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年龄班规则的组织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年龄班规则的组织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规则意识发展到规则“神圣不可侵犯”阶段后, 儿童开始注意到游戏的规则, 并模仿他人的规则行动。虽然在规则的实践中, 儿童仍然存在着自我中心的倾向, 但是他们开始接受这些规则, 认为这些规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取得胜利是每名游戏参与者的追求。追求结果是幼儿进行规则游戏的动力。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年龄班规则的组织

(一)小班规则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1.小班规则游戏的特点

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处在“动即快乐”的阶段,儿童对游戏中角色的动作、材料感兴趣,而且表现出“自我中心”,只对自己做的事感兴趣,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别人作比较。因此,该年龄的儿童不在乎游戏结果,也发现不了别人的违规,而且自己会破坏规则。如在捉迷藏游戏中,如果假装没有看到他,儿童自己会说:“我在这儿呢。”儿童不理解游戏规则的意义,只对躲藏这一动作感兴趣,至于结果无所谓。

2.小班规则游戏的指导要点

教师要为小班儿童选择规则简单,通过使用实物、玩具和简单的动作来完成的游戏。小班的规则游戏,有时游戏的情节本身就是规则,而且只有一种角色,大家有共同的游戏任务,如有主要角色,往往是教师扮演。教师在组织小班的规则游戏时注意多让儿童体验游戏动作的快乐,满足儿童对游戏过程的兴趣,还要在游戏过程中提出规则并提醒儿童遵守。

(二)中班规则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1.中班规则游戏的特点

中班儿童已具有规则意识,能够遵守规则并开始关注游戏的结果,这一阶段的儿童比较喜欢角色鲜明的互补性规则游戏。

2.中班规则游戏的指导要点

对于中班儿童,教师需要示范、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并在游戏中着重检查游戏玩法的掌握情况;要鼓励儿童关心并努力争取好的游戏结果,可开展规则简单的竞赛游戏。

(三)大班规则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1.大班规则游戏的特点

大班儿童能理解规则对于比赛结果的重要性,规则意识强且特别重视游戏结果,喜欢竞赛性的游戏。大班儿童能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并会关注其他儿童遵守规则的情况,发现违规者就会提出抗议,要求对违规者加以惩罚。因此游戏过程中的纠纷较多。大班儿童还喜欢改变游戏情节、游戏规则以增加游戏的新颖性。

2.大班规则游戏的指导要点

教师要为大班儿童选择需要运用一定策略、在认知上有一定难度的游戏。

指导大班游戏时,可以用语言讲解游戏,要求儿童独立地玩游戏,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争取最好的游戏结果。对游戏的结果进行评价,并可开展较为复杂的竞赛游戏。

【拓展阅读】

对幼儿规则游戏的探讨

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 规则游戏是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从事的游戏。规则一般是由成人事先制定的, 也可以是故事情节要求的, 还可以是儿童自己规定的。规则游戏具有规则性、竞争性和文化传承性的特点。儿童游戏的发展遵循着从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规则游戏的发展规律。规则游戏一般被认为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形式, 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那么, 幼儿何时具有规则意识? 规则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如何? 如何指导幼儿开展规则游戏? 本文将围绕这三个问题对幼儿规则游戏进行探讨。

1.幼儿规则意识的萌芽和发展

皮亚杰认为, 幼儿规则游戏能力的增强, 是因为幼儿“去自我中心”和协调他人观点的能力增强所致。在规则意识发展到规则“神圣不可侵犯”阶段后, 儿童开始注意到游戏的规则, 并模仿他人的规则行动。虽然在规则的实践中, 儿童仍然存在着自我中心的倾向, 但是他们开始接受这些规则, 认为这些规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儿童一般不愿对这些规则作任何修改, 而且认为对规则的任何修改都是错误的。因为规则来自于长者, 来自于权威, 表现出这一时期儿童道德的“他律”特征。这一阶段的儿童恰好处于 3~6 岁的幼儿期

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体, 是蕴涵各种发展可能性与现实性的个体, 其中也隐含着进行规则游戏的可能性。在成人的指导下, 幼儿的“发展可能性”能够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水平”, 并指向“未来水平”。正如凯米(Kamii) 所言, 鼓励年幼的儿童玩规则游戏, 正是在为他们提供学习和练习的机会。

2.规则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1)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www.xing528.com)

规则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在幼儿期甚为关键。规则意识的建立不是靠说教和硬性规定就可以做到的, 游戏是培养规则意识最好的途径和手段。

