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所涉及的篇章,在历代研究大家的文章中,各有阐释。在此主要选择了杨伯峻的注释(以下简称为“杨注”)和翻译(教材主要也是参考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同时与南怀瑾的注释(以下简称为“南注”)、李零的注释(以下简称为“李注”)进行比对,对《〈论语〉十二章》的字面含义解读和内容阐释进行梳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杨伯峻《论语译注》阐释: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注释:子——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时——“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8]
习——一般人把“习”解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如《礼记·射义》的“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这一“习”字,更是演习的意思。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是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这些,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所以这“习”字以讲为实习为好。
说——音读和意义跟“悦”字相同,高兴、愉快的意思。
有朋——古本有作“友朋”的。旧注说:“同门曰朋。”宋翔凤《朴学斋礼记》说,这里的“朋”字即指“弟子”,就是《史记·孔子世家》的“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译文用“志同道合之人”即本此义。
人不知——这一句,“知”下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有说话的实际环境,不需要说出便可以了解,所以未给说出。这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种说法我嫌牵强,所以仍按照一般的解释。这一句和《宪问篇》的“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的精神相同。
愠——怨恨。
君子——《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
梳理名家内容阐释:从字面意义上说,第一句讨论的是学习方法;第二句讨论的是学习的状态;第三句讨论的是学习的目标——成为有德的人。读书做学问的修养,重点落在了中间一句:“不亦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杨伯峻《论语译注》阐释: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注释:曾子——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南武城(故城在今天的山东枣庄市附近)人,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公元前505—公元前435)。
三省——“三”字有读去声的,其实不破读也可以。“省”音醒,xǐng,自我检查,反省,内省。“三省”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上加数字,这数字一般表示动作频率。而“三”“九”等字,又一般表示次数的多,不要着实地去看待。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省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
信——诚也。
传——平声,chuán,动词作名词用,老师的传授。
习——这“习”字和“学而时习之”的“习”一样,包括温习、实习、演习而言,这里概括地译为“复习”。
梳理名家字词阐释异同:杨注对“忠”的翻译为“竭尽全力”,李零的翻译接着杨注,翻译为“替人谋事,要真心真意、全心全意,绝不糊弄人”。南注翻译为“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基本相同。杨、李对“习”的翻译为“复习”,南怀瑾翻译为“实践”。
梳理名家内容阐释异同:杨注反省的第一件、第二件事,讨论的是做人的修养;第三件事讨论的是学习方法。“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学业,有复习吗?目的还是修身。南怀瑾的本子对此翻译为“老师教我如何去做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南怀瑾认为这三件事全部都是做人的道理,“这才是真学问”。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杨伯峻《论语译注》阐释: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有——同又。古人在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多用“有”字,不用“又”字。
立——《泰伯篇》说:“立于礼。”《季氏篇》又说:“不学礼,无以立。”因之译文添了“懂得礼仪”几个字。“立”是站立的意思,这里是“站得住”的意思,为求上下文的流畅,意译为遇事“都有把握”。
不惑——《子罕篇》和《宪问篇》都有“知者不惑”的话,所以译文用“掌握了知识”来说明“不惑”。
天命——孔子不是宿命论者,但也讲天命。孔子的天命,我已有文探讨。后来的人虽然谈得很多,未必符合孔子本意。因此,这两个字暂不译出。
耳顺——这两个字很难讲,企图把它讲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觉牵强。译者姑且作如此讲解。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字有作“纵”字的,皇侃《义疏》也读为“纵”,解为放纵。柳宗元《与杨晦之书》说“孔子七十而纵心”,不但“从”字写作“纵”,而且以“心”字绝句,“所欲”属下读。“七十而纵心,所欲不踰矩”。但“纵”字古人多用于贬义,如《左传》昭公十年“我实纵欲”,柳读难从。
梳理名家字词阐释异同:立,杨注为“站得住,有把握”;南注为“不动,做人处世不变了”。不惑,李注为“越来越明白”;南注为“不怀疑”,更贴切一些。天命,李零译为命中注定要干点什么,与杨注不同。耳顺,杨注为“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南注为“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
梳理名家内容阐释异同:这是孔子对自己的一生的总结。李零认为这段话可以作为“人生的指导原则”。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杨伯峻《论语译注》阐释: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注释:温故而知新——黄侃《意疏》说,“温故”就是“月无忘其所能”,“知新”就是“日知其所亡”,也通。
梳理名家字词阐释:温故而知新:李零把这句话解释为“听老师传授,在师说的基础上,能够提出新的想法”,没有超过杨注的范畴。南注延伸为“认识了过去,就知道了未来”。
梳理名家内容阐释:整体而言,这则关于学习方法的“温故知新”,在南注那里,从学问之法引申到了为政之学,“师法过去,判断未来新的事物的发展”。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杨伯峻《论语译注》阐释:
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
注释:罔——诬罔的意思。“学而不思”则受欺,似乎是《孟子·尽心下》“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意思。(www.xing528.com)
殆——《论语》的“殆”有两个意义,当“疑惑”解,《微子》篇“今之从政者殆而”的“殆”当危险解。这里两个意义都讲得过去,译文取前一义。古人常以“罔”“殆”对文。
梳理名家字词阐释:殆:何晏《论语集解》解释:殆:音待,依义当作怠。杨注取“疑惑”。李注认为疑惑更好一些。南注为“危险了”。
梳理名家内容阐释: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讨论的是学习问题。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杨伯峻《论语译注》阐释:
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多么有修养呀!”
