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诗文解读:王勃与檄英王鸡的自相矛盾

古诗文解读:王勃与檄英王鸡的自相矛盾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因为《檄英王鸡》而被唐高宗赶出沛王府起,王勃的仕途基本上就宣告结束了。檄文是一种古代文体,主要用在战争中宣布对方的罪状,声明讨伐的原因。父亲弑兄杀弟,自己又亲身经历了夺储之争,李治对诸王争位非常敏感,他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儿子们重演悲剧,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当时一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王勃将他藏了起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王勃被判处死刑。以其无益於国而累於家也。这两个角色的要求几乎是完全相反的。

古诗文解读:王勃与檄英王鸡的自相矛盾

从因为《檄英王鸡》而被唐高宗赶出沛王府起,王勃的仕途基本上就宣告结束了。

当时王勃担任沛王李贤府里的修撰,作为名满天下的文士,王勃深得李贤的敬重。那时候社会上流行斗鸡,皇子们也未能免俗。沛王经常跟兄弟们一起斗鸡,他的对手包括后来成为中宗,那时还是英王的李显。眼看与英王的斗鸡比赛在即,王勃为了凑趣,就写了一篇《檄英王鸡》。

檄文是一种古代文体,主要用在战争中宣布对方的罪状,声明讨伐的原因。王勃写这篇文章,其目的不过是为了搞笑,但是他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却给自己带来了大祸。唐高宗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大怒,认为王勃“离间诸王”,当日便下令把他赶出了沛王府。

直到今天都有人认为唐高宗李治对此事反应过激了,但是如果仔细了解他曾经经历的一切,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王勃的文章会惹得唐高宗龙颜大怒。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如果只算嫡子的话,他是第三个儿子。他之上还有后来成为太子的李承乾及魏王李泰。众所周知,唐高祖李渊最初的太子是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弑兄杀弟,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并且诛杀了他们的儿子才成为太子。玄武门之变两年后李治出生。尽管他没有亲历这件事,但是想必后来从别人口中已经有所了解。他很清楚,如果自己的父亲在诸子争位中失败,自己也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上了。

唐太宗即位后,册立李承乾为太子。可是随着太子年岁渐长,李世民对他越来越不满意,产生了废掉太子的想法。这时候第二个嫡子魏王李泰看有机可乘,便四处散布太子的谣言,最后导致太子被废。太子被废后,李世民一度有立李泰为太子的想法,李泰也对唐太宗许愿:“如果我以后当皇帝,我去世之后就杀掉我的儿子,让弟弟晋王李治即位。”唐太宗竟然信以为真。大臣褚遂良知道之后力谏:“魏王一旦当皇帝成为天下之主,哪里会有杀掉自己儿子的事情呢?圣人如果一定要立魏王为太子,就必须为晋王找好安身之地。”唐太宗恍然大悟,说:“如果我立魏王为太子,那么李承乾和晋王李治都性命难保,如果我立温和的李治为太子,另外两个儿子才可能保住命。”于是他下诏册立李治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父亲弑兄杀弟,自己又亲身经历了夺储之争,李治对诸王争位非常敏感,他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儿子们重演悲剧,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因此,王勃的游戏文章正好触了他的龙鳞,王勃因此而倒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被赶出沛王府的王勃不久后在朋友的帮助下谋得虢州参军之职,可是他马上又犯下另一个大错。当时一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王勃将他藏了起来。后来官府追查将至,王勃为了灭口,竟然将曹达杀了。杀人偿命,天经地义,王勃被判处死刑。幸好碰上皇帝大赦天下,他才捡回一条命。但是他的罪行太严重,乃至于他的父亲王福畤也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今越南河内)县令。

一错再错的王勃对自己的行为羞愧到极点,他对朋友说:

勃闻古人有言:明君不能畜无用之臣,慈父不能爱无用之子。何则?以其无益於国而累於家也。呜呼!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复何面目以谈天下之事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听古人说:明君不会蓄养没用的大臣,慈父不会爱没用的儿子。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国家无益还会牵累家人。唉!像我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侮辱亲人可以说太深太深了!我应该粉身碎骨以向圣人和我父亲谢罪,我还有什么脸来谈论天下的事情呢?

