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轲未能杀秦王的原因

荆轲未能杀秦王的原因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中的名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也成为中国文化史中重要的桥段之一。故事中的荆轲为报知己慷慨赴死的行动,让千秋万代景仰;而他刺杀秦王,功败垂成,更让后人嗟叹不已。从这个角度看,荆轲可以说是五个刺客中最“失败”的一个,可是为什么在所有刺客中他却名气最大、最令后人敬仰歌颂呢?荆轲刺秦源起于太子丹。意思是找刺客刺杀秦王。这其实是荆轲刺秦王计划最早的雏形。

荆轲未能杀秦王的原因

荆轲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由西汉刘向编订,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曾经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就选自《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中的名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也成为中国文化史中重要的桥段之一。故事中的荆轲为报知己慷慨赴死的行动,让千秋万代景仰;而他刺杀秦王,功败垂成,更让后人嗟叹不已。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路过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易水时,想起荆轲的故事,就曾写过一首诗感叹此事。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后来骆宾王为了反对武则天称帝,愤然与徐敬业起兵,最后兵败身死,这应该也是受了荆轲刺秦王精神的鼓舞。

东晋陶渊明也写过一首诗《咏荆轲》,对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进行了高度赞颂,也提出荆轲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剑术不精”。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在这首诗里,陶渊明说荆轲“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意思是可惜荆轲的剑术不精通,所以刺秦王的奇功没能建成。由此看来,被称为“千古刺客第一人”的荆轲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是一位剑术高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陶渊明的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

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荆轲原来是卫国人,祖先是齐国人,后来移居到卫国。荆轲喜欢读书舞剑,曾经游说卫元君,希望获得重用,但是卫元君没有理会他。荆轲曾经到榆次,与当时的剑客盖聂论剑,结果盖聂还没拔剑,只是向他瞪了一眼,荆轲就吓得跑了。有人说要不要再召荆轲回来,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论剑,他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我用眼睛瞪了他,他应该已经走了,不信你们去看看。”于是手下去找荆轲,发现荆轲已经乘车离开榆次了。盖聂说:“本来就该离开,我瞪了他,他害怕了。”

荆轲曾经在邯郸遇到鲁勾践,跟他一起玩赌博的游戏,两人中间起了争执,鲁勾践生气地斥责荆轲,荆轲也逃走了,从此不再见面。

荆轲刺秦王失败后,消息传到鲁勾践那里,他长叹说:“唉!可惜荆轲就是不精通剑术啊!我也太过分了,不知道他的为人。以前我斥责他,他肯定以为我是个庸人啊!”

从这些事看出,荆轲似乎的确不能算是剑术高强的剑客,但是真的如鲁勾践和陶渊明认为的那样,他刺秦王失败是因为剑术太差吗?

先秦刺客的故事,也许应该从曹沫谈起。

曹沫是鲁国的将军,也是《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的第一个刺客。

曹沫当时带领鲁国军队与强大的齐国作战,多次败北。鲁庄公害怕了,只好割地求和,但是并没有撤曹沫的职,仍然让他当将军。

后来齐桓公与鲁庄公在柯地(今山东阳谷县阿城)会盟。在两位国君马上要完成结盟仪式的时候,曹沫突然手执匕首劫持了齐桓公,齐国随从官员都不敢轻举妄动,问他:“你想干什么?”

曹沫说:“齐国强、鲁国弱,齐国欺凌鲁国也太过分了!现在如果鲁国都城城墙倒塌,都会压到齐国边境了(意思是齐国已经入侵到鲁国都城)。你看看该怎么办吧!”

面对死亡的威胁,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也不能不让步,只好答应把侵略鲁国的土地全部归还鲁国。得到承诺之后,曹沫扔下匕首,回到大臣队列中,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齐桓公心里恼怒异常,想背弃承诺杀掉曹沫,大臣管仲说:“不能这样,贪图一点儿小利满足自己的欲望,会在诸侯之中失信,也会失掉天下的援助,不如把土地还给他们。”(www.xing528.com)

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把曹沫几次战败后丢失的土地都还给了鲁国。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达到目的而且全身而退的刺客只有一个人,就是曹沫;刺杀了仇家但是自己也马上殒命的是专诸;刺杀了仇家最后自杀的是聂政;没有达成目的最后自杀的是豫让;目的没有达到还身死人手的只有荆轲。从这个角度看,荆轲可以说是五个刺客中最“失败”的一个,可是为什么在所有刺客中他却名气最大、最令后人敬仰歌颂呢?

