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圭山镇
(一)镇简介
圭山镇位于石林县东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36公里。东部和南部分别与泸西县、弥勒市接壤,北部与陆良县、西街口镇接壤,西部与长湖镇相连。全镇国土面积320.3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60.35%,耕地面积41338.5亩。境内有丰富的煤、铁、铅、锌、硫等矿藏及海棠、花岗岩、青石等石材。全镇辖14个村民委员会,53个村民小组,人口共9054户2559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60%。2017年,圭山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797元。圭山镇被多次评为云南省卫生镇,是国家级生态镇、云南省文明小城镇、首批云南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基地和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圭山镇是石林县的农业大镇,已具备规模化种植基础,拥有“圭山山羊”国家地理标志。农业产业种养殖类型多样,具备农业产品初级加工条件。煤炭产业亟待转型升级。由于交通不便、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旅游业发展受限。
基础设施:全镇农户基本通水通电,由于地处高海拔山区,乡村交通不畅,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全覆盖。
生态环境:圭山镇森林覆盖率较高,是国家级生态镇、省级卫生镇,拥有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但由煤矿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亟待修复。
文化基底:圭山镇90%的少数民族人口属于彝族撒尼支系,以糯黑村、矣美堵等为代表的特色村寨承载着石林县的彝族文化特色。圭山镇也是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村庄治理:镇内建有司法所,每个村委会及自然村均制定了《村规民约》,乡村治理水平较高。农村劳动力外流情况严重,劳动力短缺。
生活条件:村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万元,家庭基本生活设施基本完善,现代化生活设施有待提升。
(三)优势和特点
圭山镇在县域生态空间格局里属于水源保护地和生态修复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紧邻石泸高速公路圭山联络道和九石阿旅游专线,拥有较强的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丰富的民族文化及红色文化资源,可发展农旅及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较大。
(四)发展定位
圭山镇是融合红色文化体验、观光采摘休闲和民俗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绿色生态镇。
(五)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
重点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优质高产低耗的绿色农业。推动石材、煤炭等矿产开发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推动农旅及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
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积极联动“圭山—长湖”区域内的景区资源、民俗资源、农业资源和森林资源组合开发,带动圭山镇经济社会全面兴旺。
(六)重点任务
1.加快编制《圭山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大力度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强化村庄规划管控,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2.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保障村庄道路全部硬化。
3.完善设施配套,改造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及公共厕所等设施。
4.提升人居环境,实施村庄道路绿化亮化工程。
5.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做强农业产业。补齐农业设施短板,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6.推动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农旅和文旅融合产业。推动红色旅游基地及乡村旅游设施等的建设。
(七)示范推广内容
美丽乡村的建设与阿诗玛文化融合发展的典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实践基地。乡村生态保护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乡村环境整治的示范。
二、鹿阜街道上蒲草村委会上蒲草村
(一)村庄简介
上蒲草村位于石林县城东部,距县城3.5公里。全村有农户425户,1460人。国土面积2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14000亩,耕地面积1637亩,人均耕地1.2亩,以第一产业为主。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依托彝族文化发展的第三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设施不完善。
基础设施:全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和网络“六通”,进村道路及村内道路硬化全覆盖,紧邻县城但缺乏公共交通设施。
文化基底:上蒲草村是距县城最近的一个彝族村落,也是“圭山武装革命根据地”重要据点,彝族文化底蕴丰富,歌谣、戏剧等文化艺术题材丰富。村内有名木古树、百年老宅分布,保留一幢阿诗玛文化婚礼体验宫。现有省级、市级及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人,所带徒弟达到140多人,对石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村里业余文艺队活跃,是县级民族文化活动中的中坚力量。由于缺乏开发与包装,目前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发挥。
