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具有“约束”功能,然而我更愿意将规则定位于一种“指导和帮助”功能。
例如,我们这样思考:聚焦问题,独立思考;动笔记录收获、问题;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借助思维工具进行思考(思维导图、维恩图等)。
在这个环节的规则建立中,不仅仅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怎么思考——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可以选择合适的思维工具提升思考。
当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课堂效率如何,能否活而有序,小组合作讨论至关重要。我们这样讨论:小组长明确问题,围绕问题发表观点——引导学生聚焦问题展开学习,避免讨论中跑偏;梳理员记录组员发言内容——说写结合,避免灵光一闪后的一片空白,也为之后的归纳梳理、深度交流打好基础;合理控制音量——避免组与组之间相互干扰,也避免课堂上出现闹哄哄的现象;人人发言,轮流说——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确保人人有任务,不游走在学习之外;相互补充、追问、质疑——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联系,形成互动;讨论完毕后组内分工,准备分享——提高全班分享的效率……
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不断补充或调整规则。比如“人人发言,轮流说”,这条规则最初是基于课堂上学生不敢说而建立的,但小组文化建立起来后,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思维活跃、性格外向的学生会抢着说,后面的学生就没有时间发言了。怎么办?这就需要对规则进行补充——规则一:限时发言,将自己的核心观点在规定时间内说清楚;规则二:成绩中等的先说,成绩略差的中间说,成绩最好的最后说。
课堂上,分享是交流观点、碰撞火花、共享智慧的有效途径。在分享环节,我们也尝试建立了一些规则。(www.xing528.com)
我们这样分享:发言无错;面朝大家,大声发言;围绕问题,发表核心观点,尽量做到有理有据;发言完毕后与听者互动:我的发言完毕,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建立这些规则有三个目的:给分享者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对发言要求给出具体指导;通过“语言模板”引导听者参与到讨论中,使分享者与听者建立联系,努力实现课堂互动。
当然,每个学生都只想说,而静不下心来听,这样的课堂无疑是低效的。为此,我们这样倾听:站着发言,坐着倾听;眼睛看着发言者,点头或摇头回应;记录发言者的核心观点(中高年级);边听边思考,准备补充、追问或质疑;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听完后再开口……
其实,除了共性规则外,也有基于学科特点的规则,如“我们这样学语文”“我们这样批注”……同样,这些规则更侧重于“帮助和指导”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