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慈善失灵、发展失灵不同,倡导失灵不会对非政府组织的体制或财务造成直接冲击,但其带来的影响更隐蔽,也更深刻,主要体现在对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信力的损害上。萨拉蒙提出,当前非政府组织的危机有三种,即财政危机、经济危机与信任危机,其中信任危机是最主要的危机,非政府组织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越来越明显的选择性或特殊性,使人们对非政府组织所享受优惠政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产生疑问,甚至会对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产生怀疑。[85]从2000年后的菲律宾社会运动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基层民众都认可非政府组织基层代表性,“非政府组织究竟代表谁的利益?”“谁给非政府组织权力代表基层?”等类似质疑不断,反映出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已经遭受了明显的信任危机。
虽然非政府组织的倡导工作难以设立标准,但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利益相关者对非政府组织的倡导工作仍然会有心理预期。对菲律宾民众而言,非政府组织承载着制衡政府、遏制社会腐败、抗衡企业、保护民众权益的希望。一旦无法达到民众的心理预期,其社会公信力就会受到损害。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席若弘表示:“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期待高于对政府与企业,当非政府组织被认为表现不负责任或在道德上有问题的时候,公众的反应会非常迅速,他们立刻就会产生背叛感,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便严重受损。”[86]非政府组织的其他工作及内部运作情况也会对其社会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但不如倡导失灵造成的影响大。
社会公信力是非政府组织的工作基础,也是非政府组织的最大财富。首先,拥有社会公信力,非政府组织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私人捐助和志愿者服务。民众和其他社会组织之所以愿意把金钱和时间投给某个非政府组织,关键是对其有一定程度的信任感。在菲律宾,志愿者的服务对非政府组织极为重要,而非政府组织的倡导工作正是吸引志愿者参与组织活动的关键因素;其次,拥有社会公信力,非政府组织才具有在基层工作的优势,菲律宾非政府组织正是得到了基层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顺利地与基层民众接触交流,进而开展工作。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主体是基层组织,核心是基层支持组织,因此一旦失去基层民众的信任,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就失去了生命力;最后,拥有社会公信力,非政府组织才能获得与政府和国际援助机构的合作机会。菲律宾政府和国际援助机构正是看中了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基层各领域的优势,才与之展开合作。如果非政府组织失去了社会公信力,上述的优势就转变为劣势,非政府组织风险承受能力差、专业性低、财务不稳定等问题就会浮现出来,危及生存。(www.xing528.com)
总体上看,绝大多数的菲律宾非政府组织财务基础相对薄弱,因此社会公信力对组织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政治倡导上的失误有可能使其失去社会资助和志愿支持。而一些大型非政府组织虽然经济条件较好,但长期的倡导失灵也可能导致其沦为营利性企业或政府的附庸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