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晖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存在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教学观模糊。
我们认为,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认知、适应、改变生存环境的过程。学习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而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这种生存技能的获得与提升。
但目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各种“话语霸权”造成的课堂交往关系不民主。须知,没有独立反思的人格,就不可能有学习的真正发生。这些“话语霸权”中,最突出的是“知识话语霸权”。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中,教学的目的变成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崇拜。同时还有“教师话语霸权”,即课堂教学中许多问题探讨的结论要以教师的标准为标准;“学生话语霸权”,即学生的观点都要加以肯定与鼓励,这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有待发展与提升的生命个体这一关键点。
如果我们定义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真实的学习”,是一个“学习共同体”,那么课堂教学就应该是一种真正平等的对话关系,是“知识”“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关系。既然是“学习”,就意味着无论教师、学生还是知识本身,都是有待成长的存在,学习应该发生在这种相互交流的过程之中。
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泛化。
当前的课改一般以整校、整区域推进一种模式作为基本方式。这种忽略教学对象、文化环境、教师个性的整体推进方式,常常使原本富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课堂教学模式,因为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迅速崛起又迅速被遗弃。其根本原因是有些人过于功利,希望通过模式的简单改变而实现教学的大面积成功。
这种“简单粗暴”的推进方式,正是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许多模式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但是一定要考虑模式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所谓“技多不压身”,多了解不同的模式,多实践不同的模式,学会智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第三,公开教学与真实课堂之间的脱节。(www.xing528.com)
现在有一句话是“真信真改”,但是不少学校其实是“假信假改”。公开教学活动的时候改,关起门来上家常课的时候不改。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还是因为没有感受到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性,而只是行政命令在推动。没有迫切改革,还有一个因素是教师将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归结到学生身上,认为是学生不认真、不刻苦、不专心导致的,而没有考虑教学观念、教学设计在提高教学效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同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于具体课堂教学的研究也有待提升,研究机构无法提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理论,使得一线教师普遍相信自己的经验,而不愿意相信教育科研的成果。
第四,教师本身的知识观与学习观都有待提升。
在一些教师心目中,他们所传授的知识和这些知识背后的结构都是万世不易、毋庸置疑的,他们无法站到学科发展的高度认识自己所教学科的本质,这就会导致知识僵化、因循守旧现象的发生。
我们强调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固然是要进一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但更重要的是要认清学科知识的本质。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能力除了掌握学科知识之外,还应包括课堂教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如何倾听不同的声音,如何组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如何促进知识能力的内化与结构化等等。
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一名教师从一个单纯的学科专家转变为以学科素养为基础的“学习型专家”。一方面要善于从学科的角度指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自身也应该成为“终身学习者”。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对学习有感性的认识,才能在学习指导上真正拥有发言权。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建平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