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把握,理清层次
关于《诫子书》一文的结构层次,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理解。解读一[2]:全文遵循议论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共分三个层次论述:首先指出什么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必须坚持“静”和“俭”的道理,最后提出修身养性的切实要求:“珍惜时日”和“努力实践”。
解读二[3]:第一层,目标明确深远。立“君子之行”的目标(谈什么是君子的品行)。这是诸葛亮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自身成长成功经验的高度提炼。第二层,原则简洁充实。遵循“静”和“俭”两条原则来修身养德,实现目标。第三层,途径具体明晰。途径一,保持心境淡泊;途径二,静学成才;途径三,戒除淫慢与险躁(从反面警示儿子人生之大忌);途径四,学会珍惜时间(从反面警示后果)。
解读三[4]:全文立论的前提是“君子之行”。第一层,行:要成为“君子”,就必须行“大学之道”,即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修身”,而“修身(养德)”之道在于“静”与“俭”。而“修身”并非人生的终极目标,终极目标是“明志”“致远”,也就是“接世”(用世),具体内涵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二层,学:“修身”需要从“格物致知”开始,格物致知就是“学”,但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必须“静”而有“志”,切忌“淫慢”与“险躁”,否则将学无所成,当然也就无法真正地“修身”“致远”。第三层,果:针对儿子年幼的特点,告诫他如果不能坚定意志、珍惜时间,就会导致“悲守穷庐”的后果。
解读四[5]:开篇即指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应该以宁静提高修养,以节俭培养品德,以及不看淡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静心专一就难以实现远大理想。接着具体阐释“才”“学”“志”三者的辩证关系。最后从反面阐释不加强道德修养和疏于立志勤学的危害和后果。
(二)文本细读,抓关键处
1.君子之行
《说文解字》说:“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尹,古代对部落首领的称谓,是部落的最高统治者。由其引申出来的“君子”,在先秦时代是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在先秦社会文化体系中,人们对“君子”有严格的才德要求。《礼记·曲礼》中有“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君子”是做人的理想,更是从道德品行、才能智慧等方面对一个人的极高赞誉。一个人要达到“君子”的境界很不容易,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文雅得体的举止,宽厚待人的胸怀,忠心为国的态度,或者其他方面优秀的品质,还要不断地进德修业,思善改过。[6]据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7次,在《孟子》中出现了82 次,均指在位者或有德者。孔子在《论语》里提到“君子”的标准,就是《大学》中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一贯倡导的人生目标。诸葛亮为只有八岁的儿子设立如此高远的人生目标,既是他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自身成长成功经验的高度提炼。(www.xing528.com)
还有学者认为,孔子、老庄强调的君子之德是针对“治世”的,而诸葛亮笔下的君子则更多的是针对“乱世”的。[7]在诸葛亮看来,行“君子之行”必须学会淡泊宁静。因为,只有安宁心境才能致学广才,实现志向;相反,不够淡泊,浮躁怠惰,对性情才学的负面影响就会很大。其实,这是诸葛亮在说,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就没有机会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最后便只能落个空守穷庐的结果。他这是在告诫后人要终身抱有出世之心,真正在修身立德的理想指引下充实才能——既不“枯落”,也不“守庐”,要做就做“淡泊明志”的君子和“宁静致远”的贤才,真正实现君子的“三不朽”。这大概就是历代知识分子尤为推崇《诫子书》,提倡“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原因。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从青从争。青,初生物之颜色;争,上下两手双向持引,坚持;静,不受外在滋扰而坚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静”在《诫子书》中有三层含义[8]:一为修身之本(“静以修身”),二为明志之根(“非宁静无以致远”),三为治学之基(“夫学须静也”)。文中与“静”相关、相近的词是“淡泊”。[9]“静”是一种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精神境界,是“修身”的前提条件,做到“静”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另一方面,只有达到“静”的境界,才能“致远”,才能对万事万物都有透彻的理解,而且一旦时机到来又可以静中寓动,以静求动,动静相辅相成,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即所谓的“接世”。除此之外,“静”还含有专一之意,即学习必须反复思考,刻苦钻研。《诫子书》中与“静”相反的词是“躁”。“躁”既有碍于修身,又不能治学,而且容易转化为“淫慢”,终致事业无成。
俭,《说文·人部》说:“俭,约也。”“俭”的本义是思想行为上能约束节制自己。后来“俭”逐渐与“奢”相对,重点指在物质生活上约束自己不使奢华。德:从“行”,“行”表示四通八达的道路;从“直”,“直”是眼睛上加一竖线,表示目光向正前方看;从“心”,“心”表示心胸坦荡,也表示发自内心。“德”的本义是,看清道路的方向,没有困惑迷误,沿大道坦然直行。
“修身”为何要“静”呢?这与“修身”的目标与历程有关[10]。按照儒家经典的说法,“修身”要从“格物致知”起步。所谓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天下事物,探求其中的规律与法则。这岂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境界!但只有走了这一步,才能“意诚”——不欺人亦不自欺,才能进一步“心正”——心地纯正,不偏不私。而做到“心正”才算是有了“修身”的条件或基础。没有坚定的意志和专注的精神,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
在诸葛亮看来,“俭以养德”与“静以修身”是可以互解的:“修身”“养德”,既要“静”又要“俭”,“静”是从内心方面说,“俭”是从客观方面说。客观世界存在着诸多诱惑,诸如异端邪说,锦衣美食,声色犬马等,使人不能“静”,所以要“约束”和“节制”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