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教育科研:个案研究法主要步骤

中小学教育科研:个案研究法主要步骤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用个案研究法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个案研究法搜集资料的范围,以研究对象的特殊行为的性质而定。一般来说,以下列各方面为其基本范围。4)研究对象个人的历史和现状。个案研究中搜集来的资料,要及时加以整理和记录,以便检查和应用。7)教师必须防止过分重视特殊学生的一些自相矛盾的行为现象。

中小学教育科研:个案研究法主要步骤

采用个案研究法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搜集资料

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是个案研究法的首要任务。只有根据搜集来的资料,才能分析和诊断造成研究对象特殊行为的主要原因。

(1)搜集资料的范围。个案研究法搜集资料的范围,以研究对象的特殊行为的性质而定。一般来说,以下列各方面为其基本范围(以个体研究对象为例)。

1)研究对象的概况。

2)研究对象的特殊行为。

所出现的是什么特殊行为(如逃学、家庭破裂被父母遗弃、情绪不稳、学业不良或有特殊才能等)?在什么情境下发生的?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当时这种特殊行为是怎样表现的?现在这种特殊行为又是怎样表现的?这种特殊行为已经出现多长时间?

3)研究对象家庭的历史和现状。

①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健康状况;

②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性格;

③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

④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职业和社会地位;

⑤家庭的经济状况;

⑥家庭成员的政治情况、人生态度;

⑦兄弟姐妹相处的情况;

⑧家庭和邻里间的关系;

⑨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如溺爱、专制、民主等);

⑩其他。

4)研究对象个人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个人的历史:

①发展的历史。个人出生的情形怎样?什么年龄开始起坐?什么年龄开始爬行?什么年龄学习走路?什么年龄出牙?什么年龄会说话?各年龄阶段身高体重的发展情形怎样?

②健康的历史。搜集个人的疾病记录,是否有过严重的外伤?是否患过严重的疾病,如脑膜炎、肺结核小儿麻痹症等?是否有过心理疾患,如忧郁、社交恐怖、适应不良、异嗜癖?等等。

③智力的发展。搜集个人历年来智力发展的快慢情况,以及有无特长、有无哪方面的早慧等。

④个人的学历。搜集个人读书期间各科学业成绩记录及教师评语。什么年龄入学的?是否延缓入学年龄,其原因是什么?是否留过级,其原因是什么?哪些学科成绩不好,其原因是什么?

⑤其他。

第二,个人的现状:

①健康状况。搜集最近身体检查的记录,身体有无疾病?营养是否充足?最近身高体重是否符合标准?有无心理异常?

学校生活。搜集最近各科学习成绩的记录。研究对象喜欢哪些学科?喜欢哪些课外活动?讨厌哪些学科和课外活动?他对教师及教师对他的态度如何?他在学校和班级里是否受同学欺负或欺负别的同学?是否得到过学校或教师的表扬、奖励?是否曾受教师的当众责备?是否曾受学校的处罚?他对学校的态度如何?对学校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③个人性格。他是否容易发怒或郁郁不乐?是否固执、凶暴或是自卑、孤独或害羞?对于异性的态度如何?他喜欢和不喜欢什么?性格内向还是外向?气质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还是抑郁质

④社会活动。他喜欢哪种社会活动?他在社会活动中居于什么地位(领导核心人物或是配角从属人物)?他喜欢和哪些年龄的朋友一起玩,年幼的、年长的或是年龄相近的?他对朋友的态度如何?他所交往的朋友是哪种类型的(玩伴型、互助型、榜样型等)?

⑤文娱活动。他喜欢什么电影电视?他喜欢唱歌、绘画、弹琴吗?他喜欢什么书籍和报刊?

家庭生活。他每天什么时候睡觉和起床?睡眠中是否有经常做梦、失眠等情况?饮食是否定时?饭量是否正常,有无偏食、挑食、厌食?是否经常和家人争吵?对父母、兄弟姐妹的态度怎样?家庭中生活是否有规律?

⑦其他。

(2)记载资料的表格。个案研究中搜集来的资料,要及时加以整理和记录,以便检查和应用。现列举个案资料记载的表格形式(表4-1),供参考。

(3)搜集现状资料的主要步骤。

1)争取其他教职员工的合作,并了解其他人的教育宗旨并予以承认。

2)决定撰写记录的观察者需要多少工作量(每周起码的合理工作量)。

3)准备通常使用的简单表格(见表4-1)。

表4-1 个案谈话记录表 年 月 日

4)取得原始记录,包括迅速记下学生的姓名并对当时发生的事件作适当的摘记,另外,还要有日间观察重要行为的细节的记载方案。

5)集中旧档,以便汇总并比较不同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后所描述的事件,并归纳大体的发展趋势。

6)最好在某项主标题下,定期总结。

(4)进行现状资料搜集时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注意观察和记录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防止将个人对问题的见解与事件本身的报告混淆。

2)对某些偶发事件的报告,不应被教师用来作为一种自我开脱、推卸责任的依据,以此来证明他的某些行为(如对学生发脾气或给以粗暴惩罚)是有理的。

3)由于某些偶发事件的情节脱离当时的背景环境容易产生曲解,因而需要对行为或事件发生的背景材料予以简要的描述。

4)当总结某一个学生的特殊行为记录时,必须防止把少数的偶发行为作为该生全部行为的范型,以偏概全。真正的特殊行为应是以在各种不同的范围、场合内,多次重复的类似行为的发生为依据的。(www.xing528.com)