前面说过,荆轲曾经想游说卫元君,但是没有成功,不久卫国也被灭了。荆轲辗转来到北方的燕国,在这里他人生地不熟,于是经常跟一帮杀狗的屠夫混在一起,后来认识了擅长击筑的高渐离。两个人酒醉之后,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唱完之后两人号啕大哭,旁若无人。不久,荆轲又认识了其他一些有名的人,其中包括燕国著名的处士田光。

荆轲刺秦源起于太子丹。

太子丹以前曾经在赵国当人质,秦王嬴政出生在赵国,从小就和太子丹交好。后来太子丹到秦国当人质,他想嬴政一定会看在儿时情分上对自己好一些。谁知道他到秦国之后,已经成为秦王的嬴政对他很冷淡,太子丹大怒,于是偷偷跑回了燕国。从此,他心里也埋下了仇恨秦王的种子,回国之后就想找人报复秦王。但是燕国是一个小国,力量薄弱,很难有机会实现他的报仇计划。

之后秦国讨伐齐国、楚国韩国、赵国和魏国,逐渐扩大势力,诸侯危如累卵。太子丹很担心燕国,向他的师傅鞠武请教对策,鞠武说秦国势力已经天下第一,无法阻止。太子丹不甘心,一定要师傅想办法,鞠武说了四个字:“请人图之。”意思是找刺客刺杀秦王。这其实是荆轲刺秦王计划最早的雏形。

后来秦国的将军樊於期因为得罪秦王而逃到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鞠武听说之后大惊,劝谏说:“秦王凶暴,本来就对燕国有怨恨,现在樊於期又被我们收留,这就相当于把肉放在饿虎经常走的路上。很快会大祸临头!即便有管仲、晏婴那样的贤臣也不能挽回这种局面。不如让樊於期逃到匈奴,然后联合诸侯国与匈奴一起反秦,这样才会有转机。”

可是太子丹觉得这个计划旷日持久,不能解燃眉之急,不愿采纳,坚持要鞠武想想其他的办法,鞠武无奈,只好说:“我们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这个人智勇双全,应该可以帮助太子谋划。”

在鞠武的引荐下,太子见到了田光并说明来意。田光说:“我年轻的时候就像骐骥一样,一日千里,现在老了,连劣马都跑得比我快。我已经无法为太子效劳了,但是我认识的一个朋友荆轲可以协助太子。”

太子丹听完之后,就请田光为自己引荐荆轲,然后多次叮咛“这是国家大事,一定不要泄露出去”,便离开了。

太子丹走后,田光把荆轲找来,对荆轲说了太子丹拜访他的事情,让荆轲去拜见太子丹。荆轲答应了。正在他要走的时候,田光说:“太子临走的时候,多次嘱咐我不要把这件事泄露出去。这说明太子对我是有怀疑的。做事情让人怀疑,不是侠士应有的节操。你马上去告诉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泄露此事。”说完之后,田光举剑自杀。

荆轲来到太子宫,见到太子丹,转达了田光的话。太子丹听说为了让自己放心田光竟然自杀了,跪下再拜,泪如泉涌。然后他对荆轲说:“现在秦国的贪欲是无法满足的。赵国肯定无法抵抗秦国,赵国被灭,秦军就会北上威胁燕国。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已经遭遇多次兵灾,举全国之力也无法抵抗秦国。而诸侯都被秦吓得魂飞胆丧,再也无法用合纵策略齐心抗秦。我有一个愚蠢的建议,想找到一个天下的勇士出使秦国,用重利引诱秦王,秦王贪婪,肯定想得到这些好处。如果能够用武器劫持秦王,让他把侵占诸侯的土地全部归还,就像曹沫劫持齐桓公一样,那么就太好了;如果不行,就趁机刺杀他。秦国大将在外率领重兵,如果国内发生变乱,君臣就会互相猜疑,趁着这个机会诸侯就有可能重新合纵抗秦,这样一定能够击破秦国。”

后代很多人对太子丹评价很低,认为他的鲁莽行为是导致燕国被灭的原因。比如宋代司马光就认为太子丹是逞匹夫之勇,用盗贼的方式来解决国家的危机,最后导致自己被杀,国家被灭,也是令人悲哀的事情(“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功隳身戮,社稷为墟,不亦悲哉!”——《资治通鉴》)。苏轼父亲苏洵也认为燕国“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意思是燕国本来可以存留下去,直到太子丹把荆轲刺秦王作为对策,才迅速招致了祸端。

