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是课堂中不可缺失的文化因子。
河南洛阳西下池小学的课堂上就有一些被称为“美丽公约”的规则。比如,“不打扰别人、学会等待、及时归位、请倾听”等。这样的规则不只是在课堂上使用,在学生日常的校园生活交往中同样可以使用。使用规则,尊重规则,已成为西下池小学学生高素养的显著标识。
校长李艳丽说:“对于学生来说,规则保证了他们的自由,也保证了他们的尊严,使他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但规则不同于简单的“学生规范”,而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遵守的约定。换句话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也要做到。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所学校提出的关于教学“方论”和“圆论”的话题。按照学校的阐释,所谓教学的“方论”,指教学是有方法、有程序、有模式的,它指向教学的科学属性;所谓教学的“圆论”,指教学是基于学生、学科等差异而变通的,它指向教学的艺术属性。
而在我看来,教学的“方论”和“圆论”还指向课堂的规则,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说“方论”指向课堂规则,那么“圆论”则指向规则重建背后的自由秩序;如果说“方论”指向课堂规则的建立,那么“圆论”则指向课堂规则的再打破,课堂正是在不断建立规则、不断打破规则中走向“自由王国”的。
自由是有边界的,哪里有自由,哪里就需要有规则出现。当我们走进真实的课堂现场就会发现,正如学生需要自由一样,课堂也需要规则来确保教学效益。如果说,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控制型课堂太缺少自由,那么在当下热衷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的课堂文化下,课堂规则的确立则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更好地确保自由。所以,守护自由还是守住规则,从来不应该是课堂上的一种矛盾选择。
重建规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过去的规则已经远远滞后于新的课堂生态。在传统课堂上,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师的讲授上,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一大堆办法来应对;但新课堂环境下,如何重建规则,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的学习真实发生,有些教师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教师走进课堂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协商制定规则,使同伴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的关系。当然,规则的制定权首先在学生,规则的制定不能只是教师自己的一厢情愿。(www.xing528.com)
规则意识体现了新课堂内在价值中的“秩序感”。深入课堂现场,我们就会发现——
当学生评价其他同学的展示过于肤浅和同质化时,指向深刻的评价规则就需要产生;当学生热衷于展示自己而不关注别人的展示时,倾听的规则就需要产生;当优秀学生展示的机会过多,出现“精英展示”现象时,限制表达机会的规则就需要产生;当小组间过度为竞争而学习时,妥协和包容的规则就需要产生;当学生太快举手,急于表现自己时,“请等待”的规则就需要产生……
这样看来,课堂真的太需要规则来保护自由、保护秩序了。那么,到底是规则先行还是自由先行呢?也就是说,课堂是先有规则还是先有自由呢?
我认为,要先给学生自由!当学生在使用自由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再通过协商的方式做出约定、形成规则。当规则不是教师预设,而是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中遭遇问题,然后为解决问题而生成时,规则的意义才可能凸显;当规则因需要而产生时,规则的效益才会最大化。
正如课堂教学改进和变革呈现的“钟摆效应”一样,规则也是不断变化、动态生成的。
比如,前面谈到的倾听问题。在课堂教学改革初期,需要鼓励学生敢说、敢展示,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展示,激发竞争性展示。但是随着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当学生的展示已经成为习惯,课堂就需要从关注展示走向关注倾听。关注倾听比关注展示更有利于真实学习的发生。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说过,倾听他人的声音是学习的出发点,越会倾听的学生越善于学习。
让课堂规则诞生在学习现象的拐角处,诞生在学生需要处,如此,课堂才会从“方”走向“圆”,才会走向理想那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