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社会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级对联邦或省的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为本阶级的利益进行斗争,并成立新的政党。此时,新生政党主要有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独立工人党,后来转变为平民合作联盟,还有代表农场主利益的进步党。新政党为捍卫本阶级的利益而争取参与或取得政权,或通过争取议会席位而影响政府。无论联邦政府还是省级政府都遇到了新的挑战。
詹姆斯·S.伍德沃斯
从独立工人党到平民合作联盟 1919年6月温尼伯大罢工后,工人阶级提出了建立政党的任务,很快詹姆斯·S.伍德沃斯(James Shaver Woodsworth,1874—1942年)领导成立了扎根于战后工人运动的独立工人党。与进步党相比,此时独立工人党还缺少政权意识,更没有取得联邦政权的意识,其最大的斗争成就就是将工人议员送入联邦和省的两级议会。J.S.伍德沃斯自己便是温尼伯北区议员。
到19世纪30年代,随着工人运动的进步,阿尔伯塔省一部分工人领袖和知识分子联合农场主1932年在卡尔加里(Calgary)成立一个比较激进的左派政党—平民合作联盟(Co-operative Commonwealth Federation,以CCF出名),由J.S.伍德沃斯这位所谓的“老激进派、议会主义者”出任首任领袖。作为一个新政党,平民合作联盟发布了《里贾纳宣言》(Regina Manifesto),呼吁政府对社会和经济计划负起责任,承诺实行失业和健康保险、公共住房、农业价格支持、以法律手段保护农场主不受债主侵害,等等,还鼓吹对主要的工业和金融机构实行公有制。这表明它是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J.S.伍德沃斯希望与农场主和劳工团体加强联系,赢得人民的广泛支持。
1932年平民合作联盟成立大会代表合影
汤米·道格拉斯(左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平民合作联盟的政治威望提高很快,甚至吸引部分自由党人加入。1943年,平民合作联盟在安大略赢得了足够席位,组成反对党。1944年,平民合作联盟在汤米·道格拉斯(Tommy Douglas,1904—1986年)领导下在萨斯喀彻温省建立了北美第一个社会主义政府。民意测验显示,在联邦政府内平民合作联盟的力量也在上升,以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由党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内阁为了消除左派威胁,只能迎合选民的政治倾向而采纳平民合作联盟不少政策主张,才赢得1945年的大选,继续执政。
从进步党到社会信誉党 1918—1919
年西部农场主的政治运动,导致1920年温尼伯全国农场主组织代表大会召开,发起成立自治领成立以来第一个农场主政党—进步党(Progressive Party of Canada)。该党以农业协会1918年的“新国家政策”作为政治声明,推举托马斯·克里勒(Thomas Alexander Crerar,1876—1975年)为领袖,第二年就领导进步党参加大选。这个政党不是激进派,只认为保护关税对农场主不公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农场主运动,还导致另一个农场主政党、起源于西部社会信用运动的社会信誉党(Social Credit Party)成立。党的理论家是英国工程师C.H.道格拉斯(C. H. Douglas,1879—1952年),早期运动仅局限于阿尔伯塔省。社会信用理论认为,引起经济危机的原因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货币信用短缺造成的消费不足,主张发行“社会红利券”,增加购买力,增加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复兴。这个理论对长期受债务负担困扰的农场主极具吸引力,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阿尔伯塔省农场主中间迅速传播开来。可是,自1921年就在阿尔伯塔省执政的农场主联盟的领导人却不相信这个理论,继续采纳正统货币论的执政理念。正在西部传教的卡尔加里社会福音派牧师、人称“圣经比尔”(Bible Bill)的威廉·埃伯哈特(William Aberhart,1878—1943年),接过这一理论,把它当作社会福音加以传播,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信用理论的传播和影响。