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体因素影响幼儿游戏—《幼儿园游戏与指导》

个体因素影响幼儿游戏—《幼儿园游戏与指导》

更新时间:2025-01-14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个体因素对游戏的影响往往是内在的,有着无可抗拒的力量,比如年龄、性别、个性、身体状况等对游戏的影响都有其特殊性。从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游戏到规则游戏,从单独游戏到合作性游戏,从单一的游戏内容到丰富的主题内容,无不体现着儿童年龄增长、经验的丰富、能力的发展对儿童游戏水平和内容的影响。然而,整个过程对幼儿来说却索然无味。

个体因素对游戏的影响往往是内在的,有着无可抗拒的力量,比如年龄、性别、个性、身体状况等对游戏的影响都有其特殊性。

(一)年龄差异

年龄特征反应着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从而影响儿童的游戏水平。儿童因体能、认知、语言、社会性、理解力、思维等身心发展诸多方面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儿童游戏的内容和方式,也随着儿童的成长而有所变化。从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游戏到规则游戏,从单独游戏到合作性游戏,从单一的游戏内容到丰富的主题内容,无不体现着儿童年龄增长、经验的丰富、能力的发展对儿童游戏水平和内容的影响。

(二)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游戏同伴、玩具和材料、游戏类型和游戏的主题以及扮演角色等方面有不同偏好上。

美国麦考林和杰奎琳研究认为:学前阶段,儿童倾向于选择同性伙伴,在游戏中儿童对同性别伙伴做出的社会性行为也显著多于异性伙伴,而且年龄越大,这种差异越明显。

摩尔在1963年的研究中发现,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少玩与性别不相适宜的玩具。在玩具的选择上,儿童大概在2岁表现出对性别化玩具的偏爱,如女孩喜欢选择如娃娃、柔软的小动物玩具以及厨房家什等,而男孩则喜欢选择交通工具、玩具枪炮等。

勒韦尔、辛格、桑德等研究指出:一般来说,男孩大多好动,他们更喜欢跑、跳等运动量较大、具有竞争性的、冒险性较大的动态游戏,常出现由所扮演的士兵、警察、超人、宇航员等角色而引发的一些打斗、枪战的游戏;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假想游戏,想象的主题更丰富、更富于变化、灵活性更强,且积极的情感更丰富;男孩的个人的想象数量和时间更多于女孩,尤其在户外大运动场地和运动性活动设备中。而女孩一般喜欢安静的、运动量和竞争性较小的静态游戏,如扮演家庭角色、喂养小动物等。在游戏中女孩子较同龄男孩子有更强的耐心和角色协作意识。

(三)个性差异

儿童的个性的不同,使得儿童在对游戏的兴趣和游戏风格上表现出了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儿童对游戏的喜好程度有所不同。即爱玩和不爱玩,爱玩的儿童主要表现在游戏的兴趣上,他们兴趣广泛,多玩运动性、想象性游戏,喜欢装扮,思维发散,更多交往,并且语言也更多。不太爱玩的儿童一般被认为比较文静,语言不多,游戏中更喜欢作用于物体。幼儿的玩性到了青少年时期,就有多种表现形式。研究发现,顽皮的孩子到了成年,便显得精力充沛,善于交往而好客,爱开玩笑,并且机智幽默等。所以,从小鼓励孩子的游戏兴趣,会强化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散性以及孕育其幽默感和开朗的性格。

第二,儿童的游戏风格表现在偏好想象者和偏好型式者。偏好想象者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的活动更感兴趣,情感性强,他们的游戏着重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情景性较强,其游戏往往表现为角色扮演与想象。偏好型式者对于周围的实物世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倾向去探究游戏材料的性质,把游戏材料构塑成某种型式或结构,或者按照某种关系对他们进行分类排序,他们的游戏往往表现为独自摆弄物体的活动。

第三,儿童的游戏风格还表现在爱探索和不爱探索。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明显地表现在儿童的游戏中。英国学者经过实验发现儿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无探索精神者,他们只看不探究;一种是探究者,他们只探究,但不玩;一种是创造性探究者,他们不仅探究,而且用各种具有想象力的办法使用玩具。

(四)健康和情绪

患有疾病如哮喘、心脏病等的孩子,不宜进行一些活动量大的游戏。生病的儿童有的表现出对游戏不感兴趣,或选择一些静态的、活动量小的游戏,有些儿童会选择做旁观者。另外,儿童有时由于其他原因感到疲惫,在游戏中表现得无精打采。可以说,儿童在游戏时的表现,很可能就是他们当天身体状况和情绪的反应,所以儿童的健康和情绪会影响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

【本章要点】

1.游戏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复杂而矛盾的多面性,很难形成共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列举游戏的基本特征来判断一个活动是不是游戏的基本特征。

2.游戏的基本特征:愉悦性,虚构性,自主性,非功利性,规则性。

3.游戏的功能:游戏对学前儿童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情绪情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游戏的分类常用三种分法:从认知角度划分,可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从社会性角度划分,可分为无所事事、旁观者行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从教育作用角度,可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5.游戏的发展:从游戏内容、形式、持续时间和游戏材料等方面,都是一个不断丰富、复杂的过程。

6.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

【知识巩固】

1.简述游戏的特征。

2.游戏具有哪些功能?

3.常见的游戏分类有哪些?(www.xing528.com)

4.请论述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因素。

【实践与训练】

实训一:案例分析

【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对幼儿游戏的本质有进一步的认识。

【实训内容与要求】

冬天到了,幼儿园开展冬季锻炼。有一位大班的老师认为在扔沙包活动中可以教幼儿学会测量,于是他把幼儿带到了户外。户外的地面是由一块块方形的水泥砖铺成的。他先让幼儿扔沙包,然后问:“怎样才能知道扔得多远?”幼儿说:“可以数地上的方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呢?”在老师的不断提问和要求下,幼儿举出了可以用棍子、跨步、绳、布条等不同方法。老师很满意这样的结果,认为教学目标达到了。然而,整个过程对幼儿来说却索然无味。

请结合对幼儿游戏本质的认识,说出这个活动的问题。如果你是这个教师,你会怎么做?

实训二:案例分析

【目标】

明确游戏的价值和意义。

【实训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里,一群家长围在幼儿园“一周活动安排表”前,议论纷纷:

“怎么一天就上这么两节课?”

“一天做那么多游戏,要玩这么长时间?”

“怎么这么多游戏时间?我花这么多钱就是让孩子来玩的么?”

“我们去找老师问问看。”

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请你进行具体的解说,帮助家长解除困惑。

实训三:观摩幼儿园某班的一日游戏

【目标】

1.观察、分析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游戏的类型。

2.进一步认识游戏的特征。

【实训内容与要求】

观察并做记录,分析游戏的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