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阶段——多被嘲笑
历代文人墨客都把“杞人忧天”当作笑话来看,认为杞人没有必要地担忧“天地崩坠”。唐代李白在《梁甫吟》中说:“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清代邵长蘅在《守城行纪时事也》中讲:“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2]
到了近代,人们对“杞人忧天”仍然持否定态度。金国祥在《“杞人忧天”质疑》一文中提出,古之人对天地崩坠的忧虑是有根据的(“女娲补天”和“共工怒触不周山”),不过这种根据是片面的,因而其忧虑也就是荒谬的,完全没有必要的。
(二)第二阶段——与阶级斗争和世界观斗争联系起来,带有政治色彩
1978 年谭家健、李淑琴在《“杞人忧天”与宇宙问题的争论》一文中提出,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当时存在着四种不同的宇宙观点和态度:
第一种就是杞人的观点(幼稚的原始的宇宙观点的反映)。
第二种在理论上用朴素唯物论观点回答宇宙性质问题,是东汉时期出现的“宣夜”说。其认为天空充满了物质性的“气”,在宇宙空间里“无处无气”。这是十分可贵的唯物论的观点。
第三种认为天是“积气”所成,地是“积形”所成。既然是形气所成,根据“有形必败”的规律,必然会有毁灭的时候,比第二种意见辩证多了。
第四种意见可以称之为不可知论(完全否定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无限能力,叫人们放弃对自然的探索)。
上述几种不同意见的争论,从实质上讲,就是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斗争。这种斗争不论在中国或是外国,在几千年来的自然科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发展着,而且同社会上的阶级斗争、世界观的斗争有着密切的联系。[3]
有人甚至将“杞人忧天”与“女娲补天”并提,这与社会快速发展,提倡实干,拒绝空谈有一定联系。例如:金争就认为,即使杞人忧天忧得很有根据,有道理,也只是空说不做。与杞人相比,女娲更值得我们效法;因为她面对现实,动脑筋,出智慧,求实效。[4]
(三)第三阶段——为杞人平反,多元化解读
进入新世纪,思想政治经济方面的大变革也反映在对“杞人忧天”的态度上,人们开始倡导多元化解读。
1.忧患意识
孟世凯在《“忧天”杞人何处寻》一文中指出,杞自商汤封建以后,由商至西周初“或封或绝”,一直处于一个不稳固的环境中,西周末或东周初为宋所逼迁徙至鲁东北,即今山东新泰境内。在春秋列国纷争、战国群雄并起的大气候中,之所以尚能存在二百五十余年,主要是因为有忧患意识。
“杞人忧天”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看,即杞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天”的概念有所不同,可分为人格的天和自然的天。人格的天则要和国家、民族联系;自然的天则要和自然界、生存环境联系。所谓的“忧天”则是既与国家、民族联系的忧患意识,也是与自然界、生存环境联系的忧患意识。在我国先秦史上,产生于春秋时期,迁都于今山东新泰市杞国、杞人的忧患意识和后来形成的成语的“杞人忧天”,不仅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5]
2013 年12 月《文史博览》中刊登了一篇文章《“杞人忧天”绝非庸人自扰》,文中再次结合历史指出,在弱肉强食的形势下,杞人才有危机感,才产生了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作为对“杞人忧天”的深层次理解。“忧天”是杞人对国家、对民族前途的忧患,是爱国爱民的情操体现,更是古代杞人留给今人的宝贵思想财富。[6](www.xing528.com)
2.科学精神
严文其和杨捷在《科学精神与“杞人忧天”》一文中重新审视了“杞人忧天”这一成语,探讨了在东西方文化的背景下,“杞人忧天“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中国传统对“杞人忧天”的否定态度,是中国古代缺乏科学精神,近代自然科学难以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为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该学习和提倡杞人忧天的精神。[7]