1935年,威廉·埃伯哈特更是亮出社会信用理论的纲领,参加阿拉伯塔省的选举。农场主选民放弃对农场主联盟的支持,纷纷投票给“圣经比尔”。这样,威廉·埃伯哈特参选成功,组成新一届阿尔伯塔省政府,开始将社会信誉理论转化为执政理念。新政府把控制财政和货币发行权作为实现社会信用理念的基础,承诺为每人发放25加元的“社会红利券”。然而,威廉·埃伯哈特当权后首先遇到的障碍是联邦政府控制这些权力。起初,他采取权宜策略,接着对社会红利、限制银行、整理债务以及整顿新闻报刊作了规定。尽管1938年最高法院判他违宪,威廉·埃伯哈特仍然坚持社会信誉的执政理念不动摇,建立了一个诚实、保守而有效的政府。幸运的是,20世纪40年代在埃德蒙顿附近的勒杜克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储藏,帮助威廉·埃伯哈特实现了社会信用理论,发放的社会红利券比道格拉斯承诺的还要多,保证威廉·埃伯哈特及其继任者较长时期在该省掌权。
托马斯·克里勒
C.H.道格拉斯
威廉·埃伯哈特
在国家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年代,不仅西部政治动荡,魁北克省内的斗争甚至更为激烈,也出现了一个新政党—民族联盟(Union Nationale),由保守派与自称为“民族自由行动”(即民族联盟)的自由党年轻党员联合组成。老保守党人莫里斯·杜普莱西斯(Maurice Duplessis,1890—1959年)成为领袖。这个全省性的新党在省内冲突中利用保守党在征兵问题上失策后的一蹶不振,实际上取代了保守党在魁北克省的地位。特别重要的是,民族联盟还趁法裔加拿大人在工业化中经济实力增强之机,提出民族主义的发展计划,要求将本省的工业、商业、金融和财政的控制权从英裔加拿大人手中夺过来,并提出首先由省政府控制魁北克电力托拉斯等。莫里斯·杜普莱西斯利用统治魁北克省40年的自由党政府出现的腐败,1936年将它赶下台而组织联合政府。但是在执政后,莫里斯·杜普莱西斯很快就抛弃了改革派盟友,将民族联盟改造成为一个极端保守的法裔民族主义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和扩大政治根基,例如,鼓吹魁北克省自治,帮助农场主,颁布《关闭法》(Padlock Law)迎合天主教教会的政治需要(即关闭它判定的“颠覆”机构),等等。
工人和农场主的激进运动以及左派政党的出现给加拿大的社会生活增添了新内容。这些党派和运动一般都要求自治领实行政治改革,并且西部草原三省乃至安大略的左派农场主组织都取得了执政地位,下一步就是向联邦议会进军了。这必将改变自自治领国家建立以来一直由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局面。(www.xing528.com)
自由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工业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由自由党执政。保守党间或上台两三次,都比较短暂,而且往往要组成联合政府。因此,加拿大工业化主要应归功于自由党的领导。自由党长期执政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开创工业化繁荣的劳雷尔时代,以及推进工业化完成和工业社会变革的威廉·莱昂·麦肯齐·金执政时代。整个工业化时代被称为劳雷尔繁荣时代,也是劳雷尔所定义的“加拿大世纪”的实质内容。自由党政府之所以能够实现国家经济长期繁荣,是因为该党更能够适应工业社会阶级和社会关系的剧烈变动,很好地处理加拿大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文化和地区冲突,采取适当的政策或策略调和阶级和社会的矛盾,弥合社会和政治变革出现的各类分歧。这就有效地稳定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维护了民族和国家的团结。
威尔弗里德·劳雷尔是非常敏锐的加拿大政治家,最早意识到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造就的政治和社会变革的伟大成果,所产生的新阶级、新政党或新运动的要求,并适时地把握时机推进变革。作为一位睿智的政治家,他认识到加拿大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存在的英裔与法裔加拿大人的文化冲突和地区矛盾,意识到这个民族伤痛很长时期都未能治愈(确实直到今日仍格外敏感)。因此,执政伊始,他就将国家统一和民族和谐作为贯彻始终的执政理念。他将推动工业化作为目标,同时将妥协和折衷主义作为保障手段,较好地处理了政治和社会的矛盾和争端,从而保证了较长时期的经济和社会繁荣。
罗伯特·莱尔德·博登