生活条件:村集体经济较薄弱。
(三)优势和特点
上蒲草村是云南省打造文化农庄的试点,是县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也是离县城较近的民族特色村。村庄有丰厚的民族民俗传统文化积淀,传统风貌保存完整,村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人居环境优美。
(四)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
重点发展方向:依法有序推进土地流转,稳定扩大杨梅、辣椒、冬葵等特色种植面积。积极引导村民发展规模化养殖,逐步优化畜禽结构。以1600亩杨梅种植区为支撑,扩大种植规模,创建杨梅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构建产业化经营体系。发展民族乡村生态旅游,以“家家是传习馆、户户是加工坊、楼楼是展销点、个个是文化人”的特色文化农庄发展为切入点,发展彝族文化旅游产业。
发展目标:到2022年,把上蒲草村打造成为“农业+文化+旅游”乡村休闲旅游点,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业发展初见成效,乡村人居环境得到重大改善。
(五)重点任务
1.加快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大力度推进村庄规划的实施,强化村庄规划管控,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2.规划建设村内交通线路,对进村道路及村内道路进行改造拓宽。
3.新建农房排污管道及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完善提升垃圾分类收集。
4.改善村内景观环境,实施村庄庭院绿化及村庄道路亮化工程。修缮保护村庄传统民居及村中老宅。建设文化广场。
5.补充完善文化展示、宣传和产业经营等相关设施。
(六)示范推广内容
实施规模化种养殖。发挥彝族文化的传播带动作用。推动“农业+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乡村休闲旅游。
三、鹿阜街道阿乌村委会上赵公庄村
(一)村庄简介
上赵公庄村属于半山区,距离村委会1.5公里,距县城4公里。国土面积1.59平方公里,有2700亩耕地,100余亩林地。全村有农户151户,412人。农民收入以第一产业和外出务工为主。主要种植蔬菜、林果及苗木等经济作物。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条件较好,村内建有石林阿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及蔬菜交易市场,拥有萝卜种植基地、蔬菜基地、刺绣厂、籽种厂、酱菜厂、面条厂和养殖场等。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明显,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链,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缺乏电商平台等网络销售平台。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齐全。已开展路平、水清、灯亮、村净、景美、民富、新农村、美丽乡村及清洁乡村等工程。村内建有阿乌村小学及文体小广场。建有标准化卫生公厕6座、标准垃圾房4座、氧化池1个和污水管网1500米,安装100盏太阳能路灯。完成全村风貌改造。村庄治理:村庄制定实施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门前三包制度》等卫生环境考核制度,聘请近50名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五保户以及轻度残障群众,作为村组保洁员,保持村庄道路、公共场所干净整洁。同时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组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建房管理制度》等数十项制度,引导村庄发展。
(三)优势和特点
上赵公庄靠近县城和高铁站,交通区位较好。人均耕地面积较高,产业基础较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已基本纳入县城统一管理,乡村治理水平较高。可为石林县其他城郊融合型村庄提供发展方向。
(四)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
重点发展方向:提升产业水平,打造县城“菜篮子”基地。创建农业产业品牌,打造农业产业链。搭建创业就业平台,优先进行农民就业及就业转移培训,与城镇失业人员享受同等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以“民主法治廉政文化广场”建设为契机,完善“民俗农耕博物馆”的建设。
发展目标:承接城市外溢功能,积极融入县城。引导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与县城共享,实现城乡统筹。村民能完全纳入县城社会保障体系及城镇就业体系,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同期全县人均水平。
(五)重点任务
1.加快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大力度推进村庄规划的实施,强化村庄规划管控,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2.在已有蔬菜基地及萝卜基地基础上,加强农机农艺结合,推广机械开沟、埋墒、播种及无人机喷药等机械操作技术,建设旱作农业及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设施。
3.打造蔬菜储藏加工包装运输一体化产业模式,在现有蔬菜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建设村庄农产品电子商务直供平台和绿色产品库,同时新建一座蔬菜储藏冷库。
4.引进专业人才。招聘电子商务及管理营销人才,对村庄电商平台及集体经济进行管理运营。
5.丰富村民文化生活。鼓励村庄组织村庄文艺队,在节庆日自办文化活动。
6.完善设施配套,改造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六)示范推广内容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城镇统一管理。村庄产业由农业合作社引入专业人才统一管理。打造储藏加工包装运输一体化产业模式,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村庄人口融入城镇。
四、石林街道彝族第一村(五棵树村)
(一)村庄简介
