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徽州:青瓦白墙,消逝的文化印记

徽州:青瓦白墙,消逝的文化印记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游黄山白岳不果》错落的马头墙,规整的青石路,构筑了徽州村落的典型意象。古徽州在安徽省的东南部,包括“一府六县”,即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不过,白色的墙面有其实际的作用,因南方霪湿,白石灰粉刷的墙面有吸湿防潮之用。20世纪50年代,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前往安徽歙县调查。徽式建筑中,以民居、祠堂和牌坊为“三绝”,而以宗祠为中心展开。

徽州:青瓦白墙,消逝的文化印记

欲识金银气,

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

无梦到徽州

——汤显祖《游黄山白岳不果》

错落的马头墙,规整的青石路,构筑了徽州村落的典型意象。徽式建筑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相比规模恢宏的皇家建筑,徽式建筑给人以宁静婉约的审美感受。

古徽州在安徽省的东南部,包括“一府六县”,即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现在人们所说的徽式建筑,就分布在安徽黄山、绩溪以及江西婺源等地。

徽式建筑。

歙县许村。

徽式建筑多依山傍水而建,吴日法《徽商便览·缘起》谓:“吾徽居万山环绕中,山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

徽式建筑给人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黑白灰三色的简约美感,使人仿若置身于水墨画之中。不过,白色的墙面有其实际的作用,因南方霪湿,白石灰粉刷的墙面有吸湿防潮之用。

20世纪50年代,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前往安徽歙县调查。在其后发表的《皖南歙县发现的古建筑初步调查》一文中,他认为歙县明代建筑能保存良好有这么几点原因:

1.地理方面。北乡与南乡相接,东南二乡都是陂陀起伏,只西乡一片平原、阡陌相联,有其优越的自然条件。

2.经济方面。自南宋起,歙人利用新安江向临安输出茶叶木材、炭、竹、笔、墨、纸等,获得初步的经济发展。其后则以茶与文具为经营的主要方面,足迹遍及南北各省。到清代,经商范围更扩展至饮食业与盐业。此外,从明代起,当地文风即盛,中科举和入仕途的人很多,这些人到年老回乡时,就大建住宅、宗祠,相互显扬夸耀,竟成为当地之风尚。(www.xing528.com)

3.宗祠都有祭田或公田,其收入可供修缮房屋之用。

4.皖南一带于明末未罹兵火,抗日战争中也甚少受到波及。使地方能保有一较长的安定局面。此外,当地艺术亦颇为发达(如新安画派和版画都著称一时),虽然与建筑直接关系较小,但在间接上促进了一般的审美观点。

可见徽式古建筑的保存有多方面的原因。

徽式建筑中,以民居、祠堂和牌坊为“三绝”,而以宗祠为中心展开。刘敦桢经调查,指出歙县宗祠有以下特征:

全部都是单层建筑,依照它的规模,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种。小型宗祠的平面,极像前面所说的四合院住宅。中型的,天井平面略近方形,周围绕以柱廊。大型宗祠最外面建有牌坊,其次是大门,再其次是享殿,最后面建有后殿。前后共计三进,每进的天井都施柱廊,但也有用四进的,整体布局采用左右对称形式,和一般寺庙极为相似。

安徽古村落。

古徽州宗祠。

作家吴组缃的笔下,徽州宗祠则是另一番景致:

祠堂前门是一片旷荒的废基,……柏堂走到阶沿上,抬头向那个巨大的长方形天井望一望。雨是稍稍缓和了,天依然没个晴朗的意思。天井里几块太湖石,一边拥着棵高出屋檐数尺的大柏树,一边是三株瘦长的天竹。雨点打在上面,淅淅飒飒地响,衬托得这郎当高大的周遭分外岑寂寥廓。

——《一千八百担》

至于民居,刘敦桢则将其描述为:

住宅分三合院与四合院两种。

三合院结构比较简单,大门内之天井略近方形,东西屋都是平房,仅北屋为二层楼房。四合院几乎全部为楼房。因当地夏季比较炎热,所以将天井平面改为东西长南北狭,并将东西屋改为东西廊,廊里设梯,通至上层。廊的面阔约一丈左右,进深以五六尺居多,八九尺的很少。所以北屋的面阔不论是三间或五间,冬季的阳光不会被左右廊所遮掩。至于南屋楼下,当中是门厅,左右为杂屋。楼上也只是作储藏室或其他次要房间,它的进深多以五架为度。总之,全体布局不但紧凑经济,而且同当地气候比较切合,可以看出在当初营建时是煞费苦心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