威尔弗里德·劳雷尔1896年开始执政,1911年最终离开政坛,是因为征兵以及与美国的自由贸易问题,尤其是征兵所造成的英裔与法裔加拿大人的严重分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英德矛盾主导的国际关系非常紧张,德国海军扩张不仅威胁到英裔加拿大人的祖国,也威胁到法裔加拿大人的祖国,他们有共同的危机意识。对于法裔来说,他们早已远离祖国,爱祖国的感情没有英裔那样强烈。这时形势已经允许劳雷尔变通征兵问题,但是他还是抱定自己的理念,坚持维持国家统一的折衷主义立场,结果被罗伯特·莱尔德·博登(Robert Laird Borden,1854—1937年)领导的保守党击败。加拿大现代对外政策史专家罗伯特·博斯韦尔认为,“在英语加拿大,威尔弗里德·劳雷尔由于支持美国和反对英国;在魁北克,他由于过于支持英国而失败”。可见,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裔与法裔加拿大人之间的政治分歧依然是加拿大政治生活中的决定因素。在这次选举中,自由党获87个席位,保守党获134个席位。博登成为第八任联邦政府总理。69岁再度成为反对党领袖的威尔弗里德·劳雷尔,晚年看到国家被征兵问题引起的民族冲突弄得政治动荡,异常痛苦,于1919年2月17日去世,尚未看到自由党从征兵和自由贸易问题造成的分裂中恢复元气,也未看到确定继承人。1919年8月,自由党破天荒地召开领袖大会,确定年轻的威廉·莱昂·麦肯齐·金为继承人,因为在征兵问题上他忠于劳雷尔。
博登组成保守党与英裔自由党的联合政府,1917年上台执政,不顾法裔加拿大人反对,开始执行前所未有的强行征兵政策,激怒了魁北克人民。保守党由于将“政治置于爱国主义之上”这一极端行动,结果招致失败,1921年权柄重归由威廉·莱昂·麦肯齐·金(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1874—1950年)领导的自由党。1921年联邦大选已不是自由党和保守党两党对决,代表西部农场主包括第一位妇女及2名工人候选议员在内的进步党开始挑战联邦政治。自由党获得116席的最大多数议席,保守党组织的联合派获得50席,进步党首次参选就获得64席,取代保守党成为最大的反对党。威廉·莱昂·麦肯齐·金政府执政后,也主要依靠进步党支持,这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增大,也表明威廉·莱昂·麦肯齐·金认清和适应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新变化。
威廉·莱昂·麦肯齐·金
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属于年轻的新一代政治家,并且由于有过较长时间处理劳资关系的经历,政治嗅觉敏锐,作为1837年起义领导人威廉·莱昂·麦肯齐的孙子,他具有较强的使命感;作为劳雷尔的接班人,他还继承了后者的政治思想真谛,善于妥协与和解,而且比这位导师还灵活。他非常清楚20世纪20年代混乱的政治生活现实,阶级、政党、种族与地区冲突交汇,关系复杂,矛盾尖锐。于是,他运用当劳工专家时的全部妥协本领,调和国内各类矛盾。威廉·莱昂·麦肯齐·金更清楚地认识到左派新生力量的重要性,适时地采取他们希望的政策,因此能够在20年代以及1935—1948年长期执政(1930—1935年曾短暂下台)达23年。这实属罕见,不仅超过加拿大任何一位总理,而且比18世纪首创一系列内阁制度的英国首任首相、任期最长(1721—1742年)的罗伯特·沃尔波尔甚至还长2年。他与麦克唐纳、劳雷尔并列为加拿大最成功的3位总理。按加拿大当代历史学家尼特比的说法,威廉·莱昂·麦肯齐·金成功的秘诀在于“无为而治”,从来无重大的政策倡议,“是一个伟大的妥协者,一个回避冲突的人,一个可以用温和方式平息危机的人。他可以用妥协来安抚争执不一、众说纷纭的地区,也可以通过微小而前后左右的摇摆来保持一个不稳定的平衡局面,且绝不会偏离中心太远”。
理查德·贝德福德·贝内特
1921年首次上台之后,威廉·莱昂·麦肯齐·金立即报答进步党的支持,最先解决了西部农场主的长期诉求,实行低关税,恢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暂停的1897年《西部谷物运输协议》,又译为《鸦雀关协议》(Crows Nest Pass Agreement)。1922年加拿大经济收缩,西部谷物价格1920—1922年下跌60%。除西部草原外,大西洋沿海省份也受到了影响,木材、鱼、铁和钢价格下滑更为严重。可是,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却不太重视大西洋省的需要,结果商人、工人领袖和政客组成的两党联盟,开展“沿海权利运动”,反对自由党,支持保守党。
