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辛弃疾的悲歌:江南游子的命运转折

辛弃疾的悲歌:江南游子的命运转折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辛弃疾斩下义端的头,夺回了大印归报耿京,耿京对辛弃疾更加另眼相看。耿京同意了辛弃疾的建议。原来,趁辛弃疾不在,义军的两个叛徒张安国和邵进趁机杀害了耿京,投降了金兵。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而辛弃疾却一直明白自己的身份——“江南游子”。“游子”二字明确强调:自己的家乡在北方而不在江南。可惜,这种背叛现在在朝廷里竟然成为主流,如辛弃疾这样时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志士反而被冷遇、被排挤。

辛弃疾的悲歌:江南游子的命运转折

如果让辛弃疾自己选择,他一定更想成为一位横刀跃马、叱咤沙场的将军,而不是一个下笔万言、妙笔生花的词人。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今河南开封),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同年,康王赵构带着一群大臣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立了一个小朝廷,次年迁都临安府,这就是南宋。从此,北方大片领土都被金人占领。

北宋灭亡十多年后的绍兴十年(1140年),辛弃疾出生在历城,历城位于现今的山东济南。辛弃疾的先辈与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虽然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在金朝当官,但他从来不把自己当作金人的奴隶,而是经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点江山,告诉他北宋灭亡的惨相,让他时刻牢记自己是大宋的子民。这就在幼小的辛弃疾心里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为了给自己的侵略战争提供保障,他对北方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压榨和搜刮,激起百姓的不满和仇恨,人民纷纷起来反抗。辛弃疾也拉起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在敌后与金兵作战。这一年,辛弃疾只有二十二岁。

当时山东有很多抗击金兵的义军,其中最大的一支兵力有两万余人,由耿京领导,辛弃疾便前去投奔耿京。耿京对他十分看重,任命他为天平军掌书记。当时一个叫义端的和尚也起兵反金,有千余人马。辛弃疾前往义端军中,劝说他也归附耿京。可是不久,义端竟然窃取了耿京的大印逃跑了。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给我三天时间,抓不住义端,我再死未晚。”耿京答应了。辛弃疾认为义端肯定是带着大印逃往金营邀功,于是他快马拦截义端,果然捉住了义端。义端求饶说:“我知道你的真相,你是天上的青牛下凡,力能杀人,希望你别杀我。”这些话当然不能打动辛弃疾。辛弃疾斩下义端的头,夺回了大印归报耿京,耿京对辛弃疾更加另眼相看。

这次行动算是辛弃疾第一次崭露头角。辛弃疾不仅是一位武艺高强的将军,更是一位有战略眼光的统帅。他认为,虽然当时义军已经逐渐壮大,但是在敌后孤军作战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他多次劝说耿京带兵回到南宋。耿京同意了辛弃疾的建议。于是辛弃疾南渡长江,奉表归宋。皇帝在建康(今江苏南京)接见了辛弃疾,对他们归附南宋的行动十分赞赏,并授辛弃疾为承务郎,授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并让辛弃疾把节度使印带回,召耿京归宋。可是,当辛弃疾又北渡长江,回到义军营地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

原来,趁辛弃疾不在,义军的两个叛徒张安国和邵进趁机杀害了耿京,投降了金兵。耿京惨死,辛弃疾又不在,一时间义军群龙无首,眼看就要土崩瓦解了。辛弃疾完成使命归来时听说此事,大怒,振臂一呼:“不怕死的跟我来!”听到他的呼唤,不愿离去的将士们都聚拢到他身边。辛弃疾精心挑选了五十个人,组成了一支“敢死队”。他估计叛徒带着官印肯定是跑到金军大营邀功请赏去了,于是带着这五十个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了五万人的金军营寨!

