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是一种自发性的游戏。即使没有教师、家长的指导,也普遍存在于幼儿的游戏生活中,只是幼儿的这些游戏往往比较简单,内容和情节也比较平淡。作为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角色游戏被赋予了一定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的指导就必不可少了。角色游戏的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游戏前、游戏过程中和游戏结束这三个阶段展开的。
(一)游戏前的准备
游戏前的指导任务主要是为游戏的开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应,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游戏的内容也就越充实、越新颖。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
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于家庭和幼儿园的生活和见闻。为了充实角色游戏的内容,教师一方面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和娱乐活动中,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和加深对周围生活的印象。另一方面还可指导和协助家长安排好幼儿的家庭生活,丰富幼儿的见闻。
值得注意的是,在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时,应引导幼儿重点关注环境中的人是如何活动的,因为幼儿重点模仿的是环境中的人的动作行为,他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再现生活。如前苏联幼儿教育工作者柯罗列娃的研究证实,第一次带领幼儿参观火车站时,只介绍了火车、火车站、售票厅等实物。在教师为幼儿准备了游戏材料,并帮助幼儿分配角色的情况下,幼儿仍不愿意玩“火车站”的游戏。第二次参观火车站时,教师主要向幼儿介绍了火车站上人们的活动和活动的社会意义,参观后的幼儿立即进行了火车站的游戏,而且玩了很长时间。所以孩子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了角色人物的活动及价值,才会有兴致去想象和扮演。
2.创设游戏场地、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游戏场地、游戏设备、玩具和材料是开展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同时又是激发幼儿游戏愿望和兴趣、发展幼儿想象力的重要工具。教师在给幼儿提供游戏的物质条件时应注意几方面的内容。
(1)要为幼儿设置相对固定的游戏场所和设备。固定的游戏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幼儿进行游戏,也便于幼儿开展游戏。例如幼儿看到室内设置的娃娃家,以及娃娃的床和衣服等,就自然而然想起自己的家庭生活,从而产生游戏的愿望。
(2)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材料。丰富的游戏材料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部分逼真的玩具,如娃娃、听诊器、注射器等;随着幼儿年龄的逐渐增长,教师还可以与幼儿共同收集和主题相关的废旧材料,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准备过程,自制玩具。这不仅可以及时更新游戏材料,增加玩具的数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中大班幼儿来讲更具有重要意义。
3.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促进游戏深入开展
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是幼儿深入自主地开展角色游戏的决定条件。幼儿的角色游戏所需时间一般都较长,每次不能少于30分钟。只有在较长的时间里幼儿才能有寻找游戏伙伴、商量主题和情节、分配角色及准备材料等的机会。如果游戏时间太短,游戏情节难以充分展开,势必影响游戏的结果。这既会影响幼儿继续开展角色游戏的兴趣,也不能使角色游戏达到它应有的教育效果。
(二)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在角色游戏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游戏过程的主要环节,协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组织和开展游戏,以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为原则进行科学指导。
1.鼓励和启发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游戏的主题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游戏,其主题应来自于幼儿的需要,反映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教师不应作硬性规定。
教师要充分给予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相信幼儿、尊重幼儿,放手让幼儿主动活动;同时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的需要,适当启发幼儿游戏的动机,通过提问、建议,鼓励幼儿自主提出并确定游戏的主题。教师不应是游戏计划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而应该成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促进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2.指导幼儿选择和分配角色
