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乱象丛生,语文教育举步维艰,我们需要倾听语文的声音

乱象丛生,语文教育举步维艰,我们需要倾听语文的声音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静观教学现场,不少老师忽视了单元“语文要素”的存在,对单元“语文要素”缺乏统整和落实。部分老师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安于现状,语文教学理念没有随着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和推广学习跟进,对语文要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落实。日常教研引领不力,使得语文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提升不了,课堂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不明,教师思辨性思维缺失。可想而知,语文要素落实举步维艰。

乱象丛生,语文教育举步维艰,我们需要倾听语文的声音

统编语文教材在每一个单元要求落实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文主题;二是语文要素。单元“语文要素”渗透在整个单元教学的方方面面,从单元导语的提示到精读课文的训练载体,从课后练习题的策略举隅到略读课文提示语中的强化,从交流平台的交流提炼到课堂作业本的实践巩固,都紧紧围绕着单元“语文要素”展开。但静观教学现场,不少老师忽视了单元“语文要素”的存在,对单元“语文要素”缺乏统整和落实。

(一)“视若无睹”

每一个单元从篇章页到例文选择,从课后习题到交流平台,都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教学时,从教材篇章页开始,利用教材这个载体进行一一落实。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语文要素”的存在,就教课文而教课文。

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篇章页就提出“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一语文要素,并渗透落实在整个单元中。但在教学时,老师直接进入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教学,在整个教学中也没有具体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的措施。教师视若无睹地教学,语文要素如何落地呢?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怎能提升呢?

(二)“蜻蜓点水”

教师随着统编语文教材的编排理念、使用策略的学习和培训,对“语文要素”有了初步的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逐步重视起来。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着问题,教师没有将语文要素放入教学的核心,只是“蜻蜓点水”似的点到而已。(www.xing528.com)

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强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一语文要素,老师在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中,只利用课后习题与学生进行了讨论,在其他板块、其他教学环节中,都没有采用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细化落实。可见,这样的教学,学生要习得语文要素强调的能力,希望是比较渺茫的。

(三)“临时抱佛脚”

也有教师没有静心整体理解和把握教材,当教到单元“交流平台”时才知道所教单元的语文要素,课文学习与交流平台没有融合在一起,仿佛将皮与肉分开来了。若想通过彼单元来落实此单元的语文要素,那效果一定要打折扣了,因为彼单元也有要落实的语文要素。

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学习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教师在前期没有引导学生观察,后面就没法交流。同时习作教学一时也难以展开了。教师对语文要素的渗透和落实,若是临时抱佛脚,显然是不行的。

归因分析:出现以上这些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一,语文教学理念滞后。部分老师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安于现状,语文教学理念没有随着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和推广学习跟进,对语文要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落实。原因二,文本解读能力缺失。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是实施语文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对文本解读把握不力,在具体的单元、课文教学中,语文要素的落实只能说是纸上谈兵,从而渐渐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原因三,日常教研引领不力。日常的教研应该是教师解读教材、课堂教学研讨的最朴素的平台和途径。日常教研引领不力,使得语文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提升不了,课堂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不明,教师思辨性思维缺失。可想而知,语文要素落实举步维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