5)特殊行为的现状记录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并作保密处理,以避免某些特殊的不适当的行为事件有损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6)观察者要努力记录正面的个性发展和起促进作用的发展例证,甚至要比记录不合需要的行为样例更为认真。

7)教师必须防止过分重视特殊学生的一些自相矛盾的行为现象。有的学生在刚开始时的行为是不规律的。尽管最初几周的行为记录对于了解学生的某些独特事件可能具有某种意义,但是,没有多次重复的事件,就很难确定行为的发展模式。而且尚未在各种情境下出现重复事件,进而形成经常性的行为模式之前,很难判明它的离差情况。

2.诊断特殊行为出现的原因

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加以精密的整理和分析,从而研究特殊行为出现的原因。造成特殊行为的原因有的很复杂,需要探求综合的或错综复杂的因果问题。例如,在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原因诊断中,我们有可能遇到许多与学习困难有关的因素,它们涉及身体上的、智力上的、教育上的、情绪上的、社会上的以及环境的因素。而导致阅读能力差的原因,可能是知觉(包括视觉和听觉)上的、运动上的、智力上的、语言上的、情绪上的和方法上的。影响儿童行为的因素,可能是遗传的、身体的、精神的、家庭的、文化的、经济的、社会的以及教育的,等等。正因为特殊行为的引发原因多种多样,在进行诊断时,必须透过现象,深入调查分析,才能找出基本的或首要的原因。如果仅仅从表面上看问题,那往往只能看到次要的、第三位的甚至仅仅起一部分作用的原因与条件,抓不到问题的实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特殊行为进行原因诊断时,必须谨慎行事,只有“对了症”,“下药”才有用。

3.矫正特殊行为

在诊断了特殊行为的原因之后,下一步就是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矫正。由于引起某种特殊行为的原因错综复杂,不是教师运用某种单一的手段就能矫正的。必须根据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教师与其他心理治疗医生、医药工作者合作施以治疗,才能奏效。对于一名普通教师来说,要想对学生一般的、不太复杂的特殊行为进行矫正,必须要具备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生理卫生等学科的知识,并掌握简单的心理治疗知识和技术,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怀有一颗爱心。进行特殊行为矫正的主要步骤有以下几个。

(1)教师与特殊学生之间建立共同的可接受的目标。以这个目标为中心,根据学习原理,强调再学习的过程,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中促成建设性的变化,增加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儿童成长有关的具体难点和时机之上,而不是放在像教学科目那样的正规组织上。

(2)使有特殊行为的学生树立信心,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我理解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因为良好的精神态度,有助于矫正的过程。教师应与这些儿童建立真正关心、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并控制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不能对他们带有任何偏见。在短期的接触中,良好的开端特别重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会对以后的矫正工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决定着矫正对象是否与教师合作。下面的方法对矫正对象的进步将有所帮助。

1)矫正过程中的活动和变化。这可由矫正对象用口头说明的形式表示出来。例如,先从谈论他的问题开始,然后使他达到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以及一些特殊行为之间关系的自我理解的醒悟状态,最后按照他对自身情况的新的理解,讨论新的行动。

2)帮助矫正对象改变自我知觉和自我态度。

①认为自己是个能够胜任很多事情的人,应该有信心而且有能力过上美好的生活。

②利用更多的测验材料,从而对自己做出中肯的切合实际的评价,既不自卑,也不狂妄。

③将评价自我价值的标准放在自身内部,而不是放在别人对自己怎么看、怎么说等外部评价上。

(3)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矫正。

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矫正的基本原理是:

l)矫正必须以原因的诊断为基础。

①找出需要矫正的弱点;

②建立所需要的矫正的形式;

③清楚而系统地阐明治疗方案;

④修改方案使之尽可能合理;

⑤采用各种合适的矫正技术;

⑥学习困难学生自己应帮助提出矫正方案。

2)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人价值。

①在分类和分组中应尽量避免用侮辱性的话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说某学生是傻瓜、不正常等;

②留意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

③帮助学生以正确态度对待自己的不足。

3)矫正应是适合于特定学生的。

①所采用的方法必须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

②治疗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不能是一般化的治标不治本;

③应注意矫正练习的间隔,防止疲劳。

4)矫正方案应目的明确且能够对学生起鼓励作用。

①主持矫正的教师必须具有乐观主义精神,以自身的态度感染学生,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②学生取得的任何点滴进步都应受到教师的重视,并得到鼓励;

③应使学生明了自己有了哪些进步;

④矫正所采用的练习或活动不应与学生认为是愉快的、他所喜爱的活动相冲突;

⑤矫正过程要善始善终,始终有明确一致的目的;

⑥应及时评价并推广效果好的学习经验。

5)矫正所运用的材料必须经过仔细选择。

①材料的难度和类型必须是恰当的;

②材料应符合学生的兴趣,呈现材料的方式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一致;

③材料必须是丰富、切合学生实际的,不能是矫揉造作或单调乏味的。

6)矫正过程中必须注意学生周围的环境。

①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其学习计划(假期和在校期间的学习计划应有不同的安排);

②家庭应在矫正过程中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这将对子女的进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③在学习困难的矫正中,教师须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4.继续个案研究

由于对特殊行为的研究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所以诊断不易准确。如果诊断不准确,矫正就不能收效。因此在施行矫正教育以后,还要继续研究,以检查落实矫正特殊行为是否有效。如果矫正有效,并且特殊行为的原因、特点已弄清楚,个案研究工作才算告一段落;如果问题尚未解决,特殊行为仍然存在,那就要重新诊断和重新矫正,继续研究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