同历任自由党首领一样,威廉·莱昂·麦肯齐·金也将魁北克作为政治堡垒。然而,在威廉·莱昂·麦肯齐·金第一任不久,魁北克省自由党政府接受走私朗姆酒到美国去的私人商贩的贿赂,被阿瑟·米恩(Arthur Meighen,1874—1960年)领导的保守党抓住,并以海关署丑闻和管理不善大做文章,致使鼓吹政治纯洁的进步党不敢再支持威廉·莱昂·麦肯齐·金,1925年他差点下台。只是保守党不慎犯错,威廉·莱昂·麦肯齐·金1926年才挽回政权,并首次取得议会多数,不再依靠进步党帮助。他接受失利的教训,弥补对大西洋省的过错,1927年成立一个皇家委员会,调查沿海问题。他根据皇家委员会的建议,增加给沿海省的补助金,削减铁路运费,但是回避了关税问题。沿海省的主要要求是使钢铁业受到保护,恢复中央加拿大所反对的特惠运费率,等等。威廉·莱昂·麦肯齐·金政府只对运费作了少许变动,增加对港口发展的补助金,不提关税,未解决沿海经济结构的根本问题,以很小的代价平息了3省的不满。当1929年下半年大危机到来时,自由党仍然牢固地控制着政权,财政部长查理斯·A.邓宁(Charles Avery Dunning,1885—1958年)编制了节余预算,将经济崩溃造成的社会问题留给各省去解决。威廉·莱昂·麦肯齐·金选择关税作为1930年大选话题,但不慎说什么“联邦政府就是5分钱也不会让给保守党的省政府”,意外丢失政权。不过,倒是幸运,将应付危机的难题丢给了保守党。
理查德·贝德福德·贝内特(Richard Bedford Bennett, 1st Viscount Bennett,1870—1947年)领导保守党反对派胜出组阁后,企图恢复传统高关税政策,1932年倡议召开英帝国渥太华经济会议。他的如意算盘是,恢复帝国特惠制,实行帝国内自由贸易,从而使加拿大经济恢复活力。但是,英国借口会促使保护主义而有碍国际贸易复苏,没有接受,只同意对关税作些微变动,所以渥太华经济会议失败。随着危机加深,失业增加,贝内特给各省拨款增加救济、制定加拿大银行法、设立不列颠哥伦比亚劳动营等,但是措施零散,不见效果,到1935年,仍看不出危机会过去的迹象。这时,理查德·贝德福德·贝内特便发表一系列广播讲话,照搬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新政”措施,表示要提供失业保险、限制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实行公平交易、建立谷物局、规定小麦价格等。可是,选民、反对党甚至内阁阁员都大吃一惊,致使保守党1935年大选落败,只落了个“11小时改革”的讽刺。由于抛弃理查德·贝德福德·贝内特的选民大多数转投社会信用党、平民合作联盟或新的改建党,使选票分散,自由党得票并不比1930年失败时多,仍能够在台上执政。
保守党处理大危机失败再次给威廉·莱昂·麦肯齐·金敲响警钟。他上台后,先是追求平稳,不对经济进行过多的干预,甚至不愿承担社会保障,主要担心各省尤其是魁北克省反对。1937年经济再度下滑,威廉·莱昂·麦肯齐·金政府便谨慎地抛弃了传统的预算平衡,转向凯恩斯主义的干预经济方针(内阁中有不少凯恩斯主义者),实行赤字财政以刺激经济。1938年,政府决定一大批刺激经济的财政资助项目,例如青年训练、住房建筑,等等。建立自治领—省关系皇家委员会(罗厄尔—西罗伊斯委员会),调查和调整联邦和省两级权力的分配和财政安排,以便应对日益严重的危机。实际上,早在20年代,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就提出过这个要求。按《英属北美法案》,英国枢密院的司法判决原是将社会责任留给省级政府的,相应地,要保证省政府的部分税收来源。但是,此后绝大部分的岁入来源仍留在联邦政府手中,各省一直对此不满。1940年,罗厄尔—西罗伊斯委员会建议向省级政府妥协,联邦政府负责失业保险,建立联邦给各省拨发资助金的制度,但是大省仍然反对。各省批准威廉·莱昂·麦肯齐·金修改宪法,重新安排联邦与省分享国家岁入的计划,由联邦负责制定失业保险立法。1940年为《1927年养老金计划》增补了失业保险条款,1944年实行家庭补贴制度,每月发放一张支票用于儿童保育,继续促进家庭住房建设,为复员军人提供工作,增加健康保险资助,等等。这些都标志着联邦政府干预社会和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这样,威廉·莱昂·麦肯齐·金不仅使国家安全度过战争年代,还防止了大危机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时繁荣,巩固和扩大了工业化的成果,也为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设准备了物资条件。1948年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卸任,把这些计划留给他的接班人圣洛朗等人来完成了。
威廉·莱昂·麦肯齐·金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