金军做梦也没有想到义军居然敢袭击自己的大营,更没想到杀进来的竟然只有区区五十人!一时间金军被打得措手不及,辛弃疾带着五十名壮士杀到大帐,此时张安国正在与金军统帅饮酒作乐。辛弃疾策马冲进大帐,所有人都吓得目瞪口呆,张皇失措,辛弃疾像老鹰捉小鸡一样把叛徒张安国一把抓起来,放在自己马背上,接着带着五十名壮士如风一般冲出了金军大营,敌人甚至自始至终都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辛弃疾把张安国带到耿京墓前斩首,告慰统帅在天之灵,接着召集旧部,带着一万多人南渡长江,回到了南宋。

辛弃疾传奇一般的英勇事迹传遍了南宋各地,连皇帝都为之连声赞叹。当时南宋一直处于金朝的威压之下,辛弃疾的奇功无疑对南宋军民是一个巨大的鼓励。如果辛弃疾能够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那么北定中原、恢复河山也未必是梦想,历史也很可能会因此而改写。

可惜,辛弃疾并不知道,南渡之后,等待自己的就是漫长的闲置甚至雪藏。

苟安江南的南宋小朝廷此时已经把杭州当成了汴州,日日陶醉在西湖的香风和美景中。皇帝懦弱,大臣无能,根本无意复国。而且南宋朝廷对北方投奔过来的军民一向抱有怀疑态度,因此,纵然辛弃疾武功盖世、忠心耿耿,也不被他们信任,朝廷只让他担任一些闲职。

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南归已经十多年了,却没有得到任何机会领兵北进,收复中原,此时的辛弃疾三十多岁,正是精力最旺盛、能力最强的年龄。可是他却每天只能看着大好河山沦入敌手,不能有任何行动。这一年,他被任命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来到了建康。

建康在南宋的时候就已经是六朝古都,三国孙权东晋刘宋南朝齐、南朝梁和南朝陈都在这里建都。而且这些政权和南宋一样,都是割据政权。南京风景名胜很多,其中赏心亭更是闻名四方。赏心亭在南京城西,下临秦淮河,向来就是观赏风景的好地方。这一年,辛弃疾也登上了赏心亭,并写下这首流传千古的词作: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www.xing528.com)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建康在古代曾属楚国,所以这首词一开始便以“楚天”开篇,为我们描写了一幅秋高气爽、天地空阔的画面。站在赏心亭上,仰观高峻无极的苍天,俯视滚滚奔流的江水,极目远望,山水历历,高高低低、形状各异的山岭就像美女头上的发髻,姿态各异,引人流连。可是,在此时,这样的美景勾起作者的却是满怀愁绪——“献愁供恨”。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眼前江山如画,更有无数如画江山沦于敌手,被践踏在异族的铁蹄之下,怎能不让人愁闷呢?

可是回望朝廷衮衮诸公,他们大都来自北方,北宋灭亡之后仓皇逃到此地。不过现在的他们倒是随遇而安,早已把江南当作自己的家乡——直把杭州作汴州。而辛弃疾却一直明白自己的身份——“江南游子”。“游子”二字明确强调:自己的家乡在北方而不在江南。那些将他乡作故乡的人不仅是忘本,更是一种可耻的背叛。

可惜,这种背叛现在在朝廷里竟然成为主流,如辛弃疾这样时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志士反而被冷遇、被排挤。二十二岁的辛弃疾就曾经率领手下与金军作战,“壮岁旌旗拥万夫”,这样的壮怀激烈竟然这么快就成为遥不可及的回忆。唐朝李贺曾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辛弃疾何尝不想如李贺说的一样,在抗金的战场上纵马驰骋,可是此时的辛弃疾,只能反复凝视自己的吴钩宝剑,怀着一腔愤恨拍打栏杆,却无计可施。

辛弃疾的词作最大的特点是喜欢用典,这曾经被不少人非议,认为他是在“掉书袋”。事实上,精当的用典能够极大地扩充作品的内涵,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辛弃疾的用典并非为用典而用典,大多是目的性很明确的。在下阕,辛弃疾主要用了三个典故:一是关于张翰的鲈鱼秋风;二是关于刘备的讥讽许汜;三是关于桓温的“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第一个典故出自《晋书》,《世说新语》里也有记载,说的是西晋时,江南人张翰到洛阳做官,秋天到了,秋风吹起,张翰突然思念起家乡的鲈鱼脍和莼菜羹,说:“人生贵在让自己适意,何苦就为了一点小小的欲望千里奔波呢?”于是他马上辞官回家乡去了。这个典故历来被作为“魏晋名士风度”的范本之一,张翰的旷达、潇洒也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但是辛弃疾用这个典故其实有自己的深意。辛弃疾是北方人,此时家乡仍然在金人的统治之下,他一直想回到家乡,可是眼前的现实却让他明白,这个懦弱的小朝廷根本没有北伐的想法,自己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无法施展,空有故乡之恋却无法排解。张翰想念家乡的美食,可以说走就走,辞官不做,可是自己思念家乡,这种愁苦又如何排解呢?

