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幼儿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幼儿参加结构游戏,往往是从对结构游戏活动感兴趣开始的。教师应该注意利用多种方法吸引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构造活动的浓厚兴趣和创作欲望。
1.用构造作品吸引幼儿的兴趣
教师事先构建出各种各样的结构造型展示给幼儿,让他们感受和欣赏这些作品,了解结构材料和结构技能的丰富多样性,体验造型艺术美。当孩子们面对作品羡慕之情溢于言表的时候,尝试之心便会油然而生。对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带他们参观中、大班的结构游戏,哥哥姐姐们的建构作品往往更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
2.关注与把握幼儿的兴趣点
观察是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教师应通过一日活动中的观察,了解幼儿一定时期内的兴趣点,及时把握幼儿随机生成的兴趣需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出发,进行有效的引导,有意识地调动全体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不断关注新鲜事物,从而拓宽知识经验,提高建构游戏的水平。
3.帮助幼儿维持建构兴趣
幼儿对结构游戏的兴趣主要在于游戏过程。他们参加结构游戏一般没有什么既定的目标,往往是受玩具的吸引或者看到别人在玩结构游戏而开始参与建构。如果幼儿能够通过摆弄玩具构建出某种有意义的造型并得到肯定时,他的兴趣就会得到加强和深入;若是幼儿在建构中摆弄不出什么有意义的造型来,也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和帮助,就会对结构游戏失去兴趣。对此,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给予指导。
(1)教师可根据幼儿手中半成品的形象,及时为结构物命名,同时指出结构物和实物的差距以帮助幼儿确定建构的方向,使幼儿将兴趣维持在建构活动上。
(2)当幼儿手中的结构物无法与现实物体联系时,教师可以启发幼儿多做几个同样的结构物相互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连续的图案,也可以让他们另做一个结构物组合在一起,再根据新的结构造型确定建构主题,继续发展游戏。
(3)保留幼儿建构游戏的一些半成品,在下次游戏时提供给幼儿,使幼儿通过后续的建构活动完成或完善作品。
(二)激发幼儿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
结构游戏通过造型反映物体的外形特征,这就要求幼儿对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物体和建筑物有细致的了解和深刻印象,这也是幼儿开展结构游戏的基础。
1.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
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物体和建筑物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空间位置关系,丰富幼儿头脑中的造型表象,为他们在结构活动中的想象和创造打下基础。观察活动可以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实地观察,也可以采用多方位、多角度的影像或图片资料进行观察。例如构建火车,可以给幼儿提供火车的各种图片和录像,使孩子认识到火车是由一节一节车厢组成的,必须在钢轨上运行,有单层客车,也有双层客车。
2.指导幼儿学会分析结构特征
在指导幼儿观察实物与图片中的结构物时,应教会他们掌握结构分析法,即说出物体各部分的名称、形状,比较建筑物的不同部分,掌握各部分结构物的组合关系。例如,引导幼儿观察房子时,教师应引导他们有顺序地先观察房顶的样式、墙壁的颜色、门窗的位置等,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各部分的整体结构,最后概括出房子的基本特征。
3.引导幼儿进行对比性观察
对于同类事物,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对比观察,比较出事物的异同。这种对比观察法,有助于幼儿掌握同类物体的共性,并区别出他们的个性特点,从而加深幼儿对各种事物的完整印象。在构建主题时,引导幼儿运用对比观察找出众多结构物中的相同点,也有助于幼儿把已经获得的建构知识技能迁移运用到新的构建活动中去。如学会拼插小鸡后,只要引导幼儿观察小鸭嘴部和脚部与小鸡建构时的不同,就很容易做出小鸭了。
(三)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1.提供时间场地
结构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教师必须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合理安排结构游戏。为此首先要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在自由游戏时间内允许和鼓励幼儿开展结构游戏。其次是提供游戏场地,活动场地应宽敞、行走通畅,小型的建构活动应有桌椅和展示台,其高度应与幼儿的身高相适应。大型的综合主题结构活动需要较大的场地,更应注意场地的平坦和安全。
2.提供结构材料
结构材料是结构游戏展开的物质基础。向幼儿提供的结构材料,应当种类丰富而有层次。如积木、积塑、竹制品、金属材料、木塑的结构玩具以及常见的沙、水等自然材料。同时,还应准备一些构造用的工具如小铲、小桶、小锤、螺丝刀,以及辅助材料胶泥、胶水、袋、线、树枝,各种盆、瓶、碗、半成品和一物多用的成品等。教师投放结构玩具材料时应注意:材料的投放既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需要,又要照顾到不同幼儿的能力差异。
(四)帮助幼儿掌握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结构游戏是在掌握建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幼儿的结构知识和技能水平,往往影响着游戏内容的扩展和游戏水平的提高。当幼儿对结构游戏产生兴趣时,会同时产生学习建构技能的愿望;而建构技能发展得越好,幼儿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也就越浓郁。
幼儿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技能有以下四个方面:(www.xing528.com)
(1)识别材料的能力。能认识各种结构材料,如木质的、塑料的、金属的,懂得它们的作用、性能。
(2)操作技能。会运用排列与组合、接插与镶嵌、串套与编织、黏合、螺旋等构造方法构成物体;会灵活选用结构元件和辅助材料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如会用两个三角积砖代替正方积砖、用小纸做成彩旗布置轮船等;会根据实物和平面图进行结构游戏。
