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中小微企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目前关于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统计基础较为薄弱,全面、宏观的统计数据尚无法获得。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等五个单位联合发布的《2003年中国(非公经济)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指出,由于企业创业融资渠道狭窄,特别是无法获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银行贷款条件,融资难一直是限制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发展的最致命因素。在受调查的500家企业中,认为自身没有稳定融资渠道的占37%,认为筹集资金为自身主要困难的占32.5%,认为自身缺乏有效担保形式的占20.20%。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IFC)在中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1%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是阻碍其发展的最大障碍。据郭田勇和李贤文于2006年针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65%的中小企业认为本地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如果剔除融资状况稍好的中型企业,认为无法满足自身融资需求的小企业则达到87%。[2]
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融资体制偏好的制约。由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资产庞大、职工众多,既能提供合格的抵押、担保,又有政府的支持与帮助,金融机构更乐于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二是,资本市场尚无法满足多层次的融资需求。目前,80%以上的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我融资取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少数中小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3]直接融资的可能性很小,资本市场没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助力。因此,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众筹证券市场是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重要内容。三是,缺乏政府专门机构的协调。1953年,美国中小企业署(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成立,其主要任务为以提供担保的方式促使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我国中小企业众多且在经济发展和提供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应由政府建立专门机构,协调中小企业融资,促成政府、中小企业和银行的有效联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