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龙
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需要在合作中实现自身价值。这些年课改之所以在实践中强烈注入合作学习,实际上像是医生治病一样,“缺啥补啥”,是教学实践中的“补短板”行为。
其实,我觉得教育实践中最大的短板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合作”一词认识的错误。如果我们对合作学习认识不清,就会导致行动上的紊乱与错位,就会出现“伪合作”与“真折腾”。
“伪合作”与“真折腾”的表现有很多。比如,把“合坐”当作“合作”的浅表化,“表现欲”有余而“求知欲”不足的浮躁化,课上课下任务颠倒的反转化,缺乏独立学习、缺乏长链条思考的碎片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怎么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围绕目标展开合作学习,二是抓住教材导读展开合作学习。
教学是一种实践的智慧。带着问题意识,带着探究欲望,从实验视角出发,那么困扰我们工作的许多痛点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在与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教师李双利的深度研磨中,我们一起创建了“基于环节目标的板块结构”这一课堂教学新样式。
李双利是一名高三历史教师,有节课是《新航路的开辟》复习课。复习,需要做出必要的温习,同时也要有必要的突破。为了实现这样的预期,课堂上李双利把要求做了全面归纳,并将其转变为复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他把复习的具体要求(目标)细化为相应的三个板块。这样,环节目标在他的课堂上就应运而生了。独立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都围绕环节目标展开。
课堂环节目标“是何”?就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而言,它是课时目标的构件、细化和支撑;就教学环节与环节目标的关系而言,它是教学环节的行动指南和评价尺度,是环节调控的取舍依据;就学生的学习而言,它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诊断、自我提升的抓手;就教师成长而言,它是内在修炼的攀登阶梯。
课堂环节目标“为何”?对学生而言,为的是学有所依、学有所得;对教师而言,为的是“节能降耗”、自我成长;就教研而言,为的是告别肤浅、走向深入;就学校而言,为的是有所积淀、持续发展。
课堂环节目标“如何”?它的研发与应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二是从有到优的提升阶段。
在起步阶段,环节目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验,可以暂时淡化质量。这是为了实现低门槛准入,使更多的教师能够走进“大门”;在提升阶段,环节目标要基于理论学习和实情调研,然后再结合自身经验,创造自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远离“合作之痛”。(www.xing528.com)
教学如何与教材导读有机结合?合作能否发生在读者和教材的编者之间?这是合作学习走向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抛开教材,课堂教学就只能发生在师生之间。这样的教学,只能是耳提面命、口耳相传。忽略教材的教学会让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处于漂浮状态;忽略教材导读的课堂,会导致教学的“复古”。
教材具有可读性吗?认真研读我们就会发现,各学段、各学科的教材都是具有可读性的。然而,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备课忘掉教材,上课甩开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教材是强有力的“老师”之一。如果我们能够把教师的身份理解为学生研读教材的“助教”,那么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都可望解决。
有人曾说:“80%的学生,能够读懂80%的教材。”美国学者奥苏伯尔说过:“如果要我把教学的原理概括为一句话,那么我要说的是,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学生已知了什么。”他形象地把学生原有的知识比作“拴船的桩”,有了这个桩,船就不再任意漂流。
这一个“桩”模型,还可以变为“台阶模型”。学生已有的发展区是第一级台阶,对于教材的阅读理解是第二级台阶,在教材阅读基础上的提升与发展是第三级台阶。
平时,在抛开教材的情况下,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情,其实都是帮助学生达到读懂教材的程度。这样的独立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既没有立地(基于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也没有顶天(达到较高的目标要求)。
我们倡导基于教材导读的学与教,要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在这个基础上,要帮助学生明确他们已知了什么,还希望继续知道什么。此时,合作才是一种真实的需求。
总之,要以优化的目标为导向,以教材导读为抓手,而不能以完成学案为主线。只有明确了为什么要开展合作,才能走出“合作之痛”。
(作者单位系北京合学教育研究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