这个典故还有一种解释:辛弃疾内心其实是看不起张翰的。据《晋书》记载,张翰当时担任齐王司马冏的属官,正值“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就是包括司马冏在内的八个诸侯王为了争权夺利而互相攻伐。这场内乱导致朝政败坏,生灵涂炭。张翰看到了这一点,为了避祸,于是托词自己想念家乡美食而辞官。不久之后,齐王司马冏就在动乱中死于非命,人们都说张翰有先见之明。辛弃疾引用这个典故,也可以理解为他不愿像张翰一样,为了自身安危而置国家兴亡于不顾,更不会为了避祸而放弃自己对朝廷和百姓的责任。

第二个典故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有一天在刘表那里跟刘备聊天,许汜吐槽当时的名士陈登:“我以前因为战乱经过下邳,拜访陈登。陈登根本不把我当客人,很久都不理我。后来他自己上大床睡觉,让我这个客人睡下面的床,简直太无礼了!”刘备说:“您有国士的名声,现在天下大乱,皇帝到处流浪,希望您忧国忘家,有拯救天下的志向。而您谈话中总离不开买房买地这些俗人俗事,没有任何可以听取的话语,陈登当然很不喜欢,怎么会跟你说话呢?他还算客气的,换作是我,我就睡在百尺高楼之上,让你睡在地上,那可就不只是上床与下床的区别了。”许汜听了之后惭愧不已。

前面说过,南宋的很多大臣来自北方,但是后来都纷纷以杭州作汴州了,有钱的纷纷买田置地,仿佛要在这里永远扎根。但是辛弃疾一直明确地表明自己只是“江南游子”,自己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如果同他们一样醉心于置办产业,那是会愧对刘备那样的先贤的。只有以游子自处,才能一直心怀归乡的决心;只有以哀兵自居,才能一直保有复仇的信念

可是,辛弃疾也很明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太多了。

此时的辛弃疾三十多岁,正值中年。但是岁月如梭,时不我待,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多岁呢?他想起了东晋桓温的典故。桓温北伐经过金城(今江苏句容北)的时候,看到以前自己在这里种下的柳树都已经十围粗了,他攀折柳枝,禁不住流下泪来:“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切都会老去,一切都会消亡,但是心中复国的火焰却从未熄灭。看着生命如水一般流逝却功业未就,任何人都会从心底涌起一种紧迫感和无奈感。人生的很多事都不是自己能够做主的,这种紧迫感和无奈感到最后往往都成为幻灭感。

此时的辛弃疾已经开始感觉到这种幻灭,但是却无可奈何。也许在他内心还有一点儿隐约的希望:毕竟自己还算年轻,也许很快朝廷就会改弦更张,以图恢复,到那时自己一定能够驰骋疆场,得偿所愿。

而此时,暂时无法可想,就在这酒宴之上,希望有理解自己的知音,能够用她的红巾翠袖,擦去我眼角的热泪吧!

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的豪放词派代表作家,这首词也体现了豪放派的突出特点。所以清代李佳评论:“辛稼轩词,慷慨豪放,一时无两。”谭献也评价这首词:“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近代俞陛云评论:“前四句写登临所见,起笔便有浩荡之气。‘落日’以下,由登楼说到旅怀,而仍不说尽,仅以吴钩独看,略露其不平之气。……结句言英雄之泪,未要人怜,倘揾以红巾,或可破颜一笑,极言其潦倒,仍不减其壮怀也。”

所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虽然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但是由于此时的辛弃疾还年轻,心中还有希望,因此悲愤之余仍然还是有些慷慨豪迈的味道的。在他心里,未必没有对未来的期许,因此他愿意为此付出等待。只是辛弃疾没有想到,这一等就又等了三十多年,而这个又等待了三十多年换得的机会,最终也不过是个泡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