幼儿喜欢角色游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游戏中可以扮演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社会角色。由于自身发展水平所限,在分配角色时往往过多考虑个人意愿而不善于协调,有时会因为大家都想扮演某个角色或不想扮演某个角色而发生争执。为了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教师应该教给幼儿一些分配角色的方法如猜拳、轮流等。
在幼儿分配角色时,教师还要注意观察,使幼儿在扮演角色时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公平性。建议性格比较安静、内向的幼儿去扮演活泼的、活动性强的角色;启发外向的、活动性过强的幼儿去扮演一些需要耐心的角色。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到,不要总让那些能力强的幼儿扮演主要角色,而使能力弱的总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3.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提高游戏水平
教师可参与游戏,以角色的身份来指导游戏,也可以用提供玩具和材料的方法来促进游戏内容和情节的丰富和发展。
(1)教师参与游戏,通过扮演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教师参与游戏扮演角色,一方面可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调动和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可使游戏内容和情节得到自然的丰富和展开,不让幼儿感到“被干涉”,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其游戏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在邮局游戏中,教师可扮演不知道目的地、邮编或忘了贴邮票的寄信人,从而吸引邮局的工作人员主动地帮助,这样就丰富了角色间的对话。在商店游戏中,教师可扮演一个难缠的顾客,故意要买一些商店没有的商品,以引发幼儿寻找代替物或到工厂定做,使得游戏情节进一步展开。(www.xing528.com)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在对游戏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实施指导,并注意把握好介入指导的适时与适度。一般情况下,教师介入指导的时机有三种:当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出现问题或困难时;当游戏需要给予提升时;当教育目标需要在游戏中完成时。适度的指导一方面是指教师的指导要以幼儿为主体,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不要把教师的设计和意图强加给幼儿;另一方面是指要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提供有助于丰富游戏内容和促进情节发展的玩具和材料。
在游戏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按需要随时增减与幼儿游戏主题相关的玩具和材料,引导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可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立一个百宝箱,收集一些半成品和废旧物品(如易拉罐、饮料瓶、纸盒、挂历纸、橡皮泥)放在里面,方便幼儿寻找替代物。例如在快餐店的游戏中,幼儿发现少了鸡翅,便到百宝箱来,临时用橡皮泥捏了一个。这样,游戏情节又可以进一步发展下去了。
4.加强角色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游戏的合作性
无论什么主题的角色游戏,都会有多个角色。角色的职责及其相互关系,是角色游戏重要的规则,也是反映游戏水平的重要指标。幼儿刚开始游戏时,往往独自摆弄和操作玩具。他们不注意其他角色的行为,只关注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行为,很少发生交往活动。教师要启发扮演各个角色的幼儿加强与其他角色之间的联系与交往,使游戏内容更加丰富。需要注意的是,游戏中角色之间的联系是自然的联系。为联系而联系,或强制幼儿去联系,结果都将破坏游戏,影响幼儿在游戏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有一位教师发现“医院”没有病人,就让“餐厅”老板带员工来体检,结果正在忙碌的餐厅游戏被迫停止,而“医院”又出现了排队等待体检的现象。这位教师的做法,破坏了幼儿原有游戏的主题,使大部分孩子失去了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角色游戏包含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两种游戏规则。内部规则是角色本身的职责以及角色间的相互关系,如医院的护士应该听从医生的安排,不擅自给病人打针、吃药等;外部规则是开展游戏所必须遵守的游戏常规,包括不干扰他人的游戏、游戏结束按照类别收放玩具和在游戏过程中注意环境卫生等方面。