五棵树村距县城5千米,国土面积0.32平方千米,有耕地327.32亩,人均耕地0.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23户,1177人,其中农业人口715人,劳动力696人。农民收入以旅游服务为主。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村庄已形成以彝族民族文化和斗牛、火把节等节庆为吸引点的旅游产业,并配套一定规模的旅游服务设施,村内建有42户民宿、
12户餐厅和2户茶吧,但业态较为单一。村庄紧邻石林风景区,但与其交通联系不畅,未能有效承接风景区旅游接待等服务功能。村内已建电商平台,但发展动力不足,不能满足村内旅游产品(主要是彝族刺绣)向外推广的需求。
文化基底:是石林景区周边一个彝族村寨,彝族撒尼传统文化保存较完整,具有悠久浓郁的地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村内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馆和斗牛场等文化活动场地。但撒尼文化受到现代文化冲击,婚庆、节庆等汉化现象较明显。
基础设施:村庄内基础设施基本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村庄内道路供水、污水设施配套完善,路灯按照服务半径配置完善。村内建有社区服务中心、村卫生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教育服务主要依托县城内的石林小学和石林中学。由于建设初期设施配套未考虑村庄旅游功能,出现供电量不足、排污设施不能承载排污量、垃圾运送不便、旅游停车场不够用等问题,导致村庄旅游发展受限。
村庄治理:已制定《村规民约》《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制度。村内建有保洁志愿者队伍1支共50人,主要负责村内道路及公共场所的卫生。
生活条件:2017年,村庄集体经济为700多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万,生活较为富裕。
(三)优势和特点
五棵树村是石林风景区周边的村庄,旅游区位较好,依托撒尼文化及彝族村落风貌吸引了一定的游客量,彝族文化展示宣传效果较好,同时已发展一定数量的餐饮、住宿等旅游配套设施。村庄基础设施配套较为齐全,村支书领导治理水平较高。村委会已成立公司,形成以“党建+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全村发展旅游业。
(四)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
重点发展方向:在严格遵守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石林风景名胜区的相关管理条例下,探索主动融入石林风景名胜区发展,承接景区旅游服务,打造新型旅游项目。加强对彝族撒尼文化传统习俗保护和传承,充分发展民宿、客栈,推动发展形成“民俗村、民俗户”体系的彝族民俗(婚嫁、节庆、祈福、饮食、居住等)文化体验产业。
发展目标:村庄主动服务和融入石林风景名胜区,结合景区挖掘村庄文化特色,明确、巩固村庄作为西南地区融合彝族撒尼文化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区域性村寨文化中心的地位,努力建设成为云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彝族撒尼特色村寨。
(五)重点任务
1.加快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大力度推进村庄规划的实施,强化村庄规划管控,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2.促进彝族刺绣产品商业化,打造1个彝族刺绣电商平台。保护传承撒尼文化,逐年累计完成对650人次的民族文化传承知识培训。保护村庄空间格局、建筑风貌、传统文化习俗和文化工艺品的原真性,建设1个民族文化交流平台。
3.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合理配置旅游接驳车,建成1条连接石林景区的旅游专线。
4.合理预测旅游人口,对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及旅游厕所进行增量扩容。改造建成4座3A级旅游厕所,保障村民及游客产生的污水和垃圾能全收集全处理。
5.对变电站进行扩容,满足未来游客的用电量需求,实现村庄外部区域内Wi-Fi信号全覆盖。
6.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APP,建设智慧停车场和智慧导向牌等旅游设施。
(六)示范推广内容
充分挖掘村庄特质,发挥区位优势,承接石林景区旅游服务,发展民俗客栈及餐饮接待服务。建立“党建+公司+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鼓励村民入股分红。合理预测旅游人口规模,建设与之规模相适应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五、石林街道和摩站村委会寺背后村
(一)村庄简介
寺背后村位于石林街道西北边,距石林街道政府驻地4公里。国土面积4.66平方公里,有耕地2442.2亩,其中人均耕地4.75亩。全村有农户145户,514人,其中劳动力318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90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村庄地处石林台创园园区和乃古石林景区腹地,紧邻九石阿公路旅游专线,但未能受园区、景区及交通优势的带动,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
文化基底:村庄是一个较典型的纯彝族居住的民族特色村寨,建有民族农村书屋,旅游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但村庄周边汉族寨子较多,撒尼文化受现代文化冲击严重,婚庆及节庆等汉化现象较为明显。
生态环境:位于石林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内,村庄建设发展严重受限。基础设施:农村道路、供水、供电、垃圾、公厕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基本齐全。教育、医疗及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能覆盖村庄。缺乏旅游配套设施。
村庄治理:村庄制定了《村规民约》《寺背后村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建房管理制度》《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引导村庄发展。生活条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石林县处于末端位置。
(三)优势和特点
寺背后村是彝族高度集聚的村庄,村内还留存原始淳朴的民族文化。村庄位于台创园腹地,紧邻石林风景区乃古石林景区和九石阿旅游专线,具有较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距昆曲高速公路、昆石高速公路收费站仅5公里,距离南昆铁路火车站仅3公里,有较高的资源禀赋及稳定的客流量,但建设发展受限。
