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化云校园》项目的研究成果明确

《数字化云校园》项目的研究成果明确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①构建提升师生内涵的“精神家园”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升教师生命成色的主要载体,师德是教师生命成色的主要标志。学会研究,关注教育的每一瞬间,研究教育的每个现象;关注每个教师的成长。

《数字化云校园》项目的研究成果明确

1.课题研究的结论

(1)学校管理精细化

教育现代化让我们认识到现代化的“形”,而精细化的管理更让我们体会到教育现代化的“义”。数字化的管理目的明确,善于全面发现、整合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因素,进行动态运筹策划,有效应对管理危机,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数字化设施为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平台。目前,学校实现了校务办公智能化、教务管理网络化、安全管理立体化,并且已形成整套的操作模式。

①构建提升师生内涵的“精神家园”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升教师生命成色的主要载体,师德是教师生命成色的主要标志。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抓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校长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旋律,为教师建立了一个“精神特区”。“特区之特不是特权,而是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者,他的思想言行不能有一点污渍,否则就会污染学生,影响教师的人格修养。”(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语)笔者以为,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需要的是一种关爱,一种精神的抚慰,与“精神特区”相比,“精神家园”更为贴切,因此,笔者的管理目标是用“大爱文化”将学校构造成为提升生命成色的“精神家园”。为此,我们将“精神家园”的构造要求细化为与教师的日常教学、与学生的每一天密切相关的一个个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决定。要求全校每一位教师能做到和蔼可亲的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面带微笑地面对每一个学生,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常规教育活动:“感动校园”讲述身边的教育故事、“后进生帮扶工程”后进生的转化实施计划、“校园名师工作室”、“新老结对帮扶计划”等,让每位教师用温暖的慈怀,博大的胸怀,无私的襟怀,彰显人梯的情怀,用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健康成长来折射出自己生命的光彩,让学校成为提升其生命成色的“精神家园”。

②构筑提高管理者素养的“研习乐园”

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只有始终站在思想前沿的校长,才能引领教育的潮流,才能打造一流的学校。笔者认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是“学者型的管理者”,又要是“管理型的学者”,两者都是“首要”,缺一不可。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始终站在思想前沿的“学者型的管理者”和“管理型的学者”呢?笔者以为,提高管理素养的“研习”尤为重要。

首先应该是学习:这是智慧管理的必经途径。富有智慧的管理者总是让学习成为自己和被管理者的一种增长智慧的渠道,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通过不断地学习,保持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获得教育精神营养,这是增长教育智慧的重要方式。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为这种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教育现代化实现了四级网络公共服务体系,积累了广博的学习资源,为教师的网络学习博览群书提供了方便。通过与大师微博,通过网络互动,主动攀高亲,结远缘来提高自己。其次是研究:这是智慧管理的行为方式。学会研究,关注教育的每一瞬间,研究教育的每个现象;关注每个教师的成长。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在教育中享受生命的光彩;关注学校的发展,打造诚信校园、书香校园、数字校园。在师生中倡导以爱育爱、以人立人,倡导学会理解、尊重、激励、欣赏,共同建立富于诚信、富于仁爱、富于进取、拥有高尚文明的道德文化中心;打造书香校园,使读书成为人的最高尚的休闲方式;营造书香校园,进而成为品行高尚、举止文雅、远离俗气的文明人。

③打造促进师生成长的“数字校园”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指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将学校主要的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数字化校园倡导的是学校建设有符合相关标准的,具有一定开放性、扩展性并能彰显个性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配备操作简单的图表书、实验、计算机管理、学籍、教务、财务管理软件。另外学校突出个性化资源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开放性的校本资源库。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教师有效地利用电子白板开展教学。教师利用网络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对学生学习成绩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开设教育博客,通过博客实施教育研讨,通过博客沟通家校联系。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第一,建设管理性能强的校园主页,搭建校园管理平台。目前学校实现校务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综合评价等平台,以丰富的教学资源、精品课件、活动成果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网络环境,让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一起了解学校的发展,分享现代化带来的成果。

第二,开设学校的“教师博客群”。教师博客是一个师生沟通、家校联系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学生、家长开展一些问题的学习交流和情感互动。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对论坛的帖子和教师博客的帖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第三,建立班级主页。目前学校的所有班级均建立了班级主页,我们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在班级主页中就学校管理话题展开讨论,就和谐学校、绿色学校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新颖快捷、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交流,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更容易产生心理共鸣和情感认同。

第四,用好“校信通”。“校信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一个有效渠道,学校充分利用这一现成资源,安排专人负责定期通过“校信通”向家长发送学校的工作安排和通知等,让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学校的情况以及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2)教师成长专业化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学校在完善教育现代化硬件配置的基础上,突出数字化技术在教师成长及学校管理中的应用,走出了一条彰显个性的发展之路。学校全面实施数字化管理,完善教师网络教研系统、教师专业成长系统、教师教学反思系统、教师绩效考核系统等应用模块。现代化的设施、网络化的教育、数字化的管理完善了学校现代化发展体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①“云教研”支持的网络备课

