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清晰的语文要素,两条主线融合在一起,编织成一张语文教学的网。单元“语文要素”螺旋梯度上升的编排,与语文课程倡导的“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的编排与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整体把握、分步推进、专项训练的同时,观照整个教材编排体系,有的放矢地循序渐进。
(一)整体把握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是一个整体,一个单元的学习也是一个整体。整体性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一个单元具体的语文要素,分散在整个单元的角角落落。从单元的篇章页到具体课文的教学,再到交流平台和语文园地,都有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任务和要求。由此,在实施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整体把握整体教学,“语文要素”方能落地。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一脉相承,梯度提升。那么,如何整体把握呢?
1.“单元文本”整体读
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整体,包括篇章页、课文和语文园地。当我们开始教一个单元时,首先要将整个单元进行整体解读,将单元语文要素了然于心。“篇章页”中明确提出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然后在具体的课文中一步一步分散落实。
(1)《童年的水墨画》一文的课后练习题提示了落实语文要素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①人影给溪水染绿了。②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这里面提示了理解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2)《剃头大师》一文第二道习题:一边默读一边想,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①“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②“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问答式的练习,是在为理解文本内容作铺垫。(3)《肥皂泡》课后练习:课文中有一些句子不容易读懂,如,“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在课文中找一找,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从这道习题来看,一方面引导学生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另一个方面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理解句子的意思。(4)《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运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理解句子的方法自主研读课文。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安排了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既对接、回忆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又总结、提炼了“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包括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阅资料,向别人请教……在“词句段运用”板块中,特别安排了一词多义的练习。我们在对教材整体研读后,心中就有数了,教学更从容了。
2.“前后勾连”整体教
教材每个板块的编排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逻辑顺序,而不是孤立、分开存在的。整体研读文本后,在具体的教学中“前后勾连”整体教。如学习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在《童年的水墨画》一文中: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一读就能懂。然后引导学生理解“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的意思。当学生初步感知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以后,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时时不忘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理解、读懂句子。同时,我们在学习“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中的句子时,也引导学生运用、巩固学过的方法。
3.“巩固提升”整体练
每一项语文要素的落实,最后的巩固提升也是关键。因此,我们在单元整体教学之后,再在“巩固提升”过程中进行整体练习。
如我们在教完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后,结合交流平台安排了一个“巩固提升”环节进行比较学习。怎么安排呢?我挑选了《香港,璀璨的明珠》《五花山》等文章组成新的语文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运用读、交流等方法,自主发现: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还可以查阅资料和请教别人。
这样整体地训练,既巩固了本单元习得的方法,又从习得方法走向具体运用,真正将语文要素的学习落地生根了。
(二)分步推进
整体解读、把握以后,分步推进单元整体解读出来的具体教学内容,方能将语文要素落实。
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学习要素“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1.篇章页中感知(www.xing528.com)
统编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开篇编写了篇章页。它包括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用简短精练的唯美语言(词语与名言)指明单元目标,用精美的图画蕴含单元主题。人文主题编排在上方,语文学习要素编排在下方。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飞鸟在空中翱翔,虫儿在花间嬉戏。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主题是“动物主题”。语文要素有: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聚焦篇章页,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去感知本单元需要具体学习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2.课文学习中落实
第一课《古诗三首》,编排了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从经典诗词中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至于“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对于语言如此凝练、内涵如此丰富的古诗来说,学生更应该好好体会。第二课《燕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如,“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燕子。”读者之所以认为它优美,是文章有序地介绍了燕子的整个外形,形象地展示出燕子的可爱。“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轻轻读着这些语言,脑海中出现了美丽的春天的画面,给人强烈画面感的语句,让我们体会到了优美和生动。如《荷花》一文,通过前面课文《燕子》的学习,让学生找一找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在和同学交流中感悟提升。“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很多同学找到了这些语句,认为这些语句非常优美生动。确实,这些话写出了夏日荷花不同的姿态,与碧绿的荷叶交相辉映。《昆虫备忘录》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基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出认为优美生动的语句,并和同学交流。
3.平台交流中提升
交流平台,平台交流。编排“交流平台”板块是统编教材的亮点和特色。它是对一个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过程,方法的总结与概括,使学生形成具体的概念。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交流平台中提示、总结了“阅读时遇到优美生动的语句”可以从描写对象的动作、状态去体会,可以从作者描写的修辞方法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去体会。
借助“交流平台”的集中交流与总结,使学生明白在阅读时遇到优美生动的语句可以具体从哪些方面去把握、体会,并自觉地多读几遍,自觉地去体会。有了这种阅读意识,并养成体会、品读的习惯,语文要素已落地生根。
(三)专项训练
从整体把握到分步推进,一步一步,环环相扣。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需要,采用专项训练,使“语文要素”的学习更为扎实有效。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可巩固、拓展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教材中编排了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和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从观察的对象来看,《搭船的鸟》和《我家的小狗》是以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金色的草地》和《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以植物为观察对象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从生活中熟悉的动物和植物开始观察,然后观察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合理的,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但仅靠这四篇文章的学习就要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习得观察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我们围绕语文要素展开基于动物、植物及其他的“观察”的专题训练。
1.观察动物
在学习《我家的小狗》一文时,与《搭船的鸟》一文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观察动物的方法——留心周围的事物,并养成勤观察的习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家里养的小动物,如果家里没有养小动物的,可以观察学校池塘里的小金鱼、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方面拓宽学生观察的对象范围,另一方面渗透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观察,为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2.观察植物
植物相比于动物来说,生长过程比较缓慢,相对静止。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和《金色的草地》两篇例文以后,可以分步引导学生观察植物,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如观察水果:从视觉中的颜色、形状、大小到触觉,再到嗅觉、味觉中的香味、滋味,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如观察花儿:按一天的时间顺序或按一年的季节顺序,引导学生跟踪观察。观察的顺序,基本就是表达的顺序,学生学会了观察,习作表达的逻辑也基本建立起来了。
3.观察其他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观察的世界就有多广。除了观察动物、植物以外,引导学生观察我们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观察生活中的风雨雷电,观察四季的交替更迭,观察我们身边的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打开学生对话自然、对话世界和社会的大门,从而丰富生活、拓宽视野。
整体把握,分步推进,专项训练,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编织起学生语文能力生发的网,从而达成语文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对语文要素的提炼与分单元有序编排、推进,使一线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有章可循。虽然文章列举的都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中具体的语文要素,其他年级的语文要素也可以这样去把握和落实。基于学生学情起点、基于教学现场,加强对语文要素的实施的研究,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馥郁芬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