(四)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
重点发展方向:建立系统的规划策划体系,保障项目落地。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以旅游景区的要求完善村民生活基础设施配套。借助台创园和乃古石林的辐射影响力,依托九石阿旅游专线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结合乡村旅游推动农业产品、文化产品及乡村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发展。
发展目标:发展以原生态餐饮业、原生态采摘观光果园、民族刺绣及民俗风情客栈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形成石林特色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五)重点任务
1.加快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大力度推进村庄规划的实施,强化村庄规划管控,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2.统筹协调民居建筑风貌,硬化村内村庄道路,对道路及建(构)筑物进行创意景观设计。
3.完善设施配套,改造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及公厕设施。
4.规划建设停车场、游客服务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部分民居改造为精品高品质民宿和餐馆。配套建设旅游厕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5.加快村民“农转旅”的专业培训,吸纳当地村民参与旅游产业发展。
6.建立健全政府、村民、社会力量的共享机制。
7.通过闲置用地的整治和村庄用地的合理布局,保障建设用地。
(六)示范推广内容
借助区位优势,探索发展石林特色的“旅游+”的经济发展模式。
六、板桥街道板桥村委会邓家山村
(一)村庄简介
邓家山村属于坝区,位于板桥街道东边,距离村委会2.5里,距离板桥街道政府驻地2.5公里。有耕地99.5亩,其中人均耕地1.03亩,有林地50亩。全村有农户30户,102人。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为主。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村内主要为第一产业,以葡萄、板栗、红梨等种植产业和畜牧业为主。产业与板桥街道互融互补程度不高。
文化基底:村内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红色文化传承氛围不足。基础设施:村内水、电、路、有线电视及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基本健全,但村内道路狭窄。果园内的水、路基础设施较差。村内缺乏党支部及村组活动场所。
村庄治理:村内已制定的《村规民约》得到贯彻落实,实施“红黑榜”管理。村庄规划建设有序开展。村庄主要道路、公共场所承包给专人打扫,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等制度健全。
生活条件: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石林县平均水平。
(三)优势和特点
邓家山村毗邻石锁高速板桥出入口,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距离石林西站仅4公里。村内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利用丰富天然栎树林和水资源,可发展“小而精”的休闲农业产业。
(四)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
发展方向: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等旅游产业,打造乡村农家乐,建设民宿。设置集中养殖区,整合村内养殖户,发展规模化及现代化禽类养殖基地。
发展目标:将葡萄为主的水果种植产业及肉牛养殖业作为村庄支柱产业,户均经济林果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庄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民间文化队伍不断壮大。
(五)重点任务
1.加快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大力度推进村庄规划的实施,强化村庄规划管控,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2.在已有产业的基础上,扶持葡萄种植、肉牛养殖产业,不断改善果园基础设施条件。
3.完善设施配套,改造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4.以保护村庄空间格局、建筑风貌、传统文化习俗、文化工艺品的原真性原则,发展乡村旅游。
5.打造村后风景树林,建设文化活动中心。
(六)示范推广内容
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实现生态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协调发展。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采用“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培养村内劳动力成为农业种植技术人员。实现葡萄规模化种植、控制农残、产出标准化以及市场化运作。(www.xing528.com)
七、长湖镇宜政村委会阿着底村
(一)村庄简介
阿着底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1千米,距离长湖镇政府驻地6.5千米,国土面积7.45平方千米。有耕地2989亩,人均耕地8亩。全村农户83户,375人。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烤烟种植405亩,玉米种植500亩,苹果2000余亩。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部分村民发展第三产业的旅游服务产业。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村庄彝族刺绣被列入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有刺绣成员2000余人,年生产总值达200余万元。村内有9家农家乐,以“彝家乐”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正蓬勃发展。村内苹果种植2000余亩,以秦冠、红富士、红蕗(红钻、黑钻)等品种为主。
