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轩公司老总王庆是中国书业改革历程中必须提到的一位改革的破冰者和实践者,他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让文轩公司声名鹊起,迅速在中国书业崭露头角,成为中国书业改革的一面旗帜。我很早就认识了王总,那是在几次书业的研讨会上,我有幸聆听过他的演讲,他的雄心壮志,他的宏伟规划,他的雷厉风行,他的敏锐眼光,体现了一个忠诚于自己事业的战士的素养和潜质,所以他是当时在中国书业界让我敬佩的老总之一。
我们曾经有过一次近距离的接触。那是2002年8月,我参加学校组织的专家组赴西藏拉萨讲学,结束后,8月13日离开拉萨到达成都,我决定在成都稍事休整,顺便考察一下成都的图书市场。在访问过两家出版社和考察过成都的两个图书市场后,14日下午我接到四川省新华书店办公室的电话,告诉我,王庆总经理知道我在成都,要约我15日上午去面谈。
15日上午,我如约来到王总的办公室,简单寒暄后,王总就直入主题,与我探讨起了他们文轩公司的改革规划。他滔滔不绝地与我介绍了他的设想,分步走的具体战略,除了偶尔还有电话进来,王总讲得很投入。我看着他那满怀激情的神情,听着他那智慧幽默的语言,感觉着他那敏锐严谨的思维,深深地为这样一位书业人的情怀所感动。
交谈中,王总也谈到新华书店必须尽快启动改革的步伐,要跨出实质性的步子。突然,他话锋一转,告诉我,他很早就在关注我发表的一些文章,特别是关于中国书业的几篇长文,他都看过,而且说十分赞同我的观点,我的《中国书业,你走好了吗》《警惕,“圈地运动”在书业物流建设中重演》《谁持彩练当空舞》一组文章他都看过,他告诉我,他还把我刚发表的《谁持彩练当空舞》(《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第6期)这篇分析书业渠道发展的文章让办公室复印发给每个中层干部一份,让我十分感动。(www.xing528.com)
虽然中午他还有一件急事要外出,但他非要留我用餐,根据我的工作日志记录,是公司企划部主任杨淼、副主任刘定国、办公室副主任林虹以及袁亮等接待陪我用餐的,我记得就在他们食堂,与他们的员工一样吃的套餐。晚上文轩连锁公司的赵总与谢宾经理又接我去共进晚餐。就是这次近距离近与王总的接触,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王总的印象,我也更关注他的改革举措和实践。之后我们又有好几次在会议上的交集,但是大家都行色匆匆,所以也就没有机会再坐下来做深入交流的机会。
没有想到的是4年后,传来了王总的不幸消息。那是2006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的前夕,我正在苏州去北京的火车上。夜里9点左右的时候,我在硬席卧铺上收到《新闻出版报》的一位记者、也是我非常熟悉的朋友的短信,短信就六个字:“王庆车祸身亡”。我无法相信这个事实,当即给四川两个出版社的社长发去短信求证。回复的内容是残酷的,确认了王总车祸遇难。我实在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在隆隆的火车上,我一夜难眠,与王总座谈交流的场景老是在我眼前展现。到了北京,入住宾馆后,我没有再休息,直接打开了电脑,写下了我对王总悼念的文字,挂在我的博客上,没有想到的是这是全国第一篇悼念王总的悼文。《出版商务周报》后来出了一个专版悼念王总,从网上搜到我这篇文字转发在专版上,可当时的编辑并不知道“吴韵楚风”就是我,是后来我与他们的总编辑欧宏女士谈起,他们才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