此时的王勃几乎想自杀以谢天下。但是他又觉得父亲因为自己而被远贬南蛮,无论怎样自己都应该去面见父亲,于是,他踏上了南行的路。

王勃之所以没有自杀还有一个原因,他觉得自己如此年轻,又如此才华横溢,也许未来之门还没有完全关闭,自己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王勃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大儒,唐初著名诗人王绩是他的叔祖。王勃自幼聪颖,六岁就能写诗。唐代大儒颜师古作的《汉书注》被公认是《汉书》最权威的注解。王勃九岁时读《汉书》,居然从颜师古的注中挑出一堆毛病,还写了十卷本的《汉书指瑕》,此事震惊了海内。天才儿童并不少见,但是大多数天才儿童要不写诗,要不写文章,这都不算什么稀奇,但是王勃一出手就是写学术论文,光凭这一点他就甩七岁写《咏鹅》的骆宾王几条街了。

之后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自荐,在自荐信里,他称自己“渺小之一书生耳”,虽然自己没有达官显贵的赏识推荐,但也从来没有卑躬屈膝地“降身摧气,逡巡于列相之门;窃誉干时,匍匐于群公之室”,而今天之所以上书刘祥道,是因为有一股浩然之气存于胸中(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同龄人还在懵懵懂懂玩泥的时候,少年王勃竟然就大大方方地跟宰相大人谈人生谈理想了,这让刘祥道十分惊讶。两年后,在刘祥道的推荐下,王勃应制科考试,以最优秀的成绩通过考试,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官员。此时的王勃年仅十六岁。

王勃无疑是个天才,这样的天才,几百年都难得出一个,这也使他小小年纪就跻身于大臣之列。但是,进入危机四伏的官场之后,他的天才不但没有一点作用,反而成为他仕进的绊脚石。诗人需要的是豪放、自信、潇洒和不拘一格,政客需要的是沉稳、谦卑、内敛和察言观色。这两个角色的要求几乎是完全相反的。一个好的诗人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政客,李白就是例子,一个少年天才要有不世的才华,更需要与年龄极不相称的老成甚至狡猾,这样才能在仕途上走得更远,晏殊就是例子。可惜,王勃更像李白,一点儿也不像晏殊。

非但王勃不像晏殊,初唐四杰的另外三人也都不像晏殊。当时的礼部侍郎裴行俭说:“读书人要做官,先要看他的器量、见识,之后再看他的才学。王勃等人虽然有才华,但是为人浮躁,锋芒太露,怎么可能是做官的料呢?只有杨炯还比较沉稳,应该能做县令一类的小官。”果然,骆宾王后来因为反武则天,兵败被杀;卢照邻后半生饱受疾病折磨,最后投水自杀;杨炯果然只当了个小官;而四杰之首的王勃更是命途多舛,二十七岁渡海时落水而死。

不过这时候的王勃还并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他最想做的,就是去遥远的南边看望自己的父亲。

王勃应该是从现在的陕西出发,一路往东南而去,经过了现在的湖北、湖南,之后,来到了江西南昌,这一天正好是重阳节

南昌赣江边有一座高大的楼台,这座楼台是唐太宗的弟弟滕王李元婴所建,所以被人叫作滕王阁。在王勃的时代,滕王阁已经有些朽坏了,当时的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阎伯屿进行了修复。完工之后,阎都督在阁中大宴宾客,请来各界名流庆贺。按照惯例,文才最高的人要写文章纪念此事。弄得好的话,这个写文章的人有可能名声大噪,甚至流芳千古,就像王羲之在兰亭之会后写《兰亭集序》一样。所以阎都督使了一个花招,让自己的女婿孟学士提前做好了一篇文章背熟,等到聚会的时候写出来,以求借此出名。大概当时的宾客们心里都清楚这件事,所以当纸笔递到自己面前的时候都纷纷推辞。阎都督对此十分满意,正在他要吩咐女婿“现场”作文的时候,闻讯前来赴宴的王勃却大大咧咧地说:“我愿意作文为诸公助兴!”