文化基底:村庄历史悠久,是一个彝族撒尼支系高度集聚的村庄,是阿诗玛的出生地,村内建有阿诗玛传承馆,“六个一”民族文化氛围浓郁。同时建有党员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民族文化活动广场和旅游厕所等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基础设施:村内水、电、路、有线电视及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已建太阳能路灯60盏,标准化卫生公厕3座(包括2A级旅游厕所一座)。同时建有多功能活动广场、舞台及农特产品销售间。
“六个一”:“一诗”是叙事长诗《阿诗玛》、“一影”是中国第一部彩色音乐电影《阿诗玛》、“一歌”是《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一舞”是彝族撒尼大三弦舞、“一节”是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一绣”是阿诗玛刺绣品。
生态环境:全村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有1片密枝林,是原始生态文明和现代文明发展和谐融合的体现。
村庄治理:已制定了《村规民约》《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制度,引导村庄发展。
生活条件: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346元,生活设施条件有待提升。
(三)优势和特点
阿着底村地处石林风景名胜区三级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村庄交通便利,豆金公路从村边通过,距九石阿旅游专线仅4公里,距长湖风景
区仅6公里。村内彝族撒尼文化浓厚,是省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云南十大刺绣名村和市级特色村,同时也是国家级及省文明村、省卫生村、文化惠民示范村、昆明市民族团结示范村、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村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阿着底民族民间刺绣被列入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产品加工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条件优越。村内已建有9家特色农家乐和1个彝族刺绣加工厂。苹果产业在县域内已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销售口碑,具有品牌化发展规模和经营基础。村庄自治基础较好,乡村治理模式地域性明显。
(四)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
重点发展方向:重点打造阿着底苹果品牌,巩固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服务业和民族刺绣产业。通过吸引或培育农村电商人才,销售农特产品和刺绣产品。通过网络营销扩大农家乐的知名度和刺绣等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着力打造以餐饮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旅游+”模式开发一批文化休闲、生态观光、特色培训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发展目标:推进阿着底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注重乡村旅游与农家乐、彝族文化、特色餐饮、民俗客栈、特色培训及休闲度假等产业的融合,延伸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服务链条。
(五)重点任务
1.加快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大力度推进村庄规划的实施,强化村庄规划管控,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2.采取“乡村+企业+互联网”的运作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和鼓励农户入股的方式,重点打造彝族刺绣乡村文化特色品牌,改造更新现有刺绣加工厂,快速融入县级文化工艺品网络交易平台。以阿着底村彝族风情特色村寨建设为主题,配建1个游客服务中心。改造乡村民居,打造5家民宿客栈,将全村打造成为阿诗玛文化旅游主题村。
3.推动苹果产业的绿色无公害生产。继续推动苹果特色产业发展,建设3000亩苹果产业示范基地,新建1个苹果交易市场。建立1支“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团队。充分利用电商及“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强化阿着底苹果品牌市场营销。加快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推动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苹果适度规模经营。
4.完善设施配套,改造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建设30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新建旅游公厕1座,改造提升乡村旅游公厕1座,铺设污水管网3公里。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
5.完善村内路网建设和硬化,硬化村内道路13公里。改线农村客运线路在阿着底停靠,并增加线路班次。以村庄旅游服务容量为标准,合理预测村庄用水、用电量。
6.组建村级医疗队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7.保留并保护密枝林,补充建设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项目。
8.开展“文化自信”下乡活动,组织青壮年和老年群体文化培训,开展民族干部和民族宗教干部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组织现有村庄文化活动队伍,开展公益性和商业性的文化活动。
(六)示范推广内容
发挥民族刺绣工艺品产业带头人引领作用,重点打造彝族刺绣加工产业,完善彝族刺绣交易体系。巩固发展苹果产业、完善农业体验项目。实现村庄文化特色化发展,将阿诗玛文化运用在村庄风貌、村内景观文化设施小品及文化旅游项目。
八、长湖镇蓑衣山村委会蓑衣山村
(一)村庄简介