(2)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规则游戏具有竞争性, 当游戏的双方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时, 双方的关系往往具有竞争性。这种竞争可以在锻炼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同时, 逐渐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游戏情境中遇到的问题,有益于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取得胜利是每名游戏参与者的追求。为了取得游戏的胜利, 幼儿能够玩中生智, 对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思考做出更合理的分析、推理和判断。

(4)帮助幼儿控制情绪, 培养自制力

由于规则游戏具有规定性, 通常又是由两名以上的幼儿进行, 因此游戏规则的执行必然带有监督性质;否则, 就可能产生冲突, 使游戏无法进行下去。所以, 幼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严格遵守游戏的规则, 久而久之,幼儿的自制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5)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

追求结果是幼儿进行规则游戏的动力。幼儿为了最终的结果, 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规则游戏需要思考, 需要遵守规定, 需要一定的时段并具有延续性, 幼儿在游戏中始终都要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 如坚持游戏不中断、注意力要集中、不违规、不急躁等。

(6)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在规则游戏中,对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是一种社会性任务,既包括协商、讨论、决策等程序性因素, 也包括公平、公正、相互理解和尊重等观念性因素。在规则游戏中, 要求幼儿之间首先要形成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在游戏的每个环节中,幼儿都会面临社会性和认知的互动问题。如, 幼儿对游戏规则的认可要达成一致, 遇到规则问题时要展开讨论。可见, 规则游戏对幼儿来说,蕴涵着丰富的学习机会。

3.指导幼儿开展规则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1)规则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规则游戏是幼儿发展到一定年龄阶段才会出现的,它反映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在设计、指导幼儿规则游戏时, 必须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来选择游戏的类型和方式。规则游戏在学前教育中期开始出现, 但不稳定, 儿童往往因为意外的刺激而忘记规则;学前晚期儿童的规则游戏已比较稳定。

小班幼儿的游戏主要是对成人生活活动无系统地模仿,因而很快就会忘记游戏的规则。为此, 教师可以选择小班与中班或大班的幼儿一起游戏的方式, 让小班幼儿感受游戏是有规则的;还可以通过让幼儿画出简单的游戏规则, 贴在游戏区角, 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中班幼儿的游戏有一定的计划性, 能使游戏中的规则从不明显的地位提高到明显的地位。但这一时期的幼儿自控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应该选择竞争性不强的游戏, 如简单的拼图游戏、匹配游戏、棋牌游戏和简单的追跑等大肌肉活动。教师在组织游戏时要指导幼儿注意游戏的技能, 提醒幼儿遵守规则。

大班幼儿开始能计划自己的游戏,协商、制定游戏规则,并且能够通过改变游戏规则来增加游戏的新颖性和挑战性。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蕴涵着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对大班幼儿的规则游戏, 教师不要轻易加以干预,要注意利用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2)规则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要降低游戏的竞争性, 突出游戏的合作性。

幼儿进行规则游戏的能力尚处在发展当中,所选择的游戏要适合幼儿发展水平, 过于复杂的游戏会使幼儿产生挫败感。对游戏的评价应注重幼儿参与游戏的程度、游戏技能和情绪的愉悦, 不应过分注重输赢。过多使用言语或物质奖励, 会使受挫败的幼儿产生对此类游戏的退缩感, 容易被同伴忽视或拒绝, 导致幼儿失去自信心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形成规则意识、锻炼游戏的技能是幼儿期规则游戏的主要任务, 教师应引导幼儿将注意力放在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和游戏策略上。

(3)规则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要尊重、支持幼儿的创造性。

在规则游戏中, 一方面, 幼儿只有遵守游戏的规则, 才能开展游戏, 实现自身在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 幼儿只有真正沉浸于游戏的情境和游戏的秩序中, 才能够对游戏有触及心灵深处的感知, 才能有心灵的触动。

谈规则并不是对幼儿创造性的否定和压抑,规则是人定的,幼儿在认识规则的前提下, 能够对规则提出异议并试图改变规则, 这是幼儿发挥创造性的重要时机。如果幼儿要求改变规则时,成人不要轻易干预, 因为这一过程正是构建规则意义的过程, 是发展社会性交往的时机。幼儿对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会有更多的认同, 当他们在规则游戏当中获得了一定的自由感和成就感后,很容易沉浸在游戏的情境和秩序中, 在一种高度忘我的状态中获得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