苏洵的观点无疑是有问题的,其他诸侯国难道是因为派遣了刺客被灭的吗?即使太子丹不派出荆轲,秦国一定也会灭燕,荆轲刺秦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而司马光说太子丹是逞匹夫之勇,似乎也不是很公允。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太子丹其实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的计划有两个:

计划一:效仿曹沫,劫持秦王,逼迫秦王返还侵占诸侯的土地。

计划二:如果计划一不成功,便刺杀秦王,造成秦国短暂内乱,为诸侯重新合纵抗秦创造机会。

前面说过,曹沫是《史记·刺客列传》中唯一一个完成任务而且全身而退的刺客,也是最成功的刺客。有这个最成功的例子在前,太子丹想效法曹沫建立不世功勋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要注意的是,此时的秦国还没有侵占过燕国一寸土地,太子丹希望的是秦国返还侵占其他诸侯国的土地。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太子丹的计划成功了,秦国真的返还了土地,那么其他诸侯国对燕国该是何等的感恩戴德,这样燕王一定能继战国七雄之后成为战国第八雄,甚至可能以诸侯盟主的身份一呼百应,号令各国攻打秦国,那中国的历史必定会改写。对太子丹来说,这将是一幅何等辉煌灿烂的图景!太子丹的谋划也是比较周密的:如若挟持不成,就刺杀秦王,虽然不能达成曹沫那样的功勋,但是也可以造成敌国短暂的内乱。而这个内乱也是由燕国造成的,如此燕国的“国际地位”必将大大提升,仍有可能成为诸侯合纵的领导者,号令各国抗秦。

由此看来,简单批评太子丹“逞匹夫之勇”似乎是不太公平的。太子丹为筹划此事可以说倾尽了心力。他首先求教于老师而得知田光,田光自杀其实也是由于他的暗示。得到荆轲允诺之后他几乎把荆轲当座上宾一样供着:尊荆轲为上卿,让他住在最豪华的宅邸,每天去问候,用祭祀中最高级别的太牢来供奉他,经常给他送各方的奇珍异宝、美女、车骑等随其取用,甚至荆轲耍花招逼樊於期自杀,让太子丹失信于天下,太子丹都没有责怪荆轲。

荆轲为了达成靠近秦王的目的,建议太子丹让自己携带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和樊於期的人头进见秦王。太子丹认为樊於期走投无路来投奔燕国,自己却把他杀了,于心不忍,便拒绝了荆轲的提议。而荆轲自己私下去找樊於期,为了游说对方,他耍了个花招。

太子丹制定了两个计划,上策是劫持秦王,下策是刺杀秦王。荆轲却直接跳过了计划一,绘声绘色地向樊於期描述计划二:“我左手抓住他的袖子,右手直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大仇得报,燕国被凌辱的羞耻也清除了。”荆轲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樊於期的父母宗族都被秦王杀害了,自己也被迫流浪天涯,他对秦王有切齿拊心之仇,恨不得对秦王食肉寝皮。这时突然有人说能够为他报仇杀掉秦王,樊於期当然愿意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如果荆轲说我只是想劫持他、吓他一下,樊於期会不会痛痛快快刎颈自杀可能就要打个问号了。

樊於期自杀后,太子丹也无可奈何。督亢的地图已经准备好,从赵国铸剑名家徐夫人那里也求到了锋利的匕首,助手秦舞阳也就位了。可是荆轲仍然没有出发,他说在等一个朋友。

太子丹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深思熟虑、准备充分,但是唯独在这件事上却焦躁不安、行事草率。此时秦国已经击破赵国,随时可能渡过易水攻打燕国,他心如火燎,急于让荆轲出发,甚至出言讽刺荆轲:“你是不是不想去了?要不我先派秦舞阳去。”

对于侠士来说,生命、财产、地位都不重要,只有荣誉是第一位的。荆轲无法忍受太子丹对自己的羞辱,只好愤而出发。他等待的那个朋友终于没能等到,而后来的事实证明,秦舞阳虚有其表,不堪大用,后来临阵脱逃,这也许是荆轲刺秦王失败的重要原因。

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易水送别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这个场面也成为后人咏叹不绝的桥段。凡是以荆轲刺秦王为主题的电影,如1956年龙图导演的粤语电影《荆轲刺秦皇》和1999年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荆轲刺秦王》,都以浓墨重彩表现了这一场面。但是我个人认为,电影的表现怎么也无法传达出语言那种撼人心魄的力量。光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能勾起人无数联想,让人如两千多年前送别的人们一样浑身战抖,汗毛直立,怒发冲冠。

