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化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国家对未来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和纲领性文件,各学科或领域学生素质的要求应成为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化学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及教材编写等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

化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事实上,“课程标准”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词,清代末年便有其雏形。明确以“课程标准”作为教育指导性文件的是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此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了40年。一直到1952年,在全面学习苏联的背景下,才把原先使用的“课程标准”改为“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称为“课程标准”,不只是名称上的变化,框架结构、课程理念、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变化和调整。

(一)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以往的教学大纲刚性太强,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的情况,当时的相关调查表明,90%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因此,那种让大多数学生不能达到要求的大纲注定要退出历史舞台。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或某一学段的某一学科)共同的 、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因此,课程标准是一个“保底标准”,而不是“封顶标准”。

(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原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标准则着眼于未来社会国民素质的要求。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国家对未来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和纲领性文件,各学科或领域学生素质的要求应成为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www.xing528.com)

化学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就是因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而设计的。

(三)从只关注教师的教学转向关注课程的实施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教师是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但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课程标准则关注课程实施,不仅有对教学的建议,还有对评价的建议,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及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从而将全面贯彻课程目标落到了实处。

(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我国教学大纲对各科教学工作都做了十分细致的规定,以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具体、直接的指导作用。教学大纲便于教师学习和直接运用,但是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也没有给教材特色和个性化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不利于教材多样化的实现,无法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与之相比,国家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做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化学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及教材编写等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但与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