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环境因素构成了游戏的物的要素,而社会环境因素则构成了儿童游戏的人的要素。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中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儿童的伙伴,以及幼儿园课程、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大众传媒等。
(一)家庭的影响
1.早期母子关系影响儿童游戏的心理背景
母亲与婴儿所结成的早期的社会性关系对学前儿童游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亲子互动的模式中,孕育着以后社会性游戏的雏形。依恋母亲是孩子的特点,母子良好社会性关系的存在有助于儿童与客观世界的非社会性关系的形成,为孩子探索和游戏提供了安全感。孩子具有了安全感就可以更加积极地尝试着以不同方式来行动。
2.父母影响儿童游戏的性质
兰姆(1997年)的报告指出:母亲往往让婴儿玩传统性较强的玩具和游戏,而父亲则多鼓励其选择较粗犷的、独特的游戏活动;父母给儿童提供形式各异的刺激形成不同的游戏类型。
3.父母对待儿童的不同方式对儿童性别差异有一定的影响
费哥特(1978年)研究发现,父母确实在儿童幼小的年龄(20~24个月)就以不同的方式对待男孩和女孩。他们通常鼓励女孩学习舞蹈、打扮、玩洋娃娃等行为,但不鼓励她们跑跑跳跳。而对男孩,父母则鼓励其玩积木和卡车,却不鼓励玩洋娃娃和表现出寻求帮助的行为。
瑞勾德和库克(1975年)对96名1~6岁儿童的房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书籍、家具、音乐设备及动物玩具的数量上男女儿童都差不多。但男孩房间中有相当多的与宇宙、能量和时间有关的东西(如磁铁、宇宙飞船),而女孩屋里放的更多的是娃娃。其中最显著的差异是拥有的车辆数目不同:女孩没有任何一辆车,而3岁男孩平均每人有11辆。但这并不能说明女孩不喜欢玩车类玩具,只是父母会有意识地对儿童的游戏有所暗示。父母给儿童布置房间时注意放置性别类型化的物体,而没有关注儿童的自然兴趣,从而导致了男女儿童在游戏类别上的差异。
4.家庭结构和气氛对儿童游戏的影响
完整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所形成的良好气氛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保证,也是儿童游戏发展的根本。相反,父母在婚姻问题上的纠纷以及造成家庭气氛的紧张,使孩子感到焦虑不安、胆怯、孤僻等,都会对儿童游戏产生不利的影响,表现为游戏发展迟缓、异常。研究表明,来自核心家庭的儿童比单亲家庭的儿童开展象征性游戏的能力更强,他们更倾向于以物代物,游戏的内容也更丰富;而在单亲家庭中,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的游戏都受到父母离异带来的消极影响,而且男孩受损害的程度要更大,时间更持久。
研究表明,父亲和母亲对儿童的影响是不同的,父亲更倾向于和孩子玩运动性的、力量型的游戏,如把孩子往上举等,而母亲则更多的是与孩子玩安静的游戏。来自美国的研究报告显示,父亲越是对男婴关心,那么婴儿在五六个月的时候就表现得越聪明、机灵、好奇,而在女婴身上表现不明显。可见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于母亲的。那些只有母亲的单亲家庭往往给男孩的成长带来更大的不利。所以,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或由于离婚等造成的家庭成员关系的不正常,会阻碍和制约儿童身心发展和游戏发展的正常性。
研究表明,只有那些积极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的父母才能使孩子感到舒适和安全。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孩子更能积极地探索物质环境、了解物体的性质和用途,用它们来游戏,并更倾向于以积极的情感去做假装动作。当他们进入幼儿阶段,也更倾向于玩社会性表演游戏,其游戏的能力和水平都较高。
(二)伙伴的影响
儿童之间的伙伴关系是构成儿童世界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性因素。儿童有无伙伴,伙伴的熟悉程度,伙伴的年龄、性别等因素,都会对游戏产生影响。
1.有无伙伴
有伙伴在场的情况下,儿童在游戏时思维更加活跃,想象更加丰富,能够更多地以“假装”的方式使用物体,而且能更多地发现物体的性质。儿童在和伙伴共同游戏时,能够相互模仿,共同分享活动的快乐,这使得儿童过去已经掌握的操作物体的技能,变得更加熟练和有目的性,并且在更加复杂的水平上整合起来,提高游戏的水平。据观察,一个幼儿在积木区域活动时,倾向于玩独自的建构游戏或无游戏行为;而当有同伴时候,才有更多的游戏行为,特别是有合作的社会性游戏行为,有较多的假装动作。且伙伴越多,社会性游戏发生的频率也越高。
2.伙伴的熟悉程度
伙伴的熟悉程度对游戏的发生和类型有一定的影响。
在对3~4岁儿童与熟悉的和陌生的伙伴在一起时的游戏情形进行的比较观察中,发现儿童与熟悉的伙伴比陌生的伙伴一起游戏更倾向于合作、分享,而不是旁观和独自游戏,且象征性游戏的发生频率和时间均显著较高。我国研究人员也发现,把互不相识的幼儿园大、中、小班的幼儿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最初他们交往频率较低,但经过两个月的接触(每天下午一个小时左右),交往频率显著增高,而且小班幼儿的小组游戏明显增加,中班的平行游戏明显减少,足见伙伴的熟悉与否影响到儿童游戏的状态和过程。(www.xing528.com)
3.伙伴的年龄
不同年龄儿童在一起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合作、分享与谦让等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年长的儿童可以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游戏经验和技能,构思游戏的主题和情节,培养组织能力,锻炼社交技能,形成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年幼的儿童在与年长儿童的合作游戏中获得了开展游戏的经验,学会与人相处、交往的技能,形成依恋、友好的情感。儿童与同龄伙伴在一起游戏,由于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沟通和交流更加顺畅,在游戏时更易达成一致。儿童一般喜欢与同龄、较熟悉的同伴在一起玩游戏,而不愿与比自己年幼、不熟悉的儿童一起玩戏剧性游戏。儿童与比自己年长的儿童一起游戏的社交经验,能促进其社交技能和水平的提高。