蓑衣山村属喀斯特地貌。距石林县城17千米,距长湖镇政府驻地11千米。基本农田面积2067亩,集体山林22060亩。全村有农户408户,1739人。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村庄以种植玉米、烤烟及高原云耳等农作物和养殖猪、牛、羊等牲畜第一产业为主。主要以高原云耳和优质烟叶为代表,已成立了高原云耳专业合作社和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高原云耳吊种大棚25个,黑木耳育菌研发基地一个,年产黑木耳3万公斤,年产菌袋600万个。受保护区限制,可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匮乏,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缓慢。
文化基底:蓑衣山村是典型喀斯特地貌的传统彝族村落,是一个彝族撒尼和阿细文化相融合的高度聚居民族村,民族文化历史深厚。
基础设施:村内主要道路已硬化,建有民族文化活动场所2个,民族文化传习馆1座,健身娱乐广场2个,停车场1个、休闲亭4座、公厕2座、旅游厕所1座,村庄已实现太阳能路灯全覆盖。但缺乏旅游配套设施。生态环境:蓑衣山村位于石林风景名胜区南部,村内自然原生植被生态保护较好。村内广泛开展的“绿色家庭”“生态庭院”等创建活动,极大的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有效改善了村容环境。已开展村庄绿化和道路亮化工程。
村庄治理:村党政班子带领全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革陋习、树新风”等活动,文明新风、睦邻友好、邻里团结、互助互爱等良好村庄风气已形成。
生活条件: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33元。
(三)优势和特点
蓑衣山村优势产业突出,已形成以高原云耳为代表的主导产业。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备,以盆景石林和密枝林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丰富。村内文化底蕴深厚,以彝族密枝节为代表的重要民族节庆活动得到广泛宣传。石锁高速在蓑衣山村建有服务区和出入口,交通便利。
(四)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
重点发展方向:保留传统的烤烟、黑木耳及玉米种植业,重点打造向日葵、金盏菊和油用牡丹为主的花卉种植业,并辅以桃、梨、柿等为主的水果种植业,形成花海果林观光、瓜果采摘体验及有机蔬果购买的产业链;壮大高原云耳产业和黑山羊养殖业规模,促进黑山羊、花卉和水果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逐步发展盆景和撒尼民俗手工艺品等制作工艺。挖掘密枝探秘文化,形成撒尼婚俗体验、斗牛竞技活动和撒尼歌舞演艺等文化旅游产品。依托蓑衣山的自然景观,形成喀斯特地貌观光、喀斯特山地骑行等生态旅游产品。
发展目标: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体系,通过“旅游+”全面带动村庄产业发展。
(五)重点任务
1.加快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大力度推进村庄规划的实施,强化村庄规划管控,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2.做好旅游规划,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引进有相关经验的企业共同开发运营,完善相关的政策依据,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3.建设以彝族文化为主题的商业步行街、特色小吃街及娱乐文化体验街,连接蓑衣山传习馆、洗麻塘、外围石林及密枝山旅游文化公园。
4.完善设施配套,改造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及公厕设施。改造30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新建2A级旅游厕所1座,改造提升乡村旅游厕所1座,铺设污水管网3公里。推动集体经济分拨垃圾收集处理队伍建设,实现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
5.完善村内路网建设和道路硬化,硬化3公里村内道路。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道路、交通物流网络、水利基础设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能源结构调整、信息网络建设等项目的建设。
(六)示范推广内容
推动规模化种植及养殖,依托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挖掘生态文化旅游产品。通过“旅游+”的形式全面带动村庄产业发展,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自然景观旅游与民族文化体验结合的乡村旅游体验区。
九、圭山镇糯黑村委会大糯黑村
(一)村庄简介
大糯黑村位于石林县圭山镇西北部,距圭山镇政府驻地4千米,距石林县城30千米。村庄交通便利,九石阿旅游专线穿境而过。全村国土面积20平方千米,有农户272户,1006人。农民收入以发展烤烟、玉米等业为主。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大糯黑村已具备一定的旅游接待基础,共有5户农家乐和8家客栈,建有可提供500多人同时就餐的餐馆。
文化基底:村庄是以彝族石板房民居建筑为特色的彝族村落,至今仍然延续着古老的彝族风俗习惯。村内民族特色突出,享有“彝族大三弦第一村”“圭山彝区第一校”“七彩包头第一村”“彝族碑刻第一村”等美誉。红色文化鲜明,村内有盘江报社旧址等红色革命旧址。
基础设施:已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道路硬化、农家乐改造提升、特色民居建设、游客中心广场建设及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
村庄治理:村内已制定《村规民约》,同时制定了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等管理制度,已做到环境卫生定期专人打扫,保持村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整洁。
生活条件: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411元,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300万元,村集体资产1873万元,村集体收入1.06万元。
(三)优势和特点
大糯黑村传统文化保护得较好,村内98%的建筑物都是典型的传统石板房,是一个全部由石头建起的彝寨。村内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浓郁,村庄空间格局完整,建筑特色统一,生态环境基底良好。
