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太丘与友期行》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讲诚信引导方正

《陈太丘与友期行》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讲诚信引导方正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小小年纪的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的第一个特点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2.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讲诚信引导方正

作者档案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文学家,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世说新语》是其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体志人小说集,是六朝笔记体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每门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主旨讲解

咏雪》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小小年纪的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艺术分析

《咏雪》一文叙事平实,语言精练。文章只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来,未加任何评价,但作者的目的一看便知,这是本文叙事的特点。除了叙事平实的特点外,本文的语言也非常精练。如本文首句短短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人物、事件、环境全都说到了。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的第一个特点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文中描写陈元方的形象是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开始的。首先描写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话:“待君久不至,已去。”接着描写元方对客人骂其父的回击:“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据理驳斥,针锋相对。最后写“元方入门不顾”。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此文的第二个特点是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而且在语言叙述上十分自然,不加任何雕饰,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觉

文言知识归纳

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课后习题解答

一、朗读课文,体会文言和现代汉语的不同,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故事。

[解答]文言和现代汉语的不同:1.文言多是单音节词,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节词,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是一个词。2.文言中省略的现象比较多,承前省略很常见。3.文言中有些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讲述故事示例]

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迟到的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不在家?”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见面,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当着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客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来拉元方。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

二、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

[解答]第一问:选文中谢安对两个比喻哪个更好并未表态,不过从谢安的态度来看,认为后一个比喻更好。第二问:可以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也可以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解答]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诚信”理念。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责,反而怒骂别人;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解答]1.“俄而”,不久,一会儿。 2.“拟”,相比。 3.“未若”,不如,不及。 4.“去”,离开。“乃”,才。 5.“期”,约定。“委”,舍弃。

五、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其中有一些尊称和谦称。读一读,说说它们分别用于指称谁。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续表)

[解答一]尊称

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对方亲属的尊敬。如:令尊(尊称对方父亲),令堂(尊称对方母亲),令郎(尊称对方儿子),令爱(尊称对方女儿)。

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如: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存(请对方保存),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垂: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垂爱(指对方对自己赏识爱护)。

赐: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如:赐教(给予指教),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高:用于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指对方的见解高明),高论(指对方见解高明的言论),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尊称别人的职位),高朋(尊称友人),高邻(敬称邻居)。

贤:称呼对方,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①敬称自己的弟弟,②敬称别人的弟弟,③对弟子或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

奉: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

其他: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劳驾(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赏脸(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贵姓(问人姓氏),贵庚(问人年龄),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驾(对对方的尊称)。

[解答二]谦称

家: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

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

小:用于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愚:用于自称。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意见或见解)。(www.xing528.com)

拙: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拙作、拙著(谦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用于谦称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用于自称。如:鄙人(谦称自己),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其他:寒舍(谦称自己的家),见教(称对方指教自己),见谅(请对方谅解自己)。

模拟测试

1.文化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组织编写的一部________________志人小说集。全书共分________门。

2.重点字词解释。

(1)俄而雪骤( )

(2)公欣然曰( )

(3)大雪纷纷何所似( )

(4)未若柳絮因风起( )

(5)撒盐空中差可拟( )

(6)陈太丘与友期行( )

(7)时年七岁,门外戏( )

(8)相委而去( )

(9)友人惭( )

(10)下车引之( )

(11)元方入门不顾( )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 待君久不至 B.相委而去 委而去之

C.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噎废食D.公欣然曰 其实不然

4.下列加点的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B.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别)

C.俄而雪骤(突然) D.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咏雪》中的“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陈太丘与友期行》,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夙惠”门是《世说新语》36门中的第12门,专记聪敏儿童的故事。《陈太丘与友期》何以不入“夙惠”门,而入“方正”门?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