4.伙伴的性别
儿童更倾向于和同性别的伙伴一起游戏。同性别的儿童一起游戏时,儿童会较多地玩与自己性别相符的玩具和游戏,游戏持续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当异性儿童一起游戏时,他们玩的玩具和游戏为中性,较多出现与自己性别不符的游戏,更多地探索新异物。但同性多于异性时,倾向于同性的游戏。可见,与不同性别的孩子在一起游戏是促进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一个因素。
(三)媒体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印刷品、广播、电视、电脑等多媒体对儿童生活的影响力正在日益增加。印刷媒体最先创造了一套储存信息的方法,把知识积累起来,让识字者获得更多的间接知识。儿童可以通过连环画故事,进行直接的娱乐体验,从中获得各种知识信息。但由于儿童读物的兴盛,使儿童更早、更多地接触图书而独处,离开同伴交往和直接人际沟通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广播通过听觉传递了大量的信息给儿童,这对尚不识字的幼儿来说更为适宜。然而对广播录音的依赖,多少制约了对书面阅读的动力,同时由于多了一种媒体,人际沟通的时间又减少了一部分,从而真实世界的体验也减少了许多。
随着电视在家庭中的普及,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儿童头脑中的许多信息来源于电视,同时电视中的许多内容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儿童游戏内容的来源。例如:看了电视《西游记》,很多男孩就学孙悟空的样子舞拳弄棒。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适合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二是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长短是否适宜。儿童如果每天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过多、过长,无论什么样的电视内容都会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游戏的发展。长时间看电视会让儿童的身体和大脑神经都感到疲倦,这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也会削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研究表明,长时间看电视会妨碍或干扰运用表象进行思维的能力的发展,并会助长一种消极、被动依从的态度和习惯。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儿童由于长时间沉溺于电视机前,形成“电视综合症”,呈现头晕、无力、厌食、恶心、郁闷等症状。法国马赛医科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马塞尔·吕福在对数百名6~11岁儿童进行的一次关于儿童与电视的调查后认为: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否则将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学龄前儿童看电视的时间应该少于30分钟,才有利于身心正常发展。
与电视相比,由电脑介入的游戏娱乐体验更强了,参与的主动性也增加了,因此电子游戏对人的吸引力足以与传统游戏抗衡。儿童通过电脑获得广泛的信息,大大加速了间接知识量的获取速度。但是由于电子游戏技术越来越高,儿童越来越沉溺于这样一个被游戏设计者安排好了的虚拟世界里,而大大减少了真实世界里的人际互动和真情实感,其结果造成儿童在虚拟世界里拥有主动权,却在真实的世界里无所适从。电子游戏能左右儿童的动作与其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儿童参与的主动性,但这种主动性是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和设置好的程序里的,因此,这种主动性不仅是有限的,而且当儿童的大部分时间被其占有的时候,儿童的主动性便不能在更大的范围里发挥。
可见,电子媒体的发展对人类整体的教育具有震撼力的影响,它在教育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使儿童在生动、形象的娱乐过程中获得了心智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利用并让其发挥最佳效果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拓展阅读】
辛格(Singer,1974年)做过一次关于电视与幻想游戏的研究,他把学前儿童分为四组,来研究电视对学前儿童幻想游戏的影响。
第一组:学前儿童看电视节目。
第二组:有一个成人指导儿童看一组内容相同的电视节目。
第三组:学前儿童不看电视节目,但有一个成人与其玩幻想游戏。
第四组:学前儿童既不看电视也不玩游戏。
结果表明,有成人参与的两组表现出更多的幻想游戏行为。
这个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成人的参与和指导有利于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而电视并没有对学前儿童游戏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幼儿园课程
不同的幼儿园课程方案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实践中的课程模型多种多样,按照其结构的严密性或松散性的程度可划分为不同倾向的两类课程,一类是高结构或较高结构的课程,另外一类是低结构或较低结构的课程。高结构的课程强调教师对于儿童活动的组织与领导,提倡接受学习方式和复合型思维训练,注重知识内容的学习和认知技能的获得。低结构的课程强调儿童活动的自发性和自主性,以儿童为中心,鼓励发现学习和发散型思维的训练,注重儿童社会性及情感的价值和发展。高结构的课程有抑制幼儿游戏数量、水平的倾向。在高结构的课程中,建构性或有目的操作性游戏更为常见;在低结构的课程方案中,象征性游戏和合作的自然游戏更为常见。因此,低结构的幼儿园课程更能促进儿童游戏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