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用积木建构物体的能力是随不同年龄阶段逐步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历程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搬弄。类似技能的逐渐发展,幼儿还可以搭桥、楼房等。幼儿为所建造的东西命名,使它成为现实世界中某种物体的象征性代表。复杂的再现型建造还可涉及多个幼儿共同合作,导致结构游戏中的社会性交往活动。
幼儿用积木建构物体的能力是随不同年龄阶段逐步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历程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搬弄。这通常是2岁以下幼儿的典型行为,只把积木拿来拿去,并不搭建什么东西,似乎主要是感知积木的重量和触摸积木,或试图发现哪一块积木能用一只手抓起、一只手可以抓住几块积木等。
第二阶段:重复。当幼儿刚刚开始搭积木时,通常用的是一样大小的积木或积砖。只是简单地把它们一块一块地往上叠起来,或者一块一块地平铺成一列,试图将积木堆高,然后再推倒,重复进行。他们往往并不注意重叠或排列整齐,只注意能叠多高的“宝塔”,能铺多长的“铁路”。渐渐地,孩子开始更细心地重叠或排列,并有时将这两种形式结构和起来玩。
第三阶段:搭建。约3岁左右的幼儿开始探索如何用一块积木把其他两块积木连接起来,搭成一个可让小汽车开进开出的“门”。类似技能的逐渐发展,幼儿还可以搭桥、楼房等。(www.xing528.com)
第四阶段:围封。幼儿发现,几块积木可以围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于是,小动物的“家”、“动物园”、“汽车库”、“幼儿园”等,便在孩子的面前出现了。
第五阶段:模型。幼儿自己发现并利用对称和平衡的原理来建造模型。渐渐地,他们所建造出来的模型越来越复杂,并且他们也越来越有兴致地不断利用先前的经验来改进模型,使之逐渐具有了美学上的质量意义。
第六阶段:再现。幼儿为所建造的东西命名,使它成为现实世界中某种物体的象征性代表。在建造模型前有了再现某种东西的设想或计划,如“我要造个电影院”;然后造好的“电影院”又可能成为角色游戏的材料。复杂的再现型建造还可涉及多个幼儿共同合作,导致结构游戏中的社会性交往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