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四川州县生员涉讼问题研究及其案例分析

清代四川州县生员涉讼问题研究及其案例分析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鼎听信杨文藻所言,愿意为孬娃寻一人家存养,待其成年送还归宗。一旦纠纷闹到衙门,参与调解的生员作为证人,自然会被牵涉案中。咸丰八年“向位忠具告向儒林等卖休伤化事”一案中,文生向荣念及家族情谊,邀集两造“集场理说”,后该案闹到衙门,向荣作为证人被牵涉案中。[33]5.被他人窃名百姓窃用生员之名呈告的现象在档案中较为常见。

清代四川州县生员涉讼问题研究及其案例分析

1.“帮讼”他人案件

档案中生员帮讼他人的情况十分常见,这些生员多以查明、见证案件事实等为由到衙门替涉案一方辩护。如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徐武与其前妻严氏的纠纷中,廪生张鼎牵涉案中,其“同学契友”廪生刘浩等人,为此公同禀明,张鼎被牵连是因为杨文藻将严氏所遗幼子孬娃引到张鼎馆中,并称孬娃为徐武所抛弃。张鼎听信杨文藻所言,愿意为孬娃寻一人家存养,待其成年送还归宗。在此番言论中,张鼎虽因“事不干己”而涉案,但初衷却是好意。最后,知县对张鼎“从宽免究”,仅饬其速将孬娃送还。[29]

2.联名“公禀”

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任培森等被差挟嫌滋凶”,文生李泽镕等联名武生、捐贡、监生等共计18人到县呈禀,称:

因邑差奉甲于保属,士民受害,案鳞冤深,实为上宪所共闻。第查南邑幅员辽阔,词讼纷繁,皆由差役教唆而起。至于无知农民,每位口角微嫌,睚眦小忿,本欲告到县城,差押难脱,若不具呈,则遭差殴。甚至听差指挥,无论事之巨细,总以某人家富,逼令牵入词内,罗织多名,波及无辜,得便遂其搕诈。可怜乡愚荡产倾家,典妻鬻子,悉皆由此。去岁幸沭仁恩蒞任培士爱民,遇案惩创,此风稍息。咨沭府宪恩主叠示定规,差等仍然藐玩,较前愈加恶搕。[30]

生员们为讨回公道,因此来县“呈请定规”“陈明积习”“祈赏查核澈究”。但知县面对此次联名,仅在词内批示“已批任培森等词内矣,候提案讯究”[31],便再无后续情形。

3.被牵连作证(www.xing528.com)

生员作为乡里之中有一定威望和话语权的人,百姓遇有纠纷多会请其出面调解。一旦纠纷闹到衙门,参与调解的生员作为证人,自然会被牵涉案中。咸丰八年(1858年)“向位忠具告向儒林等卖休伤化事”一案中,文生向荣念及家族情谊,邀集两造“集场理说”,后该案闹到衙门,向荣作为证人被牵涉案中。[32]

4.作为保人担保

生员为人作保需要承担被保人的教化、教管、监督等责任,若作保不实,官府往往会追究其连带责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董天寿与范母氏的控案中,董天寿请同乡武生刘玉龙为其作保,“当堂保得董天寿还范母氏钱六十串,限六月以内,如数缴清。倘再拖延,惟生保人是问”。[33]

5.被他人窃名

百姓窃用生员之名呈告的现象在档案中较为常见。宣统元年(1909年),马鞍塘保正谢宗科等具禀蒋作宾等私搕,控后谢宗科等“畏究”,便窃捏文生王善福之名呈递禀状试图销案。[34]对百姓来说,虽然将生员之名列入词状之中或许可以得到州县官的“偏私”,但就知县而言,断案应以“事之有理无理为断”“乞词列一衿,即足制胜耶?”。[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