在内部规则方面,幼儿有时会做一些角色职责以外的事情,或者不知道角色还有些什么事情要做,或者不理解角色间应有的关系,这是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不丰富、对角色的体会不深刻造成的。在指导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发掘角色的任务,按角色间应有的关系行动。对于外部规则,由于幼儿对于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往往比较乐意接受,所以教师可引导幼儿共同制定和完善游戏常规。
(三)游戏后的指导
1.让游戏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
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游戏能保持幼儿下次继续游戏的积极性。为此,教师要把握好结束游戏的时机和结束游戏的方法。结束游戏的时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游戏情节开展得比较顺利,应在幼儿情绪尚未低落时结束游戏。这样可以让幼儿感觉意犹未尽,对下次游戏充满期盼。第二种是游戏情节已告一段落,再往下发展有困难。这时即使是游戏结束时间还没到,也应该提醒幼儿结束游戏,以免产生倦怠感。
结束游戏有多种方法,教师可根据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来灵活掌握。结束游戏可以以教师的身份提醒,也可以以角色的身份提醒。如:老师说:“现在时间到了,该下班了。”这时如“售货员”没卖完东西、“医生”没看完“病人”……可以让他们对对方说:“请明天再来吧,今天下班了。”这样也便于幼儿自然而然地收拾玩具,结束游戏。结束游戏可以个别提醒,也可以集体提醒。例如可以个别提醒收拾玩具需要时间较多的游戏组先结束,也可以让游戏情节正处于高潮的游戏组在场地允许的条件下继续游戏。
2.做好游戏后的整理工作
游戏结束后,整理场地,收拾玩具,既是方便游戏下次开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机,教师千万不能包办代替。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如对小班幼儿,主要是培养他们游戏后整理的意识。教师可以请幼儿帮助一起收放玩具、整理场地。对中班幼儿,主要是培养他们收拾玩具的能力。整理场地要以幼儿为主,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帮助。到了大班,应要求幼儿独立做好整理场地的工作,教师只要给予一定的督促就行了。
3.评价、总结游戏
角色游戏的讲评也是组织游戏的重要环节。成功的讲评对提高游戏质量、发展游戏情节和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教师可以针对下列几点进行讲评。
(1)就游戏情节进行讲评。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发现和捕捉一些典型的情节,抓住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萌发的良好时机或幼儿无意间发展出的某些精彩情节进行讲评。经过教师及时肯定的讲评,这些就成为幼儿在以后的游戏中有意努力的方向。
(2)就游戏材料和玩具的制作与使用进行讲评。当玩具缺少时,有些幼儿寻找代替物,一物多用。有的幼儿会自己动手,现场赶制一些玩具。这使幼儿的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师在讲评时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以鼓励幼儿的创造性发挥。
(3)就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进行讲评。如在“娃娃家”里争夺玩具、把商店里弄得乱七八糟等,教师选择这些幼儿能辨清是非的现象,让幼儿讨论,使其在讨论中懂得如何改正。
除教师讲评外,讲评的形式还可以有下列几种形式:
(1)讨论式评议。即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讨论、评议游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交换意见取得共同认识。这样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促进游戏发展,提高幼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式评议应注意两个方面:一要选择能引起全体幼儿发表见解的问题进行讨论;二是讨论时应鼓励幼儿发表意见,引导幼儿展开争论。教师应巧妙地引导争论,在争论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2)现场评议。有的游戏开展得很好,为了教育全体幼儿,教师可以保留游戏现场,组织现场评议。如“猴山建筑”游戏很有特色,各组游戏结束后,教师可带领全体幼儿来参观“猴山”,请扮建筑工人的幼儿介绍设计和建造方法,让小朋友提意见。这样讲评可以使幼儿继续处在游戏之中,受到幼儿的喜爱。
(3)汇报。游戏结束了,让各组幼儿都讲讲他们是怎么玩的。教师应有重点地抓住某些主题进行评议,使它与今后的游戏联系起来。如“戏院”游戏小组汇报后,教师说:“听说你们今天演新戏名字叫‘××’,我明天想看,你们能卖张明天的票给我吗?”这样一来,引起许多孩子要买预售票,于是扮演剧院售票员的幼儿去拿票子,卖给大家。虽然票是假的,可孩子们把买到的票小心翼翼地交给家长说:“不能丢了,丢了,明天就看不成戏了。”这种讲评使孩子们对明天的游戏充满欢乐的期待。
教师在评价活动中应注意:不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同时评价要具体、准确,不要抽象。如不要笼统地表扬“娃娃家玩得挺好”,怎么好、哪里好要讲清楚。引导幼儿进行评价时应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以使幼儿有讨论的话题内容。评价活动应是指导幼儿再次游戏的方向。另外,所有评价时间不要过长,以5~10分钟为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