传统模式下的教师备课是由教师个人独立完成的,体现不出教研的团队协作。大庆路小学与徐州华网软件公司联合开发网络教研系统,提供云存储的教育资源,同时将传统的电子备课与网络研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教师采取“独立主备、分色复备、专家点评、择优应用”的模式。即教师把自己主备教案上传至学校的网络备课平台上,同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系统,运用批注的形式在原来的备课上进行不同颜色的批注,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思想及教育理念融入原来的备课当中,实现网络化的二次、三次的复备,最终由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完成本章节备课任务。学校再邀请校内外学科专家登录网络,对教师前期的备课用专用色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备课内容以完成教学。这种备课方式不仅打破了过去传统备课的单一性和投机性,而且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更主要的是能集中同学科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研讨,提高了备课的实效性,提升了教师的备课效率,真正实现了网络化的“云教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②“云教研”支持的自主研习

“云教研”为教师的培训研习提供了平台,它整合了分布式学习、移动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需求,可以有不同的“云”学习方式,满足学习需求的灵活多变。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思想,课程改革的理念,学科典型课例等都能在智能化的“云”学习平台中找到。另外“云教研”环境下的学习需要学习者主动去构建学习方式,主动去设计,主动去参与。有同样需求的教师围绕相同的目标汇聚在一起,构建了学习共同体,这也是“云教研”的特点之一。大规模大范围的人群参与、创造和传播,使学习效率和学习价值最大化,这才是“云教研”的真正价值。目前学校使用的华网智能学习平台还可以方便广大教师进行资料积累,结合学校的实际,列出“名家视野”“学科菜单”“素材导航”等栏目,为教师转载大量的理论知识、典型课例、教学课件,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便于教师自主学习应用研讨。“云教研”系统中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的教育资源、便捷的查询方式让教师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③“云教研”支持的校本研讨

“云教研”环境中提供按需所求的特点,有着强大的应用服务功能。包括网络研讨、视频会议、教学反思等研究平台,像“菜单”一样供教师“点”用。青年教师刘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他便利用学校微格教学系统多次自主录课,然后再回放观摩,又和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优秀课例进行对比,思考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复的磨课、演课、反思,终于让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教师可利用学校的视频会议系统,邀请省、市教育专家进行会诊,找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误区,教研专家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对广大教师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许多教师不用外出就能利用平台与专家对话,与教育名师进行网络交流,聆听专家的教诲,学习名家的经验,对教师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提高教师对“生态式建构课堂”的理解与认识,学校构思了“汇报展示式”教研形式。即以学校年级组为单位,运用“云教研”系统中的开放互动空间功能,围绕主题先由年级组内部进行互动,把查询的资料保存在自己的存储空间上,然后每个年级各推出三名教师与其他年级进行空间互动,对别人的观点进行点评,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最后学校利用周二的业务培训时间,由各个级部推选出来的一名教师进行集中展示,学校利用录播系统进行全程录像,并通过视频会议向外传送,邀请市、区教研部门的相关专家进行评议,评出最优秀的教师。(www.xing528.com)

④“云教研”支持的互动课堂

“云教研”提供互动应用功能,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便捷实现课堂的互动,“云教研”所提供的一切服务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很低,学校师生可以使用原有的普通电脑智能手机就可享受“云教研”服务。“云教研”提供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微格教学就是“云教研”的呈现方式之一。大庆路小学借助“云教研”平台中媒体采集工具,对教师课堂教学网络化处理,实现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和教学过程进行回放评价。目前学校的教师利用微格系统进行录课、辩课、演课,教师把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内容在微格教学中呈现,其他的教师或学生利用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终端在异地进行同步听课、评课,学生也可以实行异地授课。学校借助“云教研”平台曾与“长三角优质资源共同体”的结对学校浙江临海小学、上海平凉路小学进行课堂视频传输,与帮扶的朱麻小学实施过微格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的真正共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微格教学还可以实现同步实录的过程,不同地域的教师有问题提出,其他在线教师就会立即进行解答,这种交流研讨的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了交流的成本,提升了教研的效率。“云教研”方式下的互动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了教师信息处理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⑤“云教研”支持的教师交流

“云教研”的开放共享性为教师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传统的教师交流大多是面对面式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教师沟通的需要。教师需要与外界交流才能促进其成长,而“云教研”环境中移动通讯技术为教师的交流反思提供便捷。在传统教育博客及论坛基础上,教育微信、维基(Wiki)等又成了“云教研”时代新的宠儿。