注释:箪——音单,dān,古代盛饭的竹器,圆形。
梳理名家内容阐释:这一则通过孔子对颜回的赞美,来体现做人的修养。李零说“颜回穷开心”。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杨伯峻《论语》阐释: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梳理名家内容阐释:这一则讲学习,乐学。今人喜欢用学习兴趣来概括这一则。杨注突出“以它为乐”,李零也同意这一点。南注说的“修养学问”也一致。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杨伯峻《论语译注》阐释: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我看来好像浮云。”
注释:疏食——有两个解释:(甲)粗粮。古代以稻粱为细粮,以稷为粗粮。见程瑶田《通艺録·九谷考》。(乙)糙米。
水——古代常以“汤”和“水”对言,“汤”的意义是热水,“水”就是冷水。肱——音宫,gōng,胳膊。
枕——这里用作动词,旧读去声。
梳理名家字词阐释:水,作冷水解,南注是“喝白开水”。
梳理名家内容阐释:个人修养的养成。修养高,怡然自得;不正当的富贵,在境界修养高的君子面前,如浮云。李零在《丧家狗》中概括为“安贫乐道”。南注有对浮云的进一步阐发可印证这一章的中心内容:“天上的浮云是一下子聚在一起,一下子散了,连影子都没有。可是一般人看不清楚,只在得意时看到功名富贵如云一样集在一起,可是没有想到接着就会散去。所以人生一切都是浮云,聚散不定,看通了这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可以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了。”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杨伯峻《论语译注》阐释: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注释:子贡说孔子没有特定的老师,意思就是随处都有老师,和这章可以互相证明。《老子》说:“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未尝不是这个道理。
梳理名家字词阐释:师:可以为我取法和学习的人。南注直接解释为“老师”。
梳理名家内容阐释:杨注认为这一则是讨论学习。李零直接说“善于向各种人学习”。南注认为,这是讨论学问,同时也是讨论做人,也就是讲修身。“比我好的固然是我的老师,不如自己的也是我的老师。因为看到他笨、他坏,自己就会反省:不要这样笨,不要这样坏。所以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足以借镜反省。”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杨伯峻《论语译注》阐释:
译文:孔子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注释:舍——上、去两声都可以读。上声,同舍;去声,也作动词,居住,停留。孔子这话不过感叹光阴之奔驶而不复返罢了,未必有其他深刻的意义。《孟子·离娄下》《荀子·宥坐篇》《春秋繁露·山川颂》对此都各有阐发,很难说是孔子本意。
梳理名家内容阐释:孔子对时间的感慨。李注为“似水流年”“光阴易逝”。南注为孔子丰富的人生哲学,含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深刻内涵。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杨伯峻《论语译注》阐释: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注释:三军——周朝的制度,诸侯中的大国可以拥有军队三军。因此便用“三军”作军队的通称。
梳理名家内容阐释:这一则讲个人修养和操守。任何一个人真有气节,立定了志向,怎么样也不会动摇。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杨伯峻《论语译注》阐释: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注释:志:孔注以为“志”与“识”同,那么,“博学笃志”便是“博闻强记”之意,置后虽可通,但不及译文所解恰切。
梳理名家字词阐释:志:志趣。南注为:中心。切问:恳切的发问。南注为:多听多问。近思:考虑当前的事情。南注为:要切近的平实的思想,人生到底没有什么太高远,不必向外找。
梳理名家内容阐释:这一则讨论的是修养的提升问题。李零认为是讨论学问,学习与提问的关系。南怀瑾的本子将其提升到了“仁”是中心的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