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吃透古诗文:夏昆带你学语文.高中卷》- 攻克人类痛苦之道

《吃透古诗文:夏昆带你学语文.高中卷》- 攻克人类痛苦之道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认为人生的痛苦根源就是欲望,而由欲望产生的贪嗔痴怨等情绪成为人类痛苦的表现。没有这些风度,是无法进入名士之列的。魏晋时候的风尚是趋向神仙的,他们和宋朝的苏轼做着同样的“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梦,但是他们又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凡人,摆脱不了凡人的七情六欲、生老病死,更摆脱不了情的困扰,最后只能“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吃透古诗文:夏昆带你学语文.高中卷》- 攻克人类痛苦之道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指导思想。即便到宋代儒释道三家合流,儒家在其中也是占主导作用的。所以,说古代中国是由儒家文化主导的国家应该是没有错的,但是也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魏晋时期。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战乱中,儒家的伦理道德被踩在脚下,儒家尊奉的礼仪规则被完全打破,知识分子们第一次开始对孔孟思想产生了怀疑。曹丕用阴谋手段篡夺了汉朝帝位,没多久,司马氏又用同样的方式夺取了曹氏的天下。这时忠君爱国成了一个笑话,于是这个时期的文人们开始渐渐地与儒家思想疏离,而向道家和佛家靠近。

道家由先秦的老子庄子创立,是一种消极厌世的哲学。比如,老子认为:“无”比“有”好,“无用”比“有用”好。而庄子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他认为:天下万物其实是没有区别的。他说:“天下最大的就是秋天鸟兽新长的细毛的尖端,而泰山其实是小的;最长寿的其实是夭折的孩子,活了几百岁的彭祖其实是短命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老庄哲学雄奇瑰丽,想象奇特,观点新颖,用现在的话说,是一种很“烧脑”的哲学,深受当时士人们的追捧。

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整个东汉时期,佛教都处在缓慢发展的过程中,而到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佛教认为人生的痛苦根源就是欲望,而由欲望产生的贪嗔痴怨等情绪成为人类痛苦的表现。佛教认为外物的引诱都可以叫作“色”,而“色”的本质是“空”,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心经》)。人要达到超脱的境界,必须抵挡住外界欲望的诱惑,破除执着,方能成大道。

当然,文士们并没有完全抛开儒学,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玄学。玄学主要有三本经典著作: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周易》,这三本书被称为“三玄”。当时的文士们流行喝酒、服五石散(一种矿物混合的药)、流连山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时尚就是清谈,也叫谈玄,这些被称为“名士风度”。没有这些风度,是无法进入名士之列的。

而在魏晋的名士当中,王羲之的名声极盛。

王羲之出身琅琊王氏,在注重家族门第的魏晋,这个家族是豪门大族的首席。王羲之的曾祖父王览就是一个名人。王览的生母朱氏很厌恶他的异母哥哥王祥,经常虐待王祥,王览则多次劝谏母亲。有一次母亲想用毒酒毒死王祥,王览知道之后直接过去要喝毒酒,王祥也怀疑酒里有毒,与王览争抢,朱氏害怕阴谋败露,急忙把酒抢过来倒掉。这个故事就是“王览争鸩”,后来被收入“二十四悌”故事中。

西晋由于“八王之乱”灭亡之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大臣王导、谢安的辅佐下建立了东晋王朝。王氏家族的势力之大,以至于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甚至到后代,“王谢”也成为豪门大族的代名词,比如中唐刘禹锡的《乌衣巷》里就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句子。而王导就是王羲之的堂伯父。王羲之的父亲是王旷,曾担任淮南太守。在这样的家族长大的王羲之,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其成就最高的是书法,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与儿子王献之一起被称为“二王”。

据说有一次皇帝要去北郊祭祀,让王羲之写祝词。王羲之把祝词写在木板上,之后工人来雕刻,工人将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一直印到了木板里面。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太尉郗鉴有个女儿到了嫁人的年龄,于是他向王导提亲。王导说:“我家子弟甚多,您可以到我家里选,看上谁我都同意。”郗鉴命令管家带上重礼来到王家,王家子弟听说郗太尉来选女婿,全都把自己打扮成风流倜傥的公子出来见客。管家看来看去,只见东边床上一个年轻人在坦腹仰卧看书,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管家回去之后向郗鉴汇报,郗鉴大喜说:“这个年轻人就是我要选的女婿!”郗鉴打听这个年轻人是谁,原来他是王羲之。这就是“东床快婿”的由来。

