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发展轨迹:企业化与倡导失灵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发展轨迹:企业化与倡导失灵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取向的菲律宾非政府组织首先在农村地区兴起。因此他们希望通过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促进农村发展,恢复农村正常秩序,并愿意向非政府组织提供农村发展资金。而1962年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又进一步增强了菲律宾天主教教会建立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发展项目的趋势。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发展轨迹:企业化与倡导失灵

发展取向的菲律宾非政府组织首先在农村地区兴起。导致非政府组织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由慈善取向转向发展取向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二战后,为遏制共产主义在菲律宾蔓延,代表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利益的菲律宾政府,强行解散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员的抗日人民军(Hukbong Bayan Laban Sa Hapon),取消了得到农民支持的民主联盟(Democratic Alliance)在1946年国会选举中获得的6个席位,引起农民的不满。而政府的一系列土地改革政策因触及大地主阶级利益无法实施。土地所有制的不平等进一步激化了政府与农民的矛盾,菲共利用这一情况,重组了人民军,即“胡克”(Hukbong Mapagpalaya ng Bayan),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胡克”运动。到1950年,菲共及其创建的劳工组织联盟(CLO)、人民军的成员达到10万人,菲律宾政府对中吕宋农村地区失去了控制。[39]为彻底消除农村动乱根源,菲律宾政府在采取武力镇压的同时,把目光转向非政府组织,引导它们参与农村发展,消除农村贫困,以瓦解菲共在农村的群众基础。

第二,菲律宾大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在农村具有广泛的切身利益,随着菲律宾经济的发展,农村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产地、产品销售地和劳动力来源,在国家工业环节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菲律宾政府无法在农村地区有效地保障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教育,这必然将损害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因此他们希望通过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促进农村发展,恢复农村正常秩序,并愿意向非政府组织提供农村发展资金。

第三,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菲共在农村的活动深刻触及了菲律宾天主教教会和新教教会的利益,教会希望通过在农村发展非政府组织以应对这一威胁。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菲律宾天主教教会就注重加强与基层农民、工人的联系,并致力于建立健康、教育、经济发展等类型的基层组织,以对抗共产主义在农村地区的影响。而1962年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又进一步增强了菲律宾天主教教会建立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发展项目的趋势。1970年在马尼拉召开的亚洲主教大会(Asian Bishops Conference)也倡议天主教及其相关组织为穷人服务。(www.xing528.com)

为鼓励非政府组织向农村发展,菲律宾政府于1952年颁布《科学法》(Science Act),修订非政府组织管理办法,鼓励民间建立促进社会发展的非政府组织。在该法令的推动下,一批旨在建设农村的新型非政府组织建立起来,并在农村扎根发展,协助政府维持农村地区的社会秩序。菲律宾社会福利局(SWA)是这些组织的主要官方资助者,1953—1957年,该部门平均每年拨款190万比索资助非政府组织。[40]1952年,菲律宾国会还通过了《农业信贷及合作资助计划法》(ACCFA Financing Program),并成立农业信贷及合作资助部(ACCFA),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信贷体制,吸引农民进入基层合作社,稳定农村经济秩序。美国政府及其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向菲律宾非政府组织进行资助,如美国天主教援助服务(Catholic Relief Service)一直向菲律宾社会福利局提供资金,仅1957年一年就高达400万比索;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通过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及亚洲基金会向菲律宾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美国政府还为菲律宾农村重建运动(PRRM)提供部分资金,并帮助该计划获得“国际大众教育运动”(International Mass Education Movement)提供的配套资金。[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