(3)设计结构的能力。能设计结构方案,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构造活动,并能在实践中修改、补充方案。如用积塑插孔雀,要用什么形状、颜色的材料,怎样组合等。
(4)分工合作的能力。能在集体建造活动中分工合作,建造较复杂的建筑物。
在帮助幼儿发展结构技能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2)在观察了解幼儿结构技能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点拨。
(3)探索和挖掘现有材料的多种玩法。教师应掌握每种玩具材料的基本玩法,并在常规玩法的基础上探索扩展玩法,做到一物多用、一物多玩。
(五)引导和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建构
创造性是结构游戏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引导和鼓励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提高游戏水平。
1.教给幼儿创造的方法
局部改变创造法。对幼儿来说,改变某一物体的局部就是创造。如幼儿学会搭亭子、桥、房子等最基本的式样,并初步学会布置公园后,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建筑物的造型,就会变成一个不同的公园。同样,改变某一部分的颜色、形状或布局,公园也就不相同。
列项改变创造法。列出可以改变的项目,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思路。建构活动可以改变的项目有七个方面,包括变换颜色、变换体积、变换形状、变换材料、增减某一属性、重新组合原有属性、重新设计等。如建造房子时,教师启发幼儿讨论“你用什么方法造出与别人不同的房子?”有的幼儿想出改变颜色,使用不同形状的材料;有的幼儿在房子的大小、宽窄、高矮上做文章;有的幼儿则想出门窗、屋顶的不同造型。于是造型各异的房子就这样造出来了。
2.引导和鼓励幼儿创新
提出问题。问题往往是引发人们产生思想火花的导火索。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如进行构建交通工具主题的结构游戏时,教师可提出:“小明的妈妈在北京工作。现在请小朋友想想怎么能帮小明到北京去看妈妈呢?”当幼儿回答坐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的时候,再请幼儿自行用玩具构造这些交通工具来帮助小明去北京。
适时启发。幼儿建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问题,教师应仔细观察,了解学前幼儿的游戏水平和需要,适时给予启发和点拨。如一个幼儿建造好一个井架后不知该干什么。教师便走到他旁边,一边表扬一边启发道:“你真能干,制造的井架像真的一样。有了井架打好井眼后,该用什么往外抽油呢?”他忽有所悟:“噢!用抽油机。”幼儿沿着这条思路想开去,建造了抽油管道、储油库、工人值班楼等一系列的井场建筑物。教师有目的地诱导启发,能极大地激发幼儿联想,不断创造出新的内容。
正确引导。幼儿在进行想象创造时,往往会忽略想象创造的合理性。例如搭建楼梯时,幼儿会用月牙形、三角形的材料来做阶梯,这种做法违背了“楼梯应便于上下”的合理性。对此,教师应及时给予正确引导。既要保护幼儿大胆想象的积极性,让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想出别出心裁的搭建方案,又要引导幼儿想得合情合理。
评价激励。正确评价建造的成果,能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再创造热情。教师在评价幼儿建构成果时不能只重视物体建构得是否整齐、漂亮,而忽视游戏对幼儿思维的创造性及团体协作精神的影响。正确的评价标准应是:建构物是否整齐、美观,运用的材料是否合适、多样,摆设的位置是否合理,是否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全体组员是否团结合作。对于那些在结构活动中有失败经历的幼儿,我们还应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评价,使每个幼儿在每次探索活动中都能有所发现,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构材料是结构游戏的基础,教师不仅要提供适宜充分的结构材料,同时也要教育幼儿爱护结构材料。因此,在开始进行游戏前,教师应向幼儿提出游戏常规,教育幼儿爱护结构材料,轻拿轻放,有顺序地收放结构材料,整齐地放在固定的地方,并逐步培养幼儿独立收拾材料的习惯。
构建作品是幼儿构建活动的成果,不仅反映了幼儿结构游戏的水平,同时通过建构成果的互相评价和欣赏还可以培养幼儿珍惜建构成果的情感,提高幼儿建造的能力。为此,教师要教育幼儿彼此珍惜建构成果,不随便破坏别人的成果。教师本身也要尊重和爱护幼儿的建构成果,不可因幼儿建造得不好而持否定、轻视的态度甚至轻易毁掉,这样做会挫伤孩子游戏的积极性和兴趣。一些好的、大家感兴趣的作品应保留一段时间,供大家欣赏,并鼓励幼儿围绕它开展其他游戏。对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建构成的作品,教师要允许幼儿在几天内完成,不能随意毁掉或限制时间。
教师在完成上述各项指导任务时,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融入全面的教育。教师要明确结构游戏的过程不是单纯结构技能的训练过程,不能一味追求技能的提高,而是通过结构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如认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良好品质;与别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相互交流能力;大小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能力;爱护玩具、爱整洁、爱劳动的好习惯等。这些都应自然地融入结构活动的指导之中。
第二,把握适度的指导。在结构游戏指导中,最容易出现的误区就是教师教的比例过重。虽然教师的指导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但过多的说教会扼杀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在幼儿原有的水平上给予适度的指导。
第三,重视差异的存在。幼儿的结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教师应让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而不能对全班幼儿作划一的要求。要做到分层次指导,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的结构材料,并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需要确定不同的指导重点。如有的孩子需要提高技能,有的需要培养坚持性品质,有的则需要体验成功感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