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斯特鲁特斯1954年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派贝歇夫妇的学生之一。在1973~1980年,托马斯·斯特鲁特斯在杜塞尔多夫学院师从于格哈德·里希特学习绘画,在里希特那里他认知到什么是真正的图像,即它是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之后,他向贝歇夫妇学习摄影,从贝歇夫妇那里他了解到摄影史和摄影技术。
从1977年开始,斯特鲁特斯在欧洲、美国等地用黑白摄影拍摄了一组现代城市建筑的系列作品,照片里空无一人,透视纵深感非常强烈。用记录的摄影方式把这些城市建筑记录在胶片上,黑白的影调使画面显得非常凝重、沉稳。无人的场景里,会让观众产生一种莫名的焦虑感。这些现代建筑在他的镜头下就像是巨大的雕塑一般耸立在街道两旁,看不到建筑的尽头,而无穷远的透视感,让平面的照片有了很大的空间感。小光圈的运用,使得每一处的建筑细节都很丰富。
他的建筑作品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拍摄,拍摄的范围也在逐渐地扩大,从柏林、伦敦、威尼斯、纽约、芝加哥、东京到上海、武汉、海拉尔,众多的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有时彩色摄影也会出现在这组系列作品里,偶尔在照片里会有人出现。城市化和现代建筑是斯特鲁特斯所关心的,他用客观冷静的拍摄方式记录展现着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城市。在斯特鲁特斯的作品里,贝歇夫妇那种用摄影客观记录事物的方式和冷静理性的思考贯穿始终,和贝歇夫妇的摄影观念一脉相承。
斯特鲁特斯的作品大多是以系列划分的,建筑、肖像、家庭合影、博物馆、鲜花等系列。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博物馆系列作品,也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他用彩色摄影完成拍摄,然后印放成巨大尺幅的照片。在这个系列里,他展现了博物馆里熙熙攘攘的人观看艺术作品时的情景。《罗马万神殿》(1990年)的画面里,单人或几个人的背影面对着镜头,这些人正望着艺术史上著名的绘画作品(图4-7)。(www.xing528.com)
有时巨大的博物馆空间和人以及艺术品之间形成了大与小、过去与现在、物质与精神上的辩证关系。斯特鲁特斯说道:“当我看到博物馆里总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时,我就在问自己,这些人站在这些历史画作前真正在寻求什么。博物馆对于我来说,能非常好地发挥我器材的优势并展现出所拍摄的地点和人。”
图4-7 罗马万神殿 1990
斯特鲁特斯作为拍摄者,画面里的观赏者和历史画作之间形成了一个关系链,他在这组作品里也提出了很多相关的问题。今天的博物馆机制和观众间的关系,延展开来也就是艺术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作为观赏者的人们在艺术作品里寻找的是什么?是历史,是绘画技巧,是好奇还是寻求自我的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