此后的事情都是大家所熟知的。荆轲到了秦国之后,用重金贿赂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终于获得了进见秦王的机会。但是正当他和秦舞阳走上宫殿台阶的时候,号称十二岁就杀人,别人不敢跟他正眼直视的秦舞阳竟然掉链子了,他吓得面如土色,浑身发抖,引起了群臣的怀疑。幸好荆轲急中生智将实情掩盖过去了,不过他因此失去了唯一的一个助手。之后图穷匕见,可是荆轲没料到仓促之间,秦王的袖子竟然被撕裂了。左手无法“把其袖”,右手当然也不能“揕其胸”,到这时候,荆轲的计划基本上可以说是失败了,他最后被杀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荆轲死前的一句话说明了他真实的用意:“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这说明,荆轲其实一直没有忘记太子的两个计划:上策劫持秦王,逼他返还侵占的诸侯土地;下策刺杀秦王,在敌国造成短暂混乱,为诸侯合纵抗秦创造机会。当然,也可能是这两个计划的矛盾冲突使他无法抓住刺杀秦王的最佳时机,最后导致功败垂成。所以,将其失败简单归咎于“剑术疏”还是不太公允的。

也有人说,荆轲刺秦王是用恐怖手段对付敌人,不值得效仿。这种说法其实是很可笑的。在当时暗杀也许不符合最高尚的道德标准,但却是弱者面对强权欺凌时能够找到的最后的武器。当时的燕国弱小不堪,太子丹要想保住自己的国家,选择这种方式是很自然的事情。屈原行吟泽畔,创作《离骚》是爱国,太子丹派遣荆轲刺秦王其实也是爱国。

1944年,一群反对纳粹统治的爱国军官决定刺杀希特勒,他们策划了“瓦尔基里行动”。7月20日德国上校施陶芬贝格借参加“狼穴”作战会议之机,将炸弹藏在公文包内带进会议室,想炸死希特勒,挽救德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希特勒竟然侥幸逃得一命。事后参与刺杀计划的人全部被处死,数千人受到牵连。2004年7月20日,德国为这次未遂的暗杀行动举行了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当时的德国总理施罗德盛赞施陶芬贝格等德国军官为所有德国人做出了榜样。

同样是反抗暴政,同样是失败的刺杀行动,德国人对“瓦尔基里行动”的评价与我们有些人对荆轲的评价似乎是完全不同的。

前面说过,《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了五个刺客,从功利的角度讲,荆轲其实是最失败的。既没有达成目标,也没有全身而退,甚至没有像豫让一样慷慨伏剑自杀,但是他却是所有刺客中最有名的一个,甚至他的名字都成了刺客的代名词,这是为什么呢?除了与《史记》和《战国策》对他的精彩描写有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荆轲的故事充满了悲剧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对悲剧有着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还认为悲剧的目的在于“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主人公往往是意外遭到不幸的,从而形成悲剧,这种悲剧的冲突是人和命运的冲突。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高于喜剧的。莎士比亚创作了三十七部戏剧,但是最著名的还是《李尔王》《奥赛罗》《哈姆雷特》《麦克白》四大悲剧。关汉卿一生创作了几十部戏剧,其中不乏《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这样的喜剧,但是最撼人心魄的还是他的悲剧《感天动地窦娥冤》。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悲剧可以唤起人们的怜悯、恐惧等心理,并使其得到净化。《荆轲刺秦王》也是如此,荆轲刺秦王最后是失败的,但是他作为一个失败英雄的典型,却永远留在了史册,并深深映入人们的脑海。荆轲的意义并不能用成功与否来衡量,他的存在是要提醒人们:在成王败寇和注重功利的现实社会中,还有一种超越于事功之上的判断标准,那就是人的境界、气节和精神。也正因如此,项羽自刎乌江,人们称项羽为英雄;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人们称诸葛亮为英雄;岳飞最终未能“收拾旧山河”,人们称岳飞为英雄;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鲁迅先生曾说: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好在还有文天祥,还有岳飞,还有荆轲,可以在发黄的史册里提醒我们:曾有过重义大于生的人,有过失败的英雄,有过敢于单身鏖战的武人。尽管很少,但是他们就如夜空中遥远的群星,每当我们仰视群星,灵魂便得到洗涤,境界便得以升华,这让我们能够再继续低下头,走好我们脚下的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