阎都督大怒,却不好当场发作,只好找借口回后堂休息。但是他又气不过,便叫仆人打探王勃写了什么,随时回报。一开始,仆人报说:“他落笔先写‘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冷笑说:“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过了一会儿,仆人又来报:“他现在写的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收起了轻蔑的笑容,沉吟不语。许久,仆人又来报:“现在写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于是他从帐后出来,宾主尽欢。

这篇文章便是流芳千古的《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是一篇骈文,“骈”的本义是两匹马并行。所以骈文就以对仗为主。骈文讲究对仗工整、声律和谐、辞藻华丽,且多用典故。骈文的句式经常使用四字句和六字句,所以骈文也称为“四六文”。

滕王阁序(www.xing528.com)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这篇近千字的序到底写的什么呢?

全文可分为七节,我把它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客套话,第二部分是掏心话。

重阳节的宴会上王勃的身份是客人,又是一个外乡人。一个外乡客人竟然作为主角承担起写文章的任务,王勃先要做的当然是恭维主人,但是直接恭维显然太露骨,恭维人的最好办法是从恭维对方生活的地方入手。因此王勃先写的是南昌这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人文兴盛之地。

南昌在汉代被称为豫章郡,王勃的行文就从这里开始。前四句从汉朝写到唐朝,又从星空写到大地,可谓气势不凡,开局恢宏。紧接着写南昌的地势,有三江五湖之盛,有扼守荆蛮之险。这里曾经有过无数的名人逸事,比如张华曾经让雷焕在这里寻找龙泉、太阿两把宝剑,陈蕃曾经在这里礼待名士孺子。古往今来,无数英杰涌现于此。于是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了参加宴会的各位贵人。从阎都督开始,到宇文太守再到阎都督的女婿孟学士,挨个恭维一遍,没有漏下一个人。最后再谦虚地介绍自己:我是个无知的年轻人,因为去看望在远方做官的父亲路过此地,没想到能参与此次盛会,激动莫名。

既然是为庆贺整修滕王阁而写文章,自然就要写写这里的风景。第二节王勃从动身参加宴会写起,秋日中,秋雨过后,空气清冽,我坐着高车,走上大路,去寻访依山临江的滕王阁。我来到滕王曾经驻足的江边,看到了这雄伟的建筑。滕王阁依山而建,掩映于绿树之中,高入云霄,登上高阁,向下望去几乎看不到地面。极目远望,江水蜿蜒,沙洲、小岛尽在眼底,让人心旷神怡。

第三节写,打开阁门,俯瞰阁下,山川绵延,满眼翠绿,川泽迂回,一望无涯。南昌自古是鱼米之乡,这里的人们生活富足,其中不乏钟鸣鼎食的贵人,江边停靠的船只大多也是青雀黄龙之类的豪华游艇。雨停了,云散了,整个天地被笼罩在明亮多彩的阳光之中。一只野鸭与晚霞一起飞翔,水天一色。夜晚的时候渔翁在歌唱,歌声传到遥远的地方,天空中飞过一群大雁,雁鸣响彻天空和水滨。

到此为止,王勃写的其实全都是客套话,目的是恭维主人,盛赞风景。而他在这客套话中竟然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也可见其才华之高,难以测量。

从第四节开始,王勃才算是真正进入正题,也就是所谓的掏心话。

如此雄伟的建筑,如此美丽的风景,如此才华出众的宾主,如此热闹的宴会,身处其中,当然乐而忘返。音乐声响起,响遏行云。这欢乐的聚会让王勃联想到了梁孝王、曹植的聚会,痛饮美酒让人想起了一生好酒的陶渊明。良辰、美景、贤主和嘉宾,人生能有几次机会将其融为一堂呢?其乐融融的宴会让王勃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高潮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极度兴奋之后的疲惫和悲哀。因为此时的王勃刚刚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挫折,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从挫折中再次走出来。宴会的狂喜还没散去,王勃就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天地之大,哪里有我的容身之所呢?欢笑之后,总还要面对自己不堪的人生。他每往南走一步,就离长安又远了一步。那里曾经是他洋洋洒洒挥斥方遒的地方,是他名震天下的地方。可是现在,自己的轻率和张狂闯下了大祸,而自己必须吞下这颗苦果。王勃多么盼望能够重回长安,重回朝廷,可是一切都显得那样遥不可及。