教育博客作为表达个人思想、教育成效、教育感受的平台,深受教师们的喜爱。但教育容易受到网络的限制,在网络覆盖不到的地方就没法使用。而教育微信就克服了这个不足,基于移动通讯技术的教育微信可以传送图片、视频与短信,支持群聊等功能,系统的语音功能方便教师随时随地进行语音沟通,由此派生出来的微信论坛更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专题交流,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因特网和PC机器,方便教师进行交流。

Wiki,又称“维基”,是一种超文本系统,它支持面向社区的协作式写作交流,同时也包括支持这种写作交流的辅助工具。Wiki使用方便及开放互动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区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相对于传统网站提供的Email、BBS以及聊天室等功能,Wiki站点更强调团队的合作,这给教育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协作环境。Wiki应用在教学中,既可以作为学习资料的来源,又可以成为师生网上学习交流、协作共创和问题解决的环境。

(3)学生发展自主化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发展的人才。大庆路小学利用数字技术在学生成长方面也做了大胆的尝试,尤其是在学生综合评价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家校沟通系统、师生资源系统等方面取得了成效。真正实现了教育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入家庭的目标。

①数字环境下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反转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在教室里的教学模式完全翻转过来,把教师的教学内容搬出到教室外。教师在课前录制教学短视频,提前布置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学生遇到问题也可以在线与教师或同学研讨商量,并把以前学生在家独自做的作业,搬到教室里面来进行,让学生跟其他同学和教师一齐来互动与讨论。数字技术使“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教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时间,这种模式下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对其解释难以理解的概念。另外学生课堂的内容得以永久存档,可用于学生的复习或补课,更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具体体现,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的学习。教师可以再次解说学生不懂的地方,当学生看视频,发现问题时,就记录下来,教师在教室时,会检查学生的问题,并加以解说。学困生可在教室中得到教师更多的帮助,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质量。

②共享数字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这是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最多的一种方式。由于课内学习的时间有限,所学内容距离现实比较远,学生就可以借助网络将课内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辅助学生进行学习。网络虽然不能完全取代图书馆,但网络的确有图书馆所不具备的功能,如资料查询的快捷、资源整理的便利等都优于图书馆。例如学校建设的学习资源查询系统。学校将教师的备课、学科学习的相关素材通过学校的资源系统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由地查阅学校资源库中的资源用于学习,并且不受是否在校的限制。学校的图书管理系统更为学生的网络阅读提供了便利,学生学会网上查询,提高了自身搜集、筛选、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学校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设施,为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提供便利。

③数字环境下的自主探究。主要是指以网络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通过网络学习,提高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种学习的环境下,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了。学生可根据所作出的猜想,利用教师创设提供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交互功能强的网络资源和必要实物、学具,在小组学习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求客观真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探究,是知识的发现者,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网络资源库上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带着问题独立地通过网络随机进入教师设置的学习环境中,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教师则是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指导者,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④数字环境下的学习交流。这是学生自主学习常常用到的沟通方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许多问题不能深入开展,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而网络能弥补课堂的不足,学生通过人机协作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将各自学习的结果进行网络交流。它不但提供了师生进一步交流的渠道,还能使交流变得平等融洽,减少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交流沟通平台立足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给学生广阔自由的互动空间。如指导学生建立学习博客,学习博客就是一个以学生学习为主题的教育网页,利用互联网新兴的博客技术,以文字等方式,学生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学习心得、优秀学习资源进行上传,超越传统时空的局限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让别的同学共享知识和思想、记录成长的轨迹。学习博客的产生,为学生在网络上安置了自己的家,学生可以在空闲时来经营这个家,别人也可以在博主的同意下去这个家访问。

学习博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自主学习的效率。例如:对学习资料的收集,每一位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料,这些资料大多都是纸质的,在过去只能是去图书馆进行查找,而且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这些资料内容都是不完整的,更无系统化可言。而学习博客的出现,使学生可以及时将自己需要的资料进行归纳,分门别类地在博客上存储,既可以提供给别人借鉴,发表评论,又可以方便自己使用。学生博客作为学习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协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目前,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广大师生通过网络进行自由阅读,还将自己的感受以回帖的方式进行反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⑤数字环境下的多元评价。大庆路小学结合学生成长的特点,率先建设了学生的综合评价系统。教师把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品行表现等通过综合评价系统有条件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评价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在于判断学生的知识成长状况,为适应学生个性特性提供决策依据。以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个性和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不仅包括知识内容,还包括学生的参与和对问题解决的贡献情况。在网络学习中应该实施真实性的评估,采用和学习目标、学习安排、学习方法一致的多元化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和态度。真实性评估强调将评估活动带入学习中,从纵向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客观、全面地评估学生。学校可指导学生建立网络电子成长记录袋,采用自评、生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学生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创造了积极的学习气氛,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了主动参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信心。

此外,学校已成为首批“江苏省数字化学习试点校”,依据“长三角优质资源平台”与浙江临海小学、上海平凉路小学结成共同体,共同推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2.课题研究的成果

(1)论文发表

(2)论文、案例获奖

(3)讲座

(4)表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