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从“予独爱……”一句中直观体会周敦颐溢于言表的爱莲之情,但再去概括“莲的特点”与“君子的品格”便是教学的难点了。“初一的学生更擅长通过联想、想象把概括性的内容展开情境的描述。”[24]
可用问题引导,要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如用“君子莲”莲花拼图,指导学生根据莲花特点填写君子品德,形象直观[25];以例示范,填写表格,让学生梳理莲的特点和与之相应的君子品格;善用联想、想象,让学生结合这句话进行画面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26];从词语入手,换字品读,提问哪些词语用得妙,能用一字点出君子的美德后引导学生将“染”“通”分别换为“污”“空”对比阅读品析君子之美。[27]
还可以是主题讨论。如余映潮老师在这一课中设置了三重问题:1.讨论:我们能从这一句话中看出、读出、悟出多少个“美”来?2.根据这句话的内容,自由对“莲”说话。3.就“写莲与写人”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品析重点句子意味。余老师在另外一课中设置讨论话题: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美感与意味?进而以文学的美、形象的美、品格的美、手法的美、抒情的美实现多角度的深入品读。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中陈述、反诘、陈述的语气流变,伴随作者情感的流露。这一句深层含义的品读探究对学生而言是需要更多针对性的引导。
可采用“错位质疑”,激发学生探究文本核心;可依据文言特点,从古汉语虚词朗读出发,关注“噫”“矣”,变声品读“噫”,读准“语气”懂情感;还可关注标点符号的妙用,体会“噫”字背后的种种慨叹,更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读写结合。(www.xing528.com)
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可展示花图进行描写,可进行“国花”主题小组讨论,选取牡丹、梅花、莲花等,仿照《爱莲说》写一段话支持自己的观点。
写作前进行资料补充拓展。可以《“花中四君子”的文化内涵》类文比读后进行改写或仿写《爱莲说》;可列举古今中外像莲一样清高、正直、洁身自好的君子和托物言志的诗作后进行仿写。
可以例导学,循序渐进。如范维胜老师引导学生体味5 个“不”字后,指导学生进行“君子如莲,不染世之污秽”仿句训练和任意选一种花草树木结合“予独爱……”仿段语言训练。
考虑学情的不同,以上方法都是值得借鉴选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