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中学化学课堂教学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化学科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双基”为导向、以“能力”为导向、以“科学素养”为导向以及以“化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发展阶段。
(一)以“双基”为导向的化学课堂教学(1949—1978)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各行各业全面向苏联学习。基础教育领域受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围绕“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传统教学三中心开展教学,强调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的重要性,认为教师科学准确地讲授知识是学生顺利掌握知识、获得技能的主要条件。在科学教育领域,这一时期人们对科学的认识较为狭隘,认为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知识,而科学教育就是传授以科学知识为代表的“客观真理”。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始,我国中学化学课堂主要以加强化学基础知识与化学基本技能的“双基”为导向开展教学。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提出:“中学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得到现代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此为指导,同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以苏联教学大纲为蓝本编写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指出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系统和巩固的化学基本知识;使学生获得计算、实验等基本技巧。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指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我国初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水平都相对落后,以“双基”为导向的化学教学重视化学学科知识系统学习和基本技能掌握,为国家培养了很多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工基本技能的人才,有力地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化工人才紧缺的现状,促进了国家化学事业以及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
(二)以“能力” 为导向的化学课堂教学(1979—200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只局限于智力的发展和卓越,“非智力因素”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新型教育思想和理念逐渐成为知识界、教育界讨论的焦点话题,传统的“三中心”教学范式由于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能力发展受到广泛批判。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国家开始积极倡导与实施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在科学教育领域,我国于1996年加入国际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行列,我国学者对科学素养的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人们逐渐认识到“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发现真理、探求结果的方法才是更重要的”,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开始摆脱了科学知识的桎梏,科学教育的内涵和方式随之发生变化。
在国家提高民族素质的号召下,1986年12月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些表述充分表明中学化学教学开始重视科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以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理念。1988年9月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初审稿)》中提到,“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是在化学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出现“素质”一词。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化学课堂教学开始逐渐超越“双基”,向关注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
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实施推进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科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改变“双基”教学容易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弊端,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www.xing528.com)
(三)以“科学素养”为导向的化学课堂教学(2001—2011)
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和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在此背景下,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深化素质教育为改革目标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在科学教育领域,随着科学素养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科学知识不是永恒的真理,而是随着人们认识领域的拓展、思维方法的变化以及研究技术的改进发生变化的,但无论科学知识发生怎样的变化,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是始终如一的,它们才是科学的本质。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掌握隐藏在科学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以《纲要》为指导思想,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提出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普高课标(实验)》)也同样体现了通过三维目标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要求。三维目标在强调知识与技能对学生素质的奠基作用的同时,突出了学生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体悟,重视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体现了化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化学的学科价值。《普高课标(实验)》在课程思想、课程目标、内容体系、学习方式、教学建议以及评价建议等诸多方面体现了《纲要》的精神,与以往的化学教学大纲相比,既对我国教育发展和化学学科发展的本土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又显示了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充分体现了我国21世纪初化学课程发展的趋势。为进一步提高化学课程改革的效果,2011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实验稿》进行了修订,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重点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从完成八个必做学生实验等方面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和建议”。
在这种全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整合三维目标,以科学素养为导向的化学课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有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扎实的科学知识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新一代中学生,开启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新篇章。
(四)以“化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化学课堂教学(2012年至今)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国力竞争逐渐加强,教育需要通过发展学生的“21世纪素养”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因此,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一系列关于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应对学习社会挑战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2016年9月19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今后学校的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指明了方向。
中学化学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对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对化学学科本质的深入认识和对化学课程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价值的思考,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以下简称《普高课标(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体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键在于开展“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重视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明确了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核心素养则是党和国家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极具创新性与时代性,兼顾本土性与国际性,满足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突出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体现了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