二十多岁的王勃已经经历了别人五十多年的沧桑,无奈的他只有一声长叹:也许这就是命吧!我的命大概就是这样曲折多舛的。就像西汉的冯唐被重用的时候已经九十多岁了,飞将军李广军功卓著却一生未能封侯。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就是他的命运,贾谊被贬长沙,可汉文帝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梁鸿被迫逃到海边,也不能说是汉章帝的错……

行文到此,王勃已经由极喜转入了极悲,从高峰跌入了低谷。这显然是因为他此前的遭遇导致的。可是令人惊奇的却是,紧接着王勃似乎又被打了一支强心针,突然英气勃发,变成了以前那个自信满满、指点江山的王勃:君子知道万物的规律,通达的人知道命运的流转。我即使身处逆境,也绝不会灰心丧气,即便到了绝境,我也要绝处逢生!

学生时代写作文,老师总是告诉我们:中心要突出,论点要统一,不能自相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长辈们也经常教导我们:做人要始终如一,不能见异思迁,更不能自相矛盾。从那时候起,我就将“不自相矛盾”当作了作文、做人的准则。可是年龄渐渐大了之后我才发觉:人是不可能不矛盾的。世界在变,命运在变,生活在变,人生怎么可能不变呢?所以林语堂先生就自称是“一捆矛盾”,而沈雁冰更是将自己的笔名起为“矛盾”,后来叶圣陶可能觉得有些扎眼,擅自将其改成了“茅盾”。人生本来就是矛盾的,人总是在矛盾中被挤压、被碰撞、被撕裂,所以,最好的文章其实就是能够描写出这种被挤压、被碰撞和被撕裂的文章,也就是能够写出自相矛盾的文章,因为这才是生命最真实的写照。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我认为最美的不是前面的客套话,也不是写景的文字,甚至不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而是后半部分作者体现出来的尖锐的矛盾:由宴会的极乐状态,突然进入极悲,然后联想自己的经历,一下子悲到极点。王勃此时毕竟只有二十多岁,按常理,还有大把的时间在等着他,年轻就是用来试错的,少年轻狂固然会吃苦头,但是年少而老成似乎也就失去了人生很多最稀缺的乐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节律,谁能说年少跌倒就没有重新站起来的可能呢?王勃仿佛看到了十多年前给宰相刘祥道写自荐信的那个少年。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十二岁的“渺小书生”,那么现在至多不过是回到那时候,此时的自己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一介书生”,这个年纪,难道不就是主动请缨、收复南越的终军的年纪吗?难道不就是“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宗悫的年纪吗?《世说新语》里,从小顽劣被乡人视为祸害的周处想改过,但是担心自己年纪大了,陆云对他说:“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于是他下决心改过。终军后来建立不世功业,宗悫后来成为一代名将,周处也成为国家忠臣,那么王勃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于是王勃从低谷中走出,他甚至希望在座的主宾能够了解自己,成为自己的知音推荐自己,就像杨得意之于司马相如,就像钟子期之于俞伯牙。

一千多年前的那个重阳节,王勃在滕王阁留下了《滕王阁序》,之后继续南行。几个月后,他的船在北部湾遇到风暴,王勃溺水而死,年仅二十七岁。虽然上天没有给他更多的机会让他在仕途上东山再起,但是却让他用这篇文章完成了生命最辉煌的交响。他让我们明白: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矛盾与犹豫,而人也是在这种撕裂中跌跌撞撞前行的。如果说人生大多是凡庸的话,这种矛盾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人生总有希望。所以,有矛盾的人生才是真实的、精彩的,也是有希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