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甚至没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够见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汉代的时候,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最深。为了纪念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日本人,日本还将一些引进的中国食品以传播者的名字命名。中国饮食文化对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的影响也很大,其中以缅甸较为突出。茶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最大。

中华饮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甚至没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够见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那么,中国的烹饪原料、烹饪技法、传统食品、食风食俗等等,又是怎样传播到世界各地去的呢?

张骞出使西域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了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区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我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很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烤羊肉串。

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这条丝绸之路在汉代同样发挥着对外传播饮食文化的作用。例如,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今越南)一带。当时,大批的汉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粽子等食俗带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至今越南和东南亚各国仍然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

此外,我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也很大,这种情况大概始于秦代。据«汉书»等记载,秦代时“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这么多的中国居民来到朝鲜,自然会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朝鲜。汉代的时候,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最深。朝鲜习惯使用筷子吃饭,朝鲜人使用的烹饪原料、朝鲜人在饭菜的搭配上,都明显地带有中国的特色。甚至在烹饪理论上,朝鲜也讲究中国的“五味”、“五色”等说法。

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更大的国家是日本。公元8世纪中叶,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量的中国食品,如干薄饼、干蒸饼、胡饼等糕点,还有制造这些糕点的工具和技术。日本人称这些中国点心为果子,并依样仿造。当时在日本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唐果子就有20多种。

鉴真东渡还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了日本,日本人吃饭时使用筷子就是受中国的影响。唐代时,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还几乎把中国的全套岁时食俗带回了本国,如元旦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种菜,三月上巳摆曲水宴,五月初五饮菖蒲酒,九月初九饮菊花酒等等。其中,端午节的粽子在引入日本后,日本人又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作了一些改进,并发展出若干品种,如道喜粽、饴粽、葛粽、朝比奈粽等等。唐代时,日本还从中国传入了面条馒头、饺子、馄饨和制酱法等等。

中国菜对日本菜的影响很大。17世纪中叶,清代中国僧人黄檗宗将素食菜肴带到日本,被日本人称之为“普茶料理”。后来又有一种中国民间的荤素菜肴传到日本,称为“卓袱料理”。“卓袱料理”对日本的餐饮业影响很大,它的代表菜如“胡麻豆腐”、“松肉汤”等,至今还列在日本一些餐馆的菜谱上。

日本人调味时经常使用的酱油、醋、豆豉红曲以及日本人经常食用的豆腐、酸饭团、梅干、清酒等等,都来源于中国。饶有趣味的是,日本人称豆酱为唐酱,蚕豆为唐豇,辣椒为唐辛子,萝卜为唐物,花生为南京豆,豆腐皮为汤皮等等。为了纪念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日本人,日本还将一些引进的中国食品以传播者的名字命名。如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僧人泽庵学习中国烹饪,用萝卜拌上盐和米糠进行腌渍,日本人便将其称之为泽庵渍。清朝顺治年间,另一位日本僧人隐元从中国传入菜豆,日本人便称之为隐元豆。

除了西北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之外,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它扩大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泰国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加上和我国便利的陆上交通,因此两国交往甚多。泰国人自唐代以来便和中国的汉族交往频繁,公元9~10世纪,我国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的居民大批移居东南亚,其中很多人在泰国定居,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当地的影响很大,以致于泰国人的米食、挂面、豆豉、干肉、腊肠腌鱼以及就餐用的羹匙等等,都和中国内地的有许多共同之处。

在中国的陶瓷传入泰国之前,当地人多以植物叶子作为餐具。随着中国瓷器的传入,当地人有了精美实用的餐饮器具,这使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大为改观。同时,中国移民还把制糖、制茶、豆制品加工等生产技术带到了泰国,促进了当地食品业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对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的影响也很大,其中以缅甸较为突出。公元14世纪初,元朝军队深入缅甸,驻防达20年之久。同时,许多中国商人也旅居缅甸,给当地人的饮食生活带来很大的变革。由于这些中国商人多来自福建,所以缅语中与饮食文化有关的名词,不少是用福建方言来拼写的,像筷子、豆腐、荔枝、油炸桧、油条等等。

