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董葆庆“投原中姚育仁理说”,刘牛儿等人不依,董葆庆遂起意赴控,被拦回后邀集双方集场理明,刘牛儿等人不仅抗不拢场,且支使悍妇叫骂。为防止刘牛儿等人“借坟征禁,借禁争地,以后祸害无有休息”,董葆庆再次赴控呈告。百姓经常会以“仗衿势”“仗衿”等语将对方生监描绘成一个压榨乡愚、“恃符逞刁”的劣绅形象,以提高自己胜诉的可能性。
生员与百姓分别为两造时,即便生员一方占理,百姓也会以“恃符健讼”“仗衿为符”“衿财两仗”“仗衿恶搕”“仗衿扛帮”[65]等夸张虚构的措辞强调生员“恶行”,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被地方劣衿欺压的良善百姓的形象,以期恶化县官对生员的印象,博得县官的同情,而增加自己打赢官司的概率。如,咸丰三年(1853年),在宣化乡廪生董葆庆状告刘顺华妄争估伐一案中,廪生董葆庆故父所买坡地内有一座多年无人祭扫的孤坟,然刘牛儿等人忽于六月二十六日砍去该坟四周柴草作为坟禁。董葆庆“投原中姚育仁理说”,刘牛儿等人不依,董葆庆遂起意赴控,被拦回后邀集双方集场理明,刘牛儿等人不仅抗不拢场,且支使悍妇叫骂。为防止刘牛儿等人“借坟征禁,借禁争地,以后祸害无有休息”,董葆庆再次赴控呈告。[66]刘牛儿等为求胜诉,亦支使其父亲刘顺华反告廪生董葆庆“仗衿势”侵占坟地,“捏词妄控”“希图骗占”。[67]由于两造各执一词,县官为求真相,便发出差票,要求工书何德升堪明现场。七月二十三日,何德升禀明:
“……蒙票差书,前往堪得:董葆庆买明坡内小柴薪,与刘顺华坟禁接连只有土坟一所,亦无碑志,被刘顺华仅已砍伐四丛。并堪董葆庆牛只出入与坟相距一尺余远……”[68](www.xing528.com)
在此事实基础之上,知县虽然对刘牛儿砍伐柴薪之事“从宽免究”,但因其“支父痞□”兴讼而将其掌责,并令原中人姚育仁照旧埋立界石,日后“不得添茔妄砍。”[69]由此案可见,生员在法律生活中虽有特权,但这些特权和威望也经常为其他百姓所利用。百姓经常会以“仗衿势”“仗衿”等语将对方生监描绘成一个压榨乡愚、“恃符逞刁”的劣绅形象,以提高自己胜诉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