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所谓思维或反思,就是识别我们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反思性思维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认真、不断的深思。培养反思性思维能力,除了要掌握反思技能,还要养成反思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开放、责任感和执着精神。
反思要与行动相连,要在行动中对行动进行反思,包括“对行动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
教师除了要反思教育目的、教学环境、专业能力,还要创造性地反思教学中的“人”在哪里。
比如,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反思:与儿童能否成功对话?
首先,教师要追问自己,与儿童对话是否感动?
感动并非因为成人比儿童有力量、有权威、更完善、更优越,因而觉得自己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儿童,而是因为成人受到许多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因而只能仰视儿童所具有的无限可能,仰视儿童的纯真无邪。
其次,教师要追问自己,与儿童对话能否从第一自然返回第二自然?(www.xing528.com)
就人类而言,童年期是第一自然,是有缺陷的,既无理性也无自由;要重返的是第二自然,第二自然不仅拥有第一自然的纯真,还包括了理性和自由。
在执教《祖父的园子》一课时,一位教师指着描写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等昆虫的段落问学生:“喜欢这些动物吗?”“为什么让我们喜欢它们呢?”一个学生将了教师一军。显然,学生的“为什么”属于第一自然,是纯真的,但却是无理性的。“那我说说我喜欢它们的原因——我很喜欢它们的状态,悄悄地创造生命,静静地自食其力,默默地活在园子里,永远在做它们自己。”教师抓住契机与儿童对话,从第一自然返回第二自然。
再次,教师要追问自己,与儿童对话是否“大于二等于三”?
中国文化中的“三元”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家认为,“一”是原始,“二”是对立,“三”是包容,从“一”到“万物”要经过“二”和“三”,“三”由“二”生成,并且在“二”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提升。
教学对话前,对话者双方想表达的内容各自藏着,这是“二”;真实对话后,对话者双方将内心世界展现出来,求真求美地表达着,交流产生的效果超越了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富有新的创造、新的生成、新的收获,这就是“三”——令人怦然心动的“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