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研究:轨迹、企业化与失灵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研究:轨迹、企业化与失灵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事实上,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在第二次人民力量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与第一次人民力量运动相去甚远,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政治影响力开始由盛转衰。客观上看,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了对埃斯特拉达的弹劾,并发挥关键作用,体现了较强的政治影响力,但在第二次人民力量运动的街头抗争阶段,非政府组织并未发挥重要作用,只有部分非政府组织作为参与者走上街头。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研究:轨迹、企业化与失灵

2001年1月导致埃斯特拉达下台的大规模社会运动被称为第二次人民力量运动,它与第一次人民力量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常常被相提并论。但事实上,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在第二次人民力量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与第一次人民力量运动相去甚远,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政治影响力开始由盛转衰。

埃斯特拉达是贫民出身的动作电影明星,因常在屏幕上扮演劫富济贫的英雄,在基层民众,特别是穷人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支持度。1971年他竞选圣胡安市市长成功,开始步入政坛;在担任市长16年后当选参议员,1992年当选菲律宾副总统;1998年,埃斯特拉达竞选总统,提出了优先发展农业,并以此带动经济振兴,消除贫困,发展教育,打击贪污犯罪,严惩腐败,受到广大选民欢迎,也得到了许多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埃斯特拉达上任后延续了宽松的非政府组织政策,对扶贫非政府组织给予大力支持。从菲律宾证券交易委员会中登记的非股份制社团数量来看,1997年为10.2万个[106],2002年高达15.2万个[107],可见非政府组织在埃斯特拉达任内保持了正常的发展态势。

埃斯特拉达的贫民特性导致他无法获得菲律宾社会中上层的支持。部分代表中产阶级利益的非政府组织与菲律宾传统政治精英、天主教教会组成了反对埃斯特拉达联盟。同时由于埃斯特拉达无法落实竞选纲领,解决贫困问题,而个人贪腐问题又日益浮现,使得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加入了反对埃斯特拉达的阵营。这些非政府组织与反对党、宗教机构积极加强联系,争取国内民众与国际势力支持,为逼迫埃斯特拉达辞职和弹劾埃斯特拉达创造政治氛围。如基层影响较大的非政府组织IBON基金会,通过召开会议和演讲,对埃斯特拉达的生活方式、腐败作风、行政能力和政府管理能力提出尖锐的批评与攻击。[108]2000年10月23日,11个大商会联合发表声明,担心比索直线下跌和外国投资流失,要求埃斯特拉达辞职。随后160多个非政府组织发动了名为“菲律宾人民议会Ⅱ”(KOMPILⅡ[109])的抗议活动。[110]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行动进一步动摇了埃斯特拉达的执政基础,埃斯特拉达的支持率从1999年6月的78%骤跌到2000年年底的31%。部分非政府组织还依照宪法第6章第3条的规定,以公民身份发起了对埃斯特拉达的弹劾,得到了1/3以上众议员的支持。11月13日众议院正式启动弹劾程序,12月7日,参议院成立弹劾法庭。(www.xing528.com)

然而事态的发展出现转折,2001年1月16日,参议院否决一项公开银行证据的请求,反对党遂放弃弹劾,转向街头社会运动。17日,菲律宾天主教教会主教辛海棉在当地电视台呼吁群众响应号召,集中到埃德萨大道举行祈祷集会。当日,辛海棉、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副总统阿罗约、部分国会议员和数以万计的群众聚集在埃德萨大街进行抗议。18日傍晚,抗议群众已达十多万,在埃德萨大道组成长达十公里的人链,政府部分主要的内阁成员纷纷辞职。19日下午,菲律宾军队与警察部队相继倒戈,转向支持示威群众。20日中午菲律宾副总统阿罗约在菲最高法院首席法官达维德的主持下宣誓就任总统,当天下午埃斯特拉达被迫离开总统府

客观上看,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了对埃斯特拉达的弹劾,并发挥关键作用,体现了较强的政治影响力,但在第二次人民力量运动的街头抗争阶段,非政府组织并未发挥重要作用,只有部分非政府组织作为参与者走上街头。这与第一次人民力量运动时,非政府组织所担任的组织动员角色有本质的区别。当时大部分非政府组织的诉求是通过完整的司法程序让埃斯特拉达合法下台,而不是以社会运动或军事政变的形式达到政权更迭的目的,这与当时的主流民意相符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