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第二部分,四次对话,文字简洁浅显,学生很容易读懂。列宁和孩子的对话,耐心而又得体,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孩子的尊重、爱护。
当列宁询问孩子是否见到灰雀时,孩子回答“没……我没看见”。从男孩吞吞吐吐的话语中,列宁已经猜测到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但列宁没有去批评、斥责男孩,而是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说是“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方式来引导男孩,使男孩内心受到触动、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列宁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时,他不问男孩,而是去问一个不会说话也不懂得人话的鸟儿。这一方面表明了列宁见到灰雀之后的惊喜,另一方面表现了列宁对男孩自尊的维护。
从男孩的话中,我们同样能感受到男孩心灵的触动与挣扎。男孩因抓走灰雀而心虚,说话吞吞吐吐,本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当他看到列宁那么担心灰雀,内心又一次受到触动,但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而又不敢讲。听到列宁“自言自语”,又想把灰雀放回来。“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其实,此话已经透露了男孩放回灰雀的决心。男孩内心真正认识到了错误,放回了灰雀。这些语言体现了男孩逐渐认识错误的过程。
字字读来,看似列宁的无意之为,却是字字有意,是列宁走进男孩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的无奈,“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自言自语中的惋惜,“会飞回来?”明知故问,蕴含着列宁与男孩的一场心灵的对话。(www.xing528.com)
四次对话不长,也不多,却是一段心灵的对白,一场心灵的较量。列宁与男孩的“较量”,男孩内心“放”还是“不放”的较量。这样的文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也许是会懂的。但文字表达的内在秘妙是需要教师挖掘、引导、渗透的。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语言表达的功能。在“言”中提升“意”,在“意”中走向“言”。在“言”“意”之间自由徜徉,这是语文教学的本质。
当我们读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如果说,前一段文字描绘的是一幅画,为下文提领,那么这一段文字就是一场心灵的互动。列宁巧妙地说服男孩,又时时处处爱护着男孩,展现出一个伟人善解人意、不平凡的高尚境界。
引领学生在“言”“意”之间自由穿梭,是语文教学的职责。结合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再细读这段对话,文本确实带给我们无声的力量;同时文本语言表达的空白处,给我们提供了对话和提问的空间。如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男孩这么说,心里怎么想呢?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语言实践。课文中,像这样的对话空白比较多。由此,利用文本表达的空白处,挖掘语言训练点,进行说话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从文本的“意”走向“言”,又达到提升“意”的目的。“言”“意”相联,相得益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