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卡尔·柯尔施的经历与观点

德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卡尔·柯尔施的经历与观点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卡尔·柯尔施出生于德国土托斯推托的一个银行家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柯尔施被迫应征入伍,但他对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始终持反对态度,1917年加入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积极从事革命运动。1920年,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发生分裂,柯尔施加入了德国共产党,但他对列宁主义有一些保留意见。1925年2月,柯尔施因被撤销《国际》杂志的编辑职务而与德共领导人产生了公开对抗。[21]1926年4月,柯尔施被开除出党。

德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卡尔·柯尔施的经历与观点

卡尔·柯尔施出生于德国土托斯推托的一个银行家家庭。学生时期,他积极参加“自由学生运动”,曾担任《耶纳大学学报》编辑,发表过关于社会改革和妇女解放的文章。1910年在耶纳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12年到英国伦敦从事研究;在那里,他加入费边社,接受了改良主义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柯尔施被迫应征入伍,但他对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始终持反对态度,1917年加入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积极从事革命运动。

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后,柯尔施立即投身其中,成为柏林社会化委员会委员,革命刊物《工人委员会》的撰稿人。

魏玛共和国建立后,柯尔施回到耶纳大学担任教师。通过对革命运动的批判性反思,他逐渐转向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发生分裂,柯尔施加入了德国共产党,但他对列宁主义有一些保留意见。1923年10月之后,柯尔施加入了以马斯洛夫和费舍尔为首的“极左派”集团,并成为德共的主要发言人之一,担任了德共理论刊物《国际》杂志的编辑。此外,他还被选入国家议会,成为共产党人议员,直至1928年。

1925年2月,柯尔施因被撤销《国际》杂志的编辑职务而与德共领导人产生了公开对抗。他还以《共产主义政治》杂志为核心,在1926年3月建立了一个“真正的左派”组织。柯尔施反对德共的“相对稳定” 论和与社会民主党建立联合阵线的政策,主张采取“明确的革命阶级政策”,组织和动员失业工人,建立独立工会,创造一个建立在工人委员会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如此,柯尔施还反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指责苏维埃国家实行“富农的专政”;称斯大林为“农民拿破仑”,共产国际已经成了俄国对外政策的工具,“相对稳定”论反映了一个防御性国家企图与世界资本主义结成联盟的需要。[21]

1926年4月,柯尔施被开除出党。其追随者联合在靠他的议员津贴资助的《共产主义政治》杂志周围,企图在作为德共的派别和新党之间采取一种中间态度,坚决反对共产主义运动处于退却状态的说法。与此同时,柯尔施还与挪威左派共产主义者和意大利波尔迪加集团有着国际性联系。1928年,《共产主义政治》停刊,柯尔施未再参加任何政治组织,但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继续写作和讲演,并与早在两年前就出席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讲座的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建立了一种密切的精神友谊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柯尔施先是流亡丹麦、英国,1936年迁居美国,在大学和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22]

柯尔施出版有《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唯物主义历史观》(1929)、《马克思主义哲学》(1930)、《关于黑格尔与革命的提纲》(1931)、《卡尔·马克思》(1938)等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严厉批判了第二国际和考茨基的“正统派”理论,阐述了他本人有关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认识和解说。(www.xing528.com)

柯尔施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辩证的和革命的”,是“完全非教条的和反教条的、历史的和批判的”,它以“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为基础,以“改变现实”为主要目标。[23]针对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党理论家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一门可以脱离实践、没有任何价值判断的实证科学的观点,柯尔施断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初形态就是社会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其本质并没有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仍然是社会革命的唯一整体”。[24]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理论家之所以极力强调科学主义,主要是为了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纯理论,极力淡化其社会革命要求,把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引向改良主义,从资本主义制度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在柯尔施看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黑格尔的辩证唯心主义有密切的历史性联系。他也试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他断言,在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曾经是一个处于上升阶段的、革命的阶级,而黑格尔的辩证唯心主义恰恰是这个阶级的理论代表。然而,随着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热情的消退,黑格尔的辩证唯心主义也就日益衰落了。新的革命阶级是无产阶级,它在辩证唯物主义之中找到了自己理论上的表达。因此资产阶级哲学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之间的历史关系,只能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基本世界观之内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是哲学,而是哲学的继承人。马克思超越了“哲学”,但继承了作为古典唯心主义独具特征的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相互关系,并第一次给了它唯物主义的基础。[25]

柯尔施还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同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关系,追溯了马克思的思想从哲学到科学的逐渐发展。在他看来,像黑格尔一样,李嘉图也在资产阶级思想的发展中达到了它的极限,他的学说兴衰也揭露了资产阶级思想作为一种阶级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马克思在早期仍然处于哲学的残余影响之下,只是到了后期,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才成为真正的科学。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虽然不是一个分析系统,但却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革命批判。[26]

柯尔施特别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性,甚至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完全归结为历史唯物主义。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而这种辩证唯物主义实际上是这样一种唯物主义,“它的理论认识了社会和历史的整体,而它的实践则颠覆了这个整体”,它是一种与费尔巴哈的“抽象-科学的唯物主义”和“所有其他抽象的唯物主义” 相对立的唯物主义,它的本质内容便是对实践的客观观察和直接实践。就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来说,辩证法与历史性和社会性是同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辩证唯物主义,又是“一种把社会发展作为活的整体来理解和把握的理论”,是“对‘社会历史’生活的唯物主义的理解”。[27]

这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种“批判的”“实践的” 革命理论和社会历史理论的观点,对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后者的“社会批判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柯尔施著作的启发而形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