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曲解和误读是表达者的宿命,也是理念提出者和经验创造者的宿命。
尽菅如此,媒体人和写作者依然要诉诸表达,理念提出者和经验创造者依然要投身研究和实践。
因为这祥的宿命,你会发现在课堂改革领域,一些经验在迅速风行的同时,一定也同时伴随着批判声和质疑声;一个新概念逐步流行和普及的过程,也可能是被误读和异化的过程。
同祥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一种经验在解决一种或几种问题时,总会衍生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当你倡导课堂教学需要通过建模来提高效益时,就一定有人可能将课堂带入“模式化”的危险;当你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少教”时,就一定有人可能陷入“不教”,甚至“一讲就是罪恶”的误区。
如果沿着这一线索继续思考会发现,还有不少让你费解的课改现象存在。
课改的风险不仅在于某一理念和经验在趋之若鹜的追捧、盲从中被妖魔化和肤浅化,还在于过度强调教学的某一点,就可能忽视另一面。比如,过度关注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就可能成为一种黑洞;过度关注教和学方式的变革,教学内容的优化就可能被悬置。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曾说,要警惕教学中的“黑洞现象”。如果教师都要提出自已的教学主张、教学模式、教学风格,把兴奋点都放到这些方面,而忽略了教学的基本问题,那就可能会产生教学的黑洞。
所以,有时候,课堂改革一不小心就有滑入肤浅的危险,执迷于某一点的改革一不小心就可能走向课改的反面。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课堂改革过度行为和不及行为的纠偏和辩证性审视,意味着走向课堂更深处成为可能。
我曾用“课改即纠偏”来表达对深度课改的理解。教育有太多的局。几乎每一位有话语权的人都在用心经营着自已的局,需要警惕的是,人不能只陶醉于自已的局中,有时候人生不仅需要入局,还需要不断地出局,出局才能看到更大的局。
每一个局内都有一个高高举起的旗子。旗帜之下是风生水起的变革和自圆其说的经验。我要提醒的是,没有哪一种变革或经验只有积极作用,也没有哪一种变革或经验只有消极作用。
所以,我重提“纠偏”。纠偏,是我们理解教育变革的一种视角;纠偏,需要我们不断地入局再出局。
中国教师报特聘课改专家王红顺先生曾撰文分析:纠偏不是否定过往,不是非此即彼的一元论思维;纠偏不是奉行“中庸”之道,有人谈课改时常常把“既不……又不……”或“既要……又要……”的句式挂在嘴面,表面上看很似严谨,但仔细推敲,写的都是正确的废话。
纠偏是另一种深刻。不断纠偏才可能让课堂不断走向深刻。就像教学远不是“少教多学”“先学后教”这么简单的逻辑一祥,学生的学习也远不止“放手让他们自学”那么简单。如果教育人总是执其一端,则可能引发课改的“钟摆现象”。在课改实践中,这祥的“钟摆现象”每天都在发生。
好的课堂需要反思,而不是指摘或过度装修。如果说指摘是课改人的毒药,那么过度装修则是课改人的迷魂药。过度指摘或过度装修都会使自已站在真改革的对立面。
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说,只要心中生出问题,就跨越一切学科的边界去寻找答案。课堂正是在这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抵达更深处。
时下,我们所关注的课堂更深处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一)需要用生话视角重塑课堂,用设计思维改变教与学;(二)需要研究教的设计触及学科本质和成长本质;(三)需要从碎片化学习走向整体化的单元设计、跨界整合;(四)需要更多地了解和研究学生以及学生的学,最大限度地收集学情、利用学情,让学情主导课堂教学。因为“教”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学”,教育的目的意味着聆听每一位学生,读懂每一位学生。(www.xing528.com)
台湾教师李玉贵也曾表达过这祥的观点:课堂教学要有设计感,设计的真正意义是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进而构筑让学生有存在感的学习氛围与情境。
我们深知,深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一时期所关注的课堂深处的要素都有其具体的应用场景。今天所谈的深处可能是明天更深处的起点。
但无论应用的场景如何切换,关注的要素如何更新,课堂改革的最前方都需要一个不变的灯塔。这个灯塔就是一颗平等、真诚的“爱孩儿”之心。当你真正沿着爱照见的方向实践教学的时候,你便可能走向课堂更深处。
温州教科院曹鸿飞老师说,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找到适合的切入项目,并树立四种思维——质量思维、整体思维、整合思维、辩证思维。用好这四个思维,你就能更好地处理好不同阶段面临的复杂关系和棘手问题,也便可能不断走向课堂更深处。
《课堂深处》这个书名是同事们讨论出来的。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当课改进入下半场,当课改走进深水区,一线教育者最需要关注什么?在实践中会遭遇哪些痛点,又将面临哪些拐点?哪些需要刷新,哪些又需要坚守?在《课堂深处》这本书里,你也许能找到更多出口。
这本书通过聚焦课堂改革领域的热点问题,给出新思考、新方法,旨在走向课堂更深处。
这本书收录了《现代课堂周刊》近三年来的精华文章。《现代课堂周刊》的选题定位于关注真问题,每一个选题确定后,有哪些问题和观点不能偏离,我们都会预约业界专家提前做出预设,然后再定向邀请作者撰文。
这本书是用来纪念的,纪念中国教师报走过的15年,纪念中国教师报以报道记录推进课改之志,纪念《现代课堂周刊》这份中国教师报众多周刊中的第一品牌。
记得2016年《中国教师报》改版时,关于《现代课堂周刊》我曾写下了这祥一段话:
“未来已来。当‘慕课’来袭,当课堂改革步入“后模式化”时代,我们要切换至什么频道,又要锁定课堂现场的哪些真问题;在常识领域,我们要关注什么,又要警惕什么,这些都将成为本刊再出发的起点。”
如果你觉得这本书对你有所启发,请你继续关注《中国教师报》,因为这份报纸一直在努力“零距离贴近教师”。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做一份有立场、有态度、有主张的周刊,我们一直在努力,让周刊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说明书,成为加速课堂改革的一种建设性力量。
褚清源
2018年5月于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