(四)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
重点发展方向:以传统文化产业的特色化发展为突破点,带动大糯黑村的产业振兴和文化繁荣。推动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维持密枝林生态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关系。健全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民族文化队伍。
发展目标:把交通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和民宿休闲品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大糯黑全体村民变成股民,成立石头寨乡村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五)重点任务
1.加快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大力度推进村庄规划的实施,强化村庄规划管控,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2.加快推进生态宜居村庄建设。改造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湿地公园,增加村庄绿化,推动人饮管网改造,改善村容村貌,对村内石头墙、石板路、盘江日报旧址、边纵司令旧址、民居等进行修复改造。
3.推动村庄产业振兴,成立村庄乡村旅游管理公司,对村庄内旅游设施进行优化升级。
4.支持发展村庄农家乐和民宿客栈。
(六)示范推广内容
挖掘村庄特质,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建立“党建+公司+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推动村民进行入股分红。合理预测旅游人口规模,配套与之规模相适应的旅游服务设施。
十、圭山镇和合村委会矣美堵村
(一)村庄简介
矣美堵村位于圭山国家森林公园半山腰,森林覆盖率90%。村庄国土面积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83.18亩,集体山林218亩,集体房产7间。全村有农户46户,146人,为纯彝族村寨。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烤烟和玉米的种植。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以农业产业为主,但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目前正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村内有3家农家乐开办营业。
文化基底:矣美堵村的彝青人是世居彝族支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迷人的彝族风情,但保护开发程度较低。
生态环境:村内生态环境基底好,但未建立科学有效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利用机制。
基础设施:入村主道和村内所有入户道路均已硬化,满足通车。村内已安装太阳能路灯15盏,风貌改造7560平方米,宜居房建设31户。集中建盖维护蓄水池,人畜饮水得到保障。村内设有垃圾池。
村庄治理:村内已制定《村规民约》。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三)优势和特点
矣美堵村位于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入口处,地理位置优越,依托圭山登山栈道吸引了较多的登山爱好者和游客,已经成为圭山休闲旅途中的必经服务点。村内传统文化保留较好,是圭山镇唯一一个彝族彝青人聚居的村落。村内主要分布红、黑土壤,适合发展高原特色养殖业。
(四)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
重点发展方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依托区位、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
发展目标:不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美化人居环境,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以绿色生态建设为发展战略,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提高综合人文环境,将矣美堵村打造成宜居宜游的旅游示范点。
(五)重点任务
1.加快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大力度推进村庄规划的实施,强化村庄规划管控,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2.提升改造进村道路,修缮村庄饮水调节池,改造村庄入户自来水管道,实施村庄道路亮化工程。
3.完善设施配套,改造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4.建设村庄游客休息中心并配套停车场。
5.提升村庄风貌,建设生态公园。
(六)示范推广内容
充分利用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吸引力,发挥自身区位优势,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及旅馆,吸引游客。整合村内的生态旅游资源,规范村区内各种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行为,促进村区内生态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协调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十一、西街口镇芭茅村委会路花村
(一)村庄简介
路花村距石林县城45千米,国土面积9.83平方千米,基本农田面积602亩,经济作物66亩,集体山林6463亩,森林覆盖率75.8%。村庄属山区地貌,境内主要分布砂砾土壤。全村有农户198户,593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人生果等水果的种植。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村内产业以种植人参果为主,并拥有“中国人参果第一村”美誉,目前,村内建设了1个人参果育苗中心,人参果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亩产1吨,为全村农民带来近15000元的人均收入,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
