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法意义
通过制定《电子商务法》,对传统商务法律做出调整,以消除电子商务法律障碍,其具体意义如下。
(1)科学合理界定《电子商务法》调整对象
《电子商务法》调整对象和范围的确定,直接关系促进发展、规范秩序、保障权益的立法目标的顺利实现,关系《电子商务法》总体框架设计,综合考虑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实践、中国的现实国情,并与国际接轨、与国内其他法律法规相衔接。
(2)规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权利、责任和义务
《电子商务法》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进行了明确规定,区分了一般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和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第三方平台)。据统计,通过平台经营者达成的交易占目前网络零售市场规模的九成。平台经营者对市场的主导作用,构成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特点。
(3)完善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
《电子商务法》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在现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规定了电子商务当事人行为能力推定规则、电子合同的订立、自动交易信息系统,以及电子错误等内容。
(4)强化电子商务交易保障
首先,《电子商务法》强调了对电子商务数据信息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其次,为维护市场秩序与公平竞争,《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责任、信用评价规则等,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最后,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电子商务法》规定了设立消费者权益保证金,电子商务平台有协助消费者维权的义务,妥善解决电子商务争议。(www.xing528.com)
(5)加强监督管理,实现社会共治
《电子商务法》的颁布实施,从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垄断问题、价格问题、侵犯个人隐私问题等方面对电商诚信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网络规范,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2.性质和立法地位
我国法律体系中,《电子商务法》是电子商务的一部专门法,作为商务法律的代表之一,其中相关的法律条例与民法、经济法等相对应电子商务类别法律条款具有同等地位。该法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电子商务行为,是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首部综合性法律。《电子商务法》是规范指导电子商务活动的基本法,主要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与履行、电子商务争议解决、电子商务促进和法律责任五个部分做出规定。从立法的体系性来看,《电子商务法》法律责任的设置涉及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
《电子商务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从上述立法目的上看,《电子商务法》既有规范市场秩序的公法内容,又有规范电子商务主体交易行为、界定电子合同效力等私法内容,其立法定位介于公法与私法之间。
3.《电子商务法》与传统商务法的关系
《电子商务法》与传统商务法的比较,如表2-1所示。
表2-1 《电子商务法》与传统商务法的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