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先的神话传说及后来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饮食具体制作的记述:“庖牺氏……取牺牲以充庖厨,以食天下,故号疱牺。”[6]古代制作加工熟食的方法很多,最原始、最常用的是烧和烤,古人称之为“炮”亦作“炰”。《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六月》:“饮御诸友,炰鳖脍鲤”。《礼记·内则》:“‘炮’,郑玄注:‘炮者以涂烧之’。”所谓‘涂’,即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从现代人对古代原始先民生活的考察中我们知道,烧和烤是原始人的主要烹饪方法,这一阶段至少持续了一百多万年。原始人只知道把捕捉到的鱼或兽肉直接放到火上去烧烤。后来出于保存和进一步加工食品的需要,发明了陶器。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在我国的中原、西北、华北、东南、西南和东北等地,出土了属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其它原始文化遗址中的大量陶器,这些陶器不仅在饮食史上,也在人类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经过对火温的控制和利用,彻底改变现有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物质的成功尝试。
关于陶器的发明,有许多传说,如“神农耕而作陶”、“神农作瓦器”、“舜陶于河滨”、“宁封子为黄帝陶正”等,其中传说与附会相杂,一时难以辨别真伪,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从技术上看,陶器产生于人类对火的利用和掌握达到相当的熟练程序;从用途上看,陶器产生于人类取用和存贮水的需要。
前面我们说过,火的发现和使用,无论在人类体质和智力的发展演变上,还是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上,都具有非同寻常的巨大意义。虽然在迄今为止的考古学发掘中,火的使用留下的遗迹遍布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遗址中,但这并不能完全证明所有这些火迹当初全部是用来加工食物的,因为从目前的研究中我们知道,火在原始时代的先民们那里,至少还有驱寒取暖、恐吓猛兽、黑夜照明的作用,况且在当时极度简陋的条件下,先民们不是可以将火或取火物随意带到任何地方的,所以火的参予人类文化的创造,人类将自己对火的掌握和利用以物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则是以烧制各种陶器为其标志的,也就是说,陶器时代标志着人类对火的掌握的物态化和具象化。而烧制陶器,一般要求将火温控制在600℃~1000℃之间,这就要求对火候要有相当的控制能力。唯其如此,人类才能烧制出各种各样的陶器,从而进行各种食料的加工和制作。这样,才将维持人们日常生命的饮食提高到文化的高度。
陶器产生的功用,最初当以取水和存水为主。水是生命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文化创造,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对水的需要和对水的颖悟。原始人一般逐水而居,这已被现代考古学所证明,现今发现的原始人遗迹,基本上都是在河流旁。但傍水而居有一个距离问题,即离水太近,遍地泥淖潮湿松软不可居,且洪水下来,将会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离水太远,饮用水又成为大问题,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发明出一种取存水的工具,这可能是促成陶器产生的直接社会原因。从至今仍保存下来的原始时代的陶器看,碗、钵、瓶、罐、盆等,其最主要的功用仍然是取水和存水。到了后来,随着陶器烧制技术的提高和制陶生产规模的扩大,各种器形随之出现,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陶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熟食的经常化、正规化,也标志着人类饮食文化由简单的烧烤方法进入了蒸煮阶段,从而不断地增加了熟食品种,扩大了食物范围,这标志着人类烹饪技术的革命性的本质飞跃。陶器的出现,显著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给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后来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注释】
[1]《韩非子》。(www.xing528.com)
[2]《礼记·礼运》。
[3]谯周《古史考》。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6]徐宗元辑《帝王世纪辑存》卷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