子作为轴棍,轴棍表面必须光滑,确保揉搓时不会刮花棉丝,双手使劲将棉花搓成空心的圆筒状棉条。除了轴棍,一些地方还有搓棉的搓板,搓板一般用杉木制作而成,长七八寸(一寸约为3.33 厘米),宽五六寸,两面抛光,搓棉时将棉花平铺在搓板上,用轴棍卷起,待棉花将轴棍一层层包裹完毕之后还要不停揉搓,再抽出轴棍,棉花自然形成了小指头粗的一束一束的纺线初料——空心棉卷,便可进入下一步的纺织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