忠延在《“杞人忧天”新说》一文中认为,“杞人忧天”其实是杞人环境意识的萌生而形成的忧虑。倘若我们不再注意生存环境,肆无忌惮地敲诈自然,那么,不仅臭氧层的破坏会使“天塌”,而且,温室效应的出现会让“地陷”。如此反思,人类在各个时期都会出现一些孤独的另类。这些另类的出现提供给人们的往往是新观点、新思维,也就是一条新的生路。可惜,这些另类为众生求同的思维所不容,嘲弄、戏谑尚是宽恕,弄不好还会被绳之以法,毙之以命。[8]
3.哲学思考
高俊田《质疑“杞人忧天”培养创新思维》一文中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思维训练:第一,质疑定论——培植思维的求异性;第二,展拓“忧”因——把握思维的变通性;第三,正反论辩——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其中第二点“把握思维的变通性”包含7 个方面:1.杞人之“忧”的由来——对山崩地裂、水竭鱼亡、唇亡齿寒的思索——物质决定意识;2.杞人之“忧”的可贵——思维着的头脑是地球上最美丽的精神花朵——意识的能动性;3.杞人忧天所处的时代——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杞人忧天的警示——对危险天体预警、避免核战争——认识的指导作用;5.杞人忧天的价值——先天后己、先忧后乐——一种值得提倡的价值观;6.杞人忧天的辩证意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7.杞人忧天与今人忧天——大气污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普遍联系。[9]
钱爱娟在《从“杞人忧天”说起——“哲学常识化”教学方式略述》一文中提到了周国平先生的叙述,认为杞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超越“常识”而作哲学的思考。同时,周国平先生也道出了“哲学”不同于“常识”,哲学是对常识的超越。[10]
4.道家思想
还有人把“杞人忧天”的寓言放回到《列子》全书中去理解,故事后还有“长庐子闻而笑之”和“子列子闻而笑之”的两段对话:
长庐子闻而笑之曰:“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
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此一也,彼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有杞人的忧天,就有开导者高出一层的破解;而在破解与释怀之上,则又有笑闻此事的长庐子对其进行的更为透彻的剖析。长庐子指出,既然天地是由实有的积气与积块构成,而凡是物质皆有终结穷尽的时刻,积气与积块构成的天地当然也就不能例外,这不正说明了杞国人担忧天地崩坠是完全合情理的吗?
最后,列子一一推翻之前杞国人的担忧、开导者的安慰、长庐子的理论,穿透寓言中一层又一层的荒诞与可笑,突破每一种见识的局限,出来现身说法。因为在他看来,客观存在的坏与不坏,与人们主观意识中交替起伏的欢喜担忧,本不应该有这样紧密的联系。对于不可知的世界,对于远在六合之外的广阔存在,人们或许可以凭着好奇去探究与追问,却不必把精力全部消耗在无谓的担忧上。列子有言“虚者无贵”,又说人生“大化有四”,他早就参透了造化始终、生命变幻,而在这里讲述杞人忧天的寓言,既不是为了嘲笑或安慰故事中的杞国人,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深刻洞见,最终要托出的,只是这一句意味深长的:“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11]
2015 年何社林、蒋莉的文章《走向休闲:“杞人忧天”寓意解读》从休闲角度对“杞人忧天”进行了解读。认为杞人生活在春秋战国这一灾害频发的风险社会,连绵的灾祸使他感到了生存焦虑,如何解忧求乐,使人进入心无所羁的空灵状态,才是寓言的寓意所在;借用这则寓言,作者阐述了道家的休闲思想。[12]
邵自泉认为《杞人忧天》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列子豁达的生命观。他认为天地是否毁坏,是我们所不知道的,那么我们就不必把这样的东西放在心上以自扰。而课文所选内容是整个故事的上半截,主要写了“忧天者”和“晓之者”对天地的不同认识及前后的内心活动,以此表达多种寓意,并为下文列子发表自己的主张做铺垫。[13]
5.其他优点
汪金友在《“杞人忧天”古今谈》中为杞人全面平反,认为“杞人忧天自有其可取之处。一个普通百姓,却想着苍天的大事,可谓心胸开阔,眼光高远。后来听到天不会塌下来的解释以后,又马上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去干自己能干的事情。这种大局意识、公益意识、忧患意识、学习意识、虚心意识、互助意识等,未尝不可借鉴和传承。”[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