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舶来宪政文化:考试监察二权的设计

舶来宪政文化:考试监察二权的设计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孙中山主张借鉴中国古代的考试与监察制度,以形成“五权宪法”之考试与监察二权。[21]为了消除上述监察权不独立且归属于立法权的流弊,孙中山认为,需要借鉴中国传统监察权独立的制度设计,以形成“五权宪法”之独立的监察权。

舶来宪政文化:考试监察二权的设计

早年孙中山游学欧美期间,深知中国之落后,在于中国缺乏欧美发达国家的民主宪政体制,因此,孙中山力主仿效欧美政体,在中国推行共和制度。然而孙中山在晚年却改变了这一主张。孙中山认为,西方的民主政体已经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缺乏独立的考试权与监察权。西方的民主共和政体照搬到中国之后,问题则更加严重。例如,由于没有独立的考试权,民国早年议会中的那些“猪仔议员”,没有任何政治操守,“有钱就卖身”。为此,孙中山主张借鉴中国古代的考试与监察制度,以形成“五权宪法”之考试与监察二权。他说: “外国人从前只有三权分立,我们现在为什么要五权分立呢? 其余两个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这两个权是中国固有的东西。中国古时举行考试和监察的独立制度,也有很好的成绩。”[12]“中国从前的考试权和弹劾权,都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是绝不可少的。”[13]

关于考试权,孙中山认为西方通过选举而产生的官吏由于没有经过考试,往往并无真才实学。他说: “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来的。无论是选举还是委任,都有很大的流弊。就选举上说,那些略有口才的人,便去巴结国民,运动选举; 那些学问思想高尚的人,反都因讷于口才,没人去物色他。”[14]对于此类政治之弊端,孙中山做了深刻的思考。“在共和时代考试则不可少。于是兄弟想加一个考试权。”[15]“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需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是合格的人,方得有效。”[16]“没有考试,虽有奇才之士,具有飞天的本领,我们亦无法可以晓得,正不知天下埋没了多少人才呢? 因为没有考试的缘故,一班并不懂政治的人,他也想去做官,弄得乌烟瘴气,人民怨恨。”[17]

孙中山认为,需要借鉴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孙中山阐述说:“我们中国有个古法,那个古法就是考试。在中国,从前凡经过考试出身底人算是正途,不是考试出身的不算正途。讲到这个古法,在中国从前专制底时代,用的时候尚少。因为那君主即在吃饭睡觉底时候亦心心念念,留心全国的人才,谁的人才好,叫谁去做官。君主以用人为专责,他就可以搜罗天下底人才。”[18]“考试本是中国一个很好底制度,亦是很严重底一件事,从前各省举行考试的时候,将门都关上,认真得很,关节通不来,人情讲不来,看看何等郑重。”[19]

关于监察权,孙中山认为西方的监察权由于不独立而归属于立法权,因而常常造成议会专制,生出不少的流弊。他说: “至于纠察制度,是除了要监督议会外,还要专门监督国家政治,以纠正其所犯错误,并解决今天共和政治的不足处,而无论是任何国家,只要是立宪国家,纠察权归议会掌握,但其权限也因国家不同而有强弱之别,由此产生出无数弊端。”[20]譬如,“美国纠察权归议会掌握,往往擅用此权,挟制行政机关,使他不得不俯首听命,因此常常成为议会专制,除非有雄才大略的大总统,如林肯罗斯福等,才能达行政独立之目的”。[21]为了消除上述监察权不独立且归属于立法权的流弊,孙中山认为,需要借鉴中国传统监察权独立的制度设计,以形成“五权宪法”之独立的监察权。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为世界进化之先觉”,[22]存在诸多优良之处。孙中山说: “像满清的御史,唐朝的谏议大夫,都是很好的监察制度。”[23]“汉重御史大夫之制,唐重分司御史之职,宋有御史中丞,殿中丞,明清两代御史,官品虽小而权重内外,上自君相,下及微职,警惕惶恐,不敢犯法,御史自有特权,受廷杖,受谴责,在所不计,何等风节,何等气魄。”[24]因此在“五权宪法”中,为了更好地监督政府,孙中山主张参照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他指出: “如我中国,本历史习惯弹劾鼎立之权为五权之监察院,代表人民国家之正气。”[25]

总而言之,就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的外在结构形式分析,其实就是采借西方三权分立政体之“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同时将中国传统的考试权与监察权借鉴过来,融入其宪法的构想之中,合为“五权”。对此,孙中山亦承认: “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的流弊,便要采取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良好的完璧,连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26]吸收传统的考试与监察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消除西方政体之政府盲从滥举,以及由于“权能不分”以至于“人民无权”和“政府无能”等重大流弊。由此可知,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对于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理论思想与制度设计,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1] 《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3页。

[2] 《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3页。

[3] 《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3页。

[4] 庞朴: 《中国儒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页。

[5] 《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9页。

[6] 《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8页。

[7] 《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9页。

[8] 张学仁、陈宁生: 《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9] 刘蕾: 《孙中山训政理论与中国宪政》,载《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2012年第4期,第99页。

[10] 段云章、倪俊明编: 《陈炯明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5页。

[11] 王永祥、王兆刚: 《论孙中山对训政时期的政治设计》,载《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第70页。(www.xing528.com)

[12]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13]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14]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0页。

[15]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2页。

[16]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0页。

[17]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98页。

[18]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19]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20]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1页。

[21]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1页。

[22]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35页。

[23]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89页。

[24]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89页。

[25]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35页。

[26]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