文化基底:村内居民以彝族为主,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村内有着上百年的斗牛历史,最具民族特色代表性的大三弦舞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女子摔跤,每年有着丰富的彝族民俗活动。目前正在建设“民族传习馆”。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较好,农村道路、供水、供电及垃圾、公厕及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完善。有天然的积水塘满足人畜安全饮水。已建成门前凹坝塘,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和农业用水问题。农户联通道路已安装太阳能路灯。
村庄治理:村内制定了《村规民约》《村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公共设施管理办法》等制度。群众爱护环境卫生意识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较高。
生活条件:全村已达“四通六有一降”标准,实现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万元,家庭生活设施基本完善。
(三)优势和特点
依托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优势,路花村的“路花人参果”品牌已稳步推进。人参果品质、种植技术不断提高。村内文化资源丰富,彝族大三弦、女子摔跤、传统斗牛文化汇聚于此,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潜力巨大。
(四)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
重点发展方向:打造“路花人参果”品牌,建设人参果农业服务点,发挥“一村一品”优势,汇集地方高原农特产品,形成特色农产品种植中心。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美化乡村环境,鼓励服务业发展,增强村庄招商、接待和服务能力。
发展目标:以人参果产业发展为核心,打造大规模种植中心,并不断扩宽人参果产业集群,打造“中国人参果第一村”。
(五)重点任务
1.加快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大力度推进村庄规划的实施,强化村庄规划管控,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2.完善人参果产业基础设施。硬化人参果市场道路、建设给水管网。
3.改善村内人居环境,修缮村内老礼堂,改造村庄风貌。
4.完善设施配套,改造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六)示范推广内容
依托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作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产业,建立农产品品牌。以彝族文化为纽带,保护和传承民俗民间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
十二、大可乡南大村村委会南大村
(一)村庄简介
南大村属喀斯特地貌,距大可乡政府驻地13千米。全村有农户有农户219户,811人。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以蔬菜、蚕豆、玉米和水稻等为主的农产品及以枇杷、板栗、核桃、杨梅、桃子和柑桔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位于大可河源头,现有小(一)型水库1座(白龙潭水库),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是南大村村委会种植烤烟、水稻、玉米等粮烟生产的主产区,同时发展以花椒、板栗、核桃、蔬菜为主的果蔬产业。
文化基底:南大村具有典型的集镇特色,是弥勒、华宁、宜良和石林交汇地区重要的赶集地区。现状仍保留有南大村革命据点,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文化。
基础设施:村内拥有2条通往弥勒西一、西二镇的通边公路,鹿平公路横穿村庄,交通便利。正在建设1个农贸市场、1个综合交易市场及1个牲畜交易市场,为进一步规范提升南大村集镇打下基础。
村庄治理:村庄已制定了《村规民约》,充分发动党员群众参与。依托集镇优势,组织老年协会在每个赶集日打扫集市卫生。
生活条件:2017年,全村经济收入105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贫困群众已实现全部脱贫。
(三)优势和特点
南大村地处石林县与弥勒市的交界处,是石林通往弥勒的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大可乡的“南大门”。村庄可依托水库大力发展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村内物产资源充足,产业发展多样,集市历史悠久。现已成功创建为市级农业创业示范村、党员实训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
(四)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
重点发展方向:依托集镇和农贸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依托得天独厚的水源、气候和土地等自然条件,加快发展花椒、蔬菜、板栗、核桃等特色产业,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巩固提升烤烟产业。加快文化、教育和体育等文教事业发展,着力挖掘红色革命文化和篮球文化,打造“篮球运动小镇”。
发展目标:推行规模化种养殖结合,丰富农业产业链。打造商贸物流集市,构建商贸特色村庄。
(五)重点任务
1.加快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大力度推进村庄规划的实施,强化村庄规划管控,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2.完善设施配套,改造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3.建设辐射三州四县的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发展商贸服务业,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业和养殖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六)示范推广内容
通过发展商贸服务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利用养殖小区收益和市场交易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