距离中国稍远的几个东南亚岛国,像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也不小。

菲律宾人从中国引进了白菜菠菜芹菜、莴苣、大辣椒、花生、大豆、梨、柿、柑桔、石榴、水蜜桃、香蕉柠檬蔬菜水果,菲律宾人还爱吃中国的饭菜,如馄饨、米线、春饼、叉烧包、杂碎、烤乳猪等,日常饮食则离不开米粉、面干、豆干、豆豉等,使用的炊具也是中国式的尖底锅和小煎平锅。菲律宾人特别爱吃粽子,他们不但端午节吃,圣诞节也吃,平时还把粽子当成风味小吃。菲律宾的粽子,造型依照中国古制,呈长条形,而味道则很像浙江嘉兴的粽子。

马来西亚在饮食文化上也受到中国的影响。据考证,马来人的祖先主要是来自我国云南一带种植水稻的民族,马来人的某些食俗同这些先民大有关系。例如,马来人的大米从种植到收获,都有类似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和礼仪。马来菜的烹制方法和中国菜相似。马来语中称作“塔夫”的中国豆腐,在当地十分受人喜爱,有些地方还把豆腐的色、香、味糅和在本土传统的咖喱菜中。

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印度尼西亚的影响历史悠久。历代来到印度尼西亚的中国移民,向当地人提供了酿酒、制茶、制糖、榨油、水田养鱼等技术,并把中国的大豆、扁豆绿豆、花生、豆腐、豆芽、酱油、粉丝、米粉、面条等引入印度尼西亚,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的饮食生活。

茶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最大。各国语言中的“茶”和“茶叶”这两个词的发音,都是从汉语演变而来的。中国的茶改变了许多外国人的饮食习俗,例如,英国人由于中国的茶而养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而日本人则由于中国的茶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道”。

【注释】

[1]«韩非子»。

[2]«礼记·礼运»。

[3]谯周«古史考»。

[4]恩格斯«反杜林论»。

[5]参见林乃棄«中国饮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页。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7]徐宗元辑«帝王世纪辑存»卷一。

[8]«逸周书·世俘»。

[9]«礼记·王制»。

[10]«史记·货殖列传»。

[11]伍献文«论殷墟出土之鱼骨»、«考古学报»第四期。

[12]林乃棄«中国饮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03—105页。

[13]王仁兴«中国饮食谈古»史树青序,轻工业出版社,1985年。

[14]见王仁兴«中国饮食谈古»,轻工业出版社,1985年,第14页。

[15]沈德符«敝帚斋剩语»。

[16]唐秉钧«文房肆考»。

[17]唐秉钧«文房肆考»。

[18]唐秉钧«文房肆考»。

[19]叶梦珠«阅世编»卷七。(www.xing528.com)

[20]叶梦珠«阅世编»卷七。

[21]引自«金文沽林»卷五上。

[22]«礼记·曲礼·郑注»。

[23]«礼记·礼运·郑注»。

[24]唐兰«古乐器小记»、«燕京学报»十四期第98页。

[25]«吕氏春秋·古乐篇»。

[26]«易·离卦»。

[27]«庄子·至乐篇»。

[28]«诗·陈风·宛丘»。

[29]«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0]«淮南子·说林训»。

[31]«新序·刺奢篇»。

[32]«盐铁论·散不足»。

[33]«诗·小雅·甫田»。

[34]罗泌«路史»。

[35]参袁济喜«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6页。

[36]郑樵«通志·乐略·乐府总序»。

[37]«乐论»。

[38]«荀子·礼论»。

[39]«荀子·礼论»。

[40]«二程遗书»卷18。

[41]«史记·乐书»。

[42]参见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43]同上,第5页。

[44]«孟子·告子上»。

[45]«老子»六十三章。

[46]«四气摄生图»。

[47]«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并序»。

[48]«礼记·内则»。

[49]«左传·昭公二十年»记晏子的话:“音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

[50]王充«论衡·自纪»:“师旷调音,曲无不悲;狄牙和膳,肴无澹味;然则通人造书,文无瑕秽。”

[51]葛洪«抱朴子·外篇·辞义»:“五味舛而并甘,众色乖而皆丽。”

[52]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汜。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53]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54]钟嵘«诗品序»:“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55]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56]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