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諫簋》为夷王五年器,且與四年《盨》冊命地點、佑者及冊命典禮之史官皆近。故此,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四年《乘盨》曆日反映的則是厲王四年建子或建寅,若與厲王三年曆譜貫通考慮,四年《乘盨》符合建寅为正的條件且能前後貫通,建子則與上一年相抵牾。又,四年《盨》合于厲王四年建丑为正的條件,亦能前後貫通。
为了貫通考察厲王三年(前876)之銅器《師兌簋乙》《師晨鼎》《師俞簋蓋》及《頌鼎》,我們特將是年曆譜及相應銅器反映的實際天象列敘如下:
子月丙子108分(乙亥22h53m) 十二月
丑月乙巳607分 丑正
寅月乙亥166分(乙亥12h54m) 二月注1
卯月甲辰665分(甲辰22h43m) 閏
辰月甲戌224分(甲戌17h26m) 三月注2
巳月癸卯723分 四月
午月癸酉282分(癸酉11h34m) 五月注3
未月壬寅781分 六月
申月壬申340分 七月
酉月辛丑839分 八月
戌月辛未398分 九月
亥月庚子897分 十月
闰月庚午456分 十一月
注1:《師兌簋乙》:“隹三年二月初吉丁亥(當为乙亥朔)。”(《大系錄》150)
注2:《師晨鼎》《師俞簋蓋》:“隹三年三月初吉甲戌。”(《大系錄》99、100)
注3:《頌鼎》:“隹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差半日)。”(《大系錄》45)
《師晨鼎》:
《師俞簋蓋》:
《諫簋》:
子月庚子12分(己亥18h18m) 十二月
丑月己巳511分 丑正(www.xing528.com)
寅月己亥70分(己亥06h31m) 二月注1
卯月戊辰569分
辰月戊戌128分
巳月丁卯627分
午月丁酉186分
未月丙寅685分
申月丙申244分
酉月乙丑743分
戌月乙未302分
亥月甲子801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