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许多教师认为,一堂课如果使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一定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其实不然,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好的教学质量是不能画等号的。影响一节课教学质量、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教育观念、活动过程的设计、教育手段的运用等。先进的教育手段只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之一,而不是决定性因素。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不是万能的,相反,一些程序化的东西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思维,甚至学生不需要思考就显示出来的答案的做法往往会削弱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工作者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主体在习得知识时,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主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内驱力来推进。内驱力越强,学习效果越明显,知识内化的程度就愈高。学习活动也是认知活动,在认知过程中,学生主体主要依据已经习得的知识或经验,通过分析事物或现象的外部特征去预知或认识其内部变化及其内部联系,从而揭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形成新的知识结构。那种把学生主体视为被动知识接受者的看法是不科学的。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恰恰体现在人的现代性——即一种精神气质。现代专家罗伯特·贝拉指出:“现代化不应该只被看做是一种政治或经济体系的形式,而是一种精神现象或一种心态。”贝拉所指的精神现象或心态是指人的现代思维特色和心理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的基础。人的现代性主要表现为:见闻广、积极关注参与社会事务;鲜明的个人效能感;不受习俗束缚,有独立性和自主性;乐于接受新观念,思维活跃。马克思也指出:“人的素质就是人的本质、本性。”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主体,如果教育主体缺乏人的现代性的种种气质,那么,他们就不可能自觉、自主地关注参与教育现代化的变革过程。作为管理主体,他们就难以驾驭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大局,就会出现工作上的盲目性和摇摆性,素质教育落不到实处;作为教师主体,他们就会缺乏敢闯敢试的精神,教书不育人,继续扮演教书匠的角色;作为学生主体,他们就会志向不明,创新意识不强烈,求知内驱力不足,学习效率低。这些情况不利于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延缓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最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www.xing528.com)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主要通过互联网获得知识。因此,他们可以在家中、在社区、在汽车上、在旅馆里等一切可以上网的地方获取知识,甚至可以在网上考试、取得学历,似乎不必常去学校了。但学校不会消失,因为他们需要交流情感,需要培养能力,需要发展素质。所以他们还会来学校做做实验,交流交流学习体会,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