从“东床快婿”的故事可以看出,王羲之是很有名士风度的,估计他平时也经常和朋友一起饮酒赋诗,谈一些“空”与“无”的话题,对佛老之道是津津乐道的。不过,这种贵空崇无的观念却在一次聚会中受到了挑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雅集”。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按照习俗,人们都要到郊外踏青、洗濯、袚除晦气和祈福。这就是“禊事”。这一年,王羲之是和谢安等三十多位社会名流一起去的。他们来到会稽山北边的兰亭,把溪水引出来,做成流觞曲水,然后坐在水边,等酒杯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赋诗,如果写不出来,就满饮一大杯。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地无穷,万物丰茂。这样的景色,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兴致勃勃呢?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就是唐代王勃所说的“四美”,而贤主、嘉宾则是他说的“二难”。此时“四美具,二难并”,兰亭雅集毫不逊色于王勃的滕王阁之会,这样的欢乐,人一辈子是遇不到几次的,所以王羲之发自心底地感慨:“信可乐也。”

但是,按照佛家的说法,外界的一切诱惑其实都属于“色”,是虚空而无意义的,由于这些美好而引起的快乐也是虚妄的;按照庄子的说法,世间万物都是没有区别的,秋毫之末与泰山之大等同,彭祖之寿与殇子之夭无异,庄周梦里化为蝴蝶,却搞不清楚是自己梦里化蝶,还是蝴蝶化为自己,因为此时庄子已经与外物没有区别,跟万物合而为一了。可是,王羲之此时却流连于山水之乐,贪婪于朋友之交,似乎太不“名士”了。

李宗盛有一首歌《凡人歌》,第一句就是:“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魏晋时候的风尚是趋向神仙的,他们和宋朝苏轼做着同样的“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梦,但是他们又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凡人,摆脱不了凡人的七情六欲、生老病死,更摆脱不了情的困扰,最后只能“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www.xing528.com)

世说新语·伤逝》记载,名士王戎的孩子夭折,朋友山简去慰问他,王戎悲不自胜。山简安慰他说:“何必这样悲伤呢?”王戎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我辈,其实就是这些徘徊、寂寞于神灵和人世之间的人们。

哲学让人向形而上飞升,但是人却始终摆脱不了肉体和情感的羁绊。

王羲之感慨道:人生在世,有的人喜欢安静,有的人喜欢奔放。每个人爱好不同,取向不同,但是对自己所爱的事情,却都抱着最大限度的情感。即便时间流逝,爱好变化,看到以前所爱的东西,仍然会勾起无限的感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人能欣赏、享受这些美好,是因为生命的存在。虽然每个人到最后都会走向生命的尽头,但是活得长一点儿,享受的美好当然就会多一点儿。从这个角度说,生与死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啊!

王羲之的这个观点其实与当时流行的观点是相反的。庄子认为生与死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死亡只是回到自然。

庄子的妻子去世时,庄子没有表现出悲伤,却鼓盆而歌。庄子有一次在野外看见一个百年骷髅,他对骷髅说:“只有我和你知道,你不曾死亡,也不曾生存。你果真是愁苦的吗?我果真是快乐的吗?”

庄子“齐万物”“等生死”的观点固然让人心驰神往,可是作为普通的凡人,在面对生命中无数的悲喜交集,还是会感慨:生命的长短其实还是人最在乎的东西!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死生亦大矣”是《庄子·德充符》中引用孔子的话。庄子眼里的孔子多多少少是其批驳的对象,这时候引用他的话,其实也代表了王羲之对老庄虚无思想的怀疑。

这种怀疑是很多人都有的。所以王羲之说古人的感慨在自己看来合若符契,以至于自己经常看着文章发出感叹,却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的聚会终于让他明白了,庄子的观点虽然博大精深、令人目眩,但是对于自己这种凡人来说其实是很难接受的:庄子眼里万物无别,但是我们却不能无视春花秋月、夏荷冬雪;庄子笔下生死无异,我们却不能不为生而雀跃,为死而哀痛;庄子是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而我们只是“情之所钟”的凡人,为美而活,为欲望而活,为人生的悲欢离合而活。

想到这里,王羲之终于发现了自己与古人相通的原因:虽然名士们每天清谈“有”“无”,却最终还是没有逃脱作为人的执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这是对佛老的大胆否定,也是作为一个人倔强的坚持。也许我不智慧、不觉解,也许我只是哲人们怜悯的庸庸碌碌的可怜虫,也许我永远也无法大彻大悟,但是,就这样吧!就这样做一个凡人,保有这微不足道的小确幸,珍视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的获得与失去,接纳每一场欣喜和每一场悲痛,咀嚼每一次狂喜和